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媒介素养研究

2020-11-23田方汪洋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突发事件辅导员

田方 汪洋

摘要:日益复杂的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对信息进行迅速监控。本文从高校辅导员提升媒介素养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阐述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并分析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要从加强沟通交流、提供媒介素养培训、健全媒介素养长效机制和营造积极的媒介素养环境等途径提升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媒介素养。

关键词:辅导员;突发事件;媒介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表达观点和诉求的话语空间逐渐增多。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事业中的骨干力量,以社会发展节奏为主体,做好突发事件中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利用新媒介迅速提出有效措施,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衡量辅导员能力的其中一项指标便是是否能够利用媒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媒介以科学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不良影响,把握舆情走向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又一新要求。

一、 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突发事件,在深切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发展的同时,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因此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能够快速全面理解和合理应对并快速采取措施,不仅直接反映学校的社会形象和能否有效运转,甚至与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生态和社会和谐息息相关。

1.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1) 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一般都是在难以预料或难以准确预测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事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 緊急性。一般突发事件发展速度快,往往对高校具有负面影响,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迅速解决问题或控制事态。

(3) 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不定,难以预料其后果就是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对突发事件的决策一般是非程序化决策,需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提出解决措施控制局面。

(4) 群体性。大学生更易出现群体性行为,突发事件多以群体规模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

(5) 迅速传播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总是导致突发事件被广大网友关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迅速扩散,引起公众和大学生热议。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可能会引发其他学生的效仿。

2. 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线人员,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应当被动地去应付突发事件。如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在危机出现时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决断能力,总是不能迅速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会极大影响突发事件顺利处理的进程。

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应当作为预防者,在事件发生之前,能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隐患,识别危机征兆。同时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较多的群体,应当作为预警者,将危机控制在苗头中,将了解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报告。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其中一项就是参与并处理突发事件。辅导员虽然不能做决策性工作,但却能够为事件的正确处理做出一些前导性和一线工作,学校应该充分重视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提高辅导员的处理问题能力、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可以预防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力,获取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突发事件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要求

1. 熟练的媒介技能

目前,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辅导员自身缺乏基本的媒介基础知识和辅导员日常媒介交流不熟悉。辅导员应该具备网络媒介应用能力,能够在微博、QQ、微信等工具中发布正确的信息,具备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与学生日常交流。同时还应紧跟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了解大学生群体流行新媒介的基本功能及其信息传播特点。能够在突发事件处理时迅速了解事件发展态势,并引导事件发展方向。

2. 与时俱进的媒介理念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具备辨证理性的媒介观念。在加强自身政治觉悟和思政素质的前提下,还应在网络海量信息中具备信息甄别筛选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传播正确信息能力,在新媒体中积极发声,做好信息“把关人”,遵循信息真实的基本原则,谨言慎行。

3. 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面对突发事件时,高校辅导员需要借助新媒体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此时,辅导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具备与传播负面信息媒体开展谈判和沟通的能力,同时引导大学生辨别信息真假,合理地在网络上发出声音,表达观点。同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还应借助新媒体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事件态势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媒介素养的途径

1. 加强沟通与交流,因材施教开展日常工作

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调查分析能力,对于学生的基本信息、思想状况、心理状况,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产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交流,并且提出个性化的对策。能够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迅速反应的目标。参与到学生的工作学习中,拓展与学生的交流渠道。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在学生群体中的谣言进行及时辟谣,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认知了解。

2. 提供媒介素养培训

在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方面,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必须为辅导员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辅导员工作一般具体而琐碎,时间碎片化,导致缺乏量身定制的媒介素养学习和培训。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相关制度,重视并加强对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培训。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提高辅导员参与媒介素养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给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让辅导员认识新媒体,为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有效与媒体交流提供铺垫。同时邀请媒体人进行讲座还可以让高校辅导员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和联系,提升媒介素养,使其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直面媒体,与媒体通力合作,勇于与媒体交流沟通,引导舆论方向,规避对高校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突发事件辅导员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