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古诗海洋,畅享语文精彩
2020-11-23邵施慧
邵施慧
【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厌倦和困惑感。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遨游古诗海洋。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常规的教学做法,用粗浅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并未触及古诗词的内涵,导致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流于表面。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遨游诗词海洋,畅享语文精彩。
一、把握诗词意境,提升课堂效果
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是,诗词更注重意境、氛围的体会。但是意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多个维度的层次。既包括诗词的创作背景,也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甚至还涉及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抽象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状况以及年龄特点,借助文字、声音、图像的形式展现诗词的内容,让诗意氤氲在课堂里。
例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可以营造和诗中描述的内容相类似的情境。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或者教学资源收集和秋天有关的音频文件,如秋雨淅淅沥沥的声音、秋风吹过树枝的声音、古诗词朗诵的声音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让情境进一步渲染。比如,让学生聆听马车行驶在枫树叶上的声音、远处似有若无的钟声、秋风吹拂过树枝的声音。然后,一缕缕幽幽的琴音传来。伴随着遥远、清幽的琴声而来的是深沉的朗诵声音,在多重声音的交织下,学生的心灵逐渐沉浸于意境中。在那一瞬间,学生就像洞开了天眼,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化身为诗人,见到了远处的寒山与岩石,见到了白云深处的人家。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睁开眼睛,谈谈自己在刚才那一瞬间中领悟到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有情可诉,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珍视写作背景,深化古诗了解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即诗词的背景。不同的诗词,有不同的背景,更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有的诗词,主要描写的是异域风情、有的诗词勾画的是边塞风云;有的诗词侧重于写景,有的诗词着重表意。这些不同类型的诗词,在解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方式方法。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诞生背景,如果掌握了这层背景,就相当于摁住了诗词的“命脉”,有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例如,在教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其他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苏轼继任杭州通判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欣赏之情。如果教学停留于此,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流于表面。事实上,作者之所以会来到杭州做官,主要是为了避开京城的政治斗争。在当时,王安石极力推行变法,但是苏轼却认为王安石的新法并不利于民众福祉,于是极力上书反对。但是,宋神宗并不同意苏轼的观点,大力扶持王安石的新政。于是,苏轼不得不自求外放,来到杭州出任通判。在了解了这一层背景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也会逐渐深化,才能真正理解苏轼的达观、苏轼的可爱、苏轼的豪迈。
三、联系学生生活,学会运用诗词
在教学古诗词时,一些教师常常用脱离实际的方式展开教学,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诗词从本质而言是对心声的抒发,更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个性化解读。尽管它诞生于数千年前,诞生于学生并不了解的朝代,但是若用高大上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和诗词的隔阂。只有让诗词教学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用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寻诗意,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回乡偶书》的过程中,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诗人年迈归故乡的背景。接着,积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理解诗词中蕴藏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提到的“少小”和“老大”分别指的是什么?此时,在反复的诵读中、在对诗词背景的揣摩中,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渐理解了所谓的“少小”和“老大”指的是不同的时间概念。当诗人年少时,意气风发地从故乡出发;但是等诗人重返故乡时,却已经满头白发。于是,学生顺利推断出诗人面对“物是人非”的环境时内心产生的强烈感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当白发苍苍的诗人再次回到故乡,又会看到怎样的场景?又会见到怎样的人和事?通过联想生活场景,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的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诗词解读效率。
总之,在小学展开古诗词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既需要关注趣味性,更需要关注教学性。作为教师,既需要营造相应的情境,还需要探寻诗词背景,更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做到了这三步,学生才能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
【參考文献】
[1]廖志芳.诵读、想象、入情、作画——关于小学古诗教学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48.
[2]何苗.新时代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初探——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教师,2020(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