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20-11-23艾雨姗
艾雨姗
【摘 要】今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体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院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其面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课程教学改革乏力、改革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师资团队建设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为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
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专业贴近市场,学生心态积极、勇于尝试新生事物,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技能性、应用性等特点,结合专业课程实施,发挥高职院校学习过程性优势,深入开展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必然要求。鼓励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水平,必将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有效激活市场资源要素等发挥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在结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多样化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行业与职业的需求,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升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满意度。
其次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需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提升高职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需要。在当前就业岗位需求类型和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可拓展以创新型创业促进多样化就业的新格局,促进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倍增效应,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1.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偏差。①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实力建设。不少高职院校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建设了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给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环境。但与此同时,多数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软环境建设上还不到位,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②重视重点参赛项目,忽视普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鉴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素养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现实可行性,不少高职院校比较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创业大赛和创业活动,关注点放在获奖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未能参加大赛活动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深入普及不够。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大。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对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没有系统的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标准缺失。二是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课程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具体措施,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关联度不高。三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习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运用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结合不紧密,网络课堂、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仍有欠缺。
(3)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通常是在师范类院校毕业后直接步入教师岗位的,之前没有到企业中从事过任何工作,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对于市场和行业发展的了解较少,无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给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再加上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更是鲜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涉及到企业实践方面或市场方面更是自身底气不足,无法讲透知识。更是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致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甚理想,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
1.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对策
(1)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为创新能力。学生是饱含朝气、积极向上的群体,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队伍,对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行各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求高职院校转变教育理念,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还要注重“軟件”建设,在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同时,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足够的课时量、高水平的师资配备、丰富的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大赛和活动的参与,还要通过大赛活动的普遍参与带动整个校园形成创新创业的热潮。
(2)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一是结合专业特色,确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行业需求—专业特点—学生能力等三个层面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二是把握行业需求,制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标准。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把握行业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根据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形成专业、技能、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三是聚焦全面发展,拓展、充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四是注重过程与效果相结合,健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考核机制。从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在创新创业中体现专业特色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设计专业模块、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块、过程性考核模版等,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教学过程的课堂考勤、作业(含综合性)、测验、课堂专题讨论、团队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作为考核项目计入课程考核成绩,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质保量开展。高职院校要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中实践锻炼和深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让教师能够更加清楚的掌握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流程,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就会将这些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经常性地举办学术交流会,让教师相互交流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师队伍中普及开来,促使创新创业教育焕发全新的气象,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了激发教师的危机意识,高职院校应定期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考核,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解除聘用关系,此举能够让教师更加踊跃地参与到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中,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将会迅速得到提升。
2.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企业保持深度合作,还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致力于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开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16(4)
[2]刘高吉,丁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9,24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2018YJY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