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消防设计探讨
2020-11-23梁一帅
梁一帅
摘要:结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附设在民用建筑内的冷库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冷库的火灾危险性,对冷库的消防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消防安全措施。
关键词:冷库;消防设计;安全措施
近年来,经济迅速增长,冷库火灾事故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时有发生。但是现行国家消防设计规范尚未对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有明确要求,这给消防机构在日常的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相关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提出了消防安全措施。
1 火灾的危险性分析
1.1保温隔热材料多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因为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对保温隔热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部分冷库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通常会为节省成本而采用可燃易燃的保温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明火会在其四壁内垂直贯通,并且空心夹墙也会极快的发生烟囱反应,火势迅速增强,且燃烧速度极快,不利于消防灭火。
1.2存在违章明火施工的问题
在进行冷库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保温材料填筑于隔热层中。此时就需要对墙面及地面进行高温防潮防水处理,这也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同时,在进行冷库管道检修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焊接施工,也容易产生明火,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如果冷库起火发生于低温条件下,则燃烧相对较为隐蔽,阴燃时间长,消防人员难以快速锁定着火点。同时,阴燃火焰偶尔还会发生在夹墙内,这也加大了寻找着火点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控制火情。
1.3火灾会产生有毒气体
冷库起火后,因为氧气不充足,所以燃烧并不充分,而此时则会产生含量较高的一氧化碳。同时,因为保温材料多采用泡沫塑料,此种材料在燃烧时会释放诸多的有毒气体,并且其遇到明火后,也极易发生爆炸。
2 调研情况
笔者实地调研了所在城市的两家国内知名连锁超市的6个分店以及某国际连锁餐饮集团的2家分店,上述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均为装配式冷库(其地面以上结构为在工厂加工的钢结构构件,运至现场拼装,采用轻质复合保温板做建筑围护墙和顶板,并在低温下存储食品的建筑),冷库冷间部分一般分为冷藏间(1℃至4℃)、冷冻间(-18℃至-23℃)和保鲜间(2℃至5℃),冷间部分大多设置在超市仓储区域,与仓储区域未进行防火分隔(超市仓储区域和营业区域已做防火分隔)。上述冷库大多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冷库的保温材料均为聚氨酯,燃烧性能均为B1级(因无法现场检测,仅以能提供检测报告为准)。其中,永辉超市集团要求自2017年7月1日起,将新建超市内的冷库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从B1级提高到A级。
上述超市的冷库均设有单独的制冷机房,均与超市营业区不在同一楼层,与其他区域联通部位均设置甲级防火门,机房内设有事故通风、排烟、报警、喷淋等系统。某国际连锁餐饮集团的制冷设备和冷间设置在同一房间,房间与其他区域联通部位设有乙级防火门,房间内设有报警、喷淋等系统。
3 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危险性分析
3.1冷库保温材料不合格
由于部分冷库建设时间较长,早期对相关保温材料的要求不明确,导致部分冷库采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保温材料遇到火源易导致火灾蔓延,存在一定的隐患。
3.2电气焊及切割作業
冷库火灾事故,绝大部分是在建设建设阶段发生的。据2010年~2015年已明确起火原因的54起冷库火灾事故统计资料,由于电气焊和切割作业造成冷库事故的占65%,违规使用明火造成火灾事故的占6%,电气线路短路造成火灾事故的占29%。
3.3人员消防知识缺乏
虽然现如今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对员工进行消防培训,但仍旧存在少量企业不够重视,消防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员工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缺乏,消防演习流于形式,发生火灾不知如何处理,这给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4疏散通道设计存在隐患
疏散通道是指在火灾与其他安全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借助事先设计的紧急通道离开事故发生现场,实现人员疏散的通道。疏散通道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救助,减少人员伤亡。当前情况下,我国建筑冷库消防通道仍存在一些问题,引发此类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消防通道设计是依据建筑结构自身而设计的,设计阶段注重前期建设,并未全面考虑后期使用实际,这样就使得消防疏散通道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部分建筑内冷库甚至还会在疏散通道中堆满杂物,当火灾或安全事故发生时,阻碍人员逃生。
4 冷库排烟设施设置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冷库管理和使用人员均认同冻结间和冷藏间内不应设置排烟设施。从使用功能、节能和冷库管理各方面考虑,冻结间和冷藏间内不宜设置排烟设施的规定符合食品冷库安全运营的实际情况:
(1)建筑物设置排烟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火灾产生的烟气,以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有害的烟气,确保人员尽快疏散,而冷库的冻结间和冷藏间在货物存储期间,冷间内没有人员。
(2)冻结间和冷藏间是冷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水产品等和储存上述货物及蔬菜、水果等货物的密闭空间,没有明火作业的情况,不存在明火引燃货物的可能性。
(3)目前国内现有运营的食品冷库以及美国及欧洲食品冷库均没有设置排烟设施。
5 有关冷库的现行设计规范
现行的《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适用于氨或氟制冷系统,以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为主体结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冷库,不适用于装配式冷库、山洞冷库、气调库。
《室外装配式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适用于冷藏间公称容积500m3以上,以氨或氟系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并储存食品的单层室外装配冷库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提及:冷库采用泡沫塑料、稻壳等可燃材料作墙体内的绝热层时,宜采用不燃绝热材料在每层楼板处做水平防火分隔。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冷库阁楼层和墙体的可燃绝缘层宜采用不燃性墙体分隔。
6 建议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针对现行规范中未对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提出明确要求,借鉴《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和《室外装配式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并结合火灾防控工作实际,拟提以下建议:
(1)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宜采用装配式冷库。
(2)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除仅设置一间冷间(冷藏间、冷冻间或保鲜间),且该冷间宽度不大于6m外,均应设置独立的制冷机房,制冷设备不得与冷间设置在同一空间。
(3)制冷机房不应与超市营业区设置在同一楼层,宜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墙体与其它区域进行防火分隔,开口部位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4)仅设置一间冷间(冷藏间、冷冻间或保鲜间),且该冷间宽度不大于6m的冷库,制冷设备可与冷间设置在同一房间,但该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墙体与其它区域进行防火分隔,房间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不得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
(6)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其冷间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且应采用不燃材料包覆。
(7)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其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面积不应大于《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和《室外装配式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其中的较小者。
(8)当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冷间的总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时,冷库冷间内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当设计温度不低于4℃时,宜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设计温度低于4℃时,宜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9)冷库的制冷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
(10)冷库内的配电线路应采取金属导管、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
(11)制冷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照度不宜低于正常照度的15%~30%;当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照明灯具时,应急照明的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min。
(12)制冷机房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12次/h。排风机必须选用防爆型。氟制冷机房室内事故排风口上沿距室内地坪的高度不应大于1.2m。
(13)科学设计疏散楼梯的数量。在《冷库设计规范》中,并未针对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作出明确要求,仅第4.2.12 条规定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冷藏间应至少设两个冷藏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3.8.2条规定,至少要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仓库安全出口。当冷库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时,仓库安全出口可为一个。因为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多用于低温储藏,所以通常不设置较多的库区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并且库存也并非是密集储存。此外,我们假设如果冷库为二层,并且仅有带一个门的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冷藏间,此时设置两个疏散楼梯就不具有较为明显的意义。因此,就笔者自身的经验而言,疏散楼梯的设置可以依照冷库冷藏间疏散门的设置来进行设定。也就是当面积超过1000m2,楼层冷藏间设置两个门或有两个以上冷藏间的情况下,该楼层可以设置两个疏散楼梯。
7 结语
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冷库建设也不断完善,现有的规范已经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冷库,这就需要根据冷库类型,分别应用不同的消防设计规范。特别是在冷库的设计、建造、使用等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警惕,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冷库设计规范化。相关部门需要早日修订完善规范,特别是要明确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相关消防技术标准。
(2)冷库建造规范化。冷库火灾大多是发生在建造过程中,各种施工作业导致隐患增多,一不留神就会引发火灾。所以在选材上需要选取符合规定的材料,不能以次充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明火的使用,避免与可燃材料直接或间接接触,做好防护措施。
(3)冷库使用规范化。建立健全冷库管理制度,落实好消防安全责任制,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14.
[2] 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S].2010.
[3] 范征.关于冷库火灾成因及消防系统设计问题的探讨[A].2011 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 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