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现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2020-11-23张榴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点党校理论

张榴平

【摘  要】现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堂从室内移到室外,从真实案例中提炼理论观点,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广受学员欢迎。本文着重分析了现场教学的概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现场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现场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开发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拓展现场教学实践,加大现场教学力度,更好地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室内教学,现场教学把课堂移到室外,突破了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限制,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现场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需要深入研究现场教学规律,更新培训观念,探索培训形式,这已成为党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现场教学的基本概念

现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在现场教學点的参观介绍,了解教学点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绩等,形成对教学点的直观认识,进而由教师引导学员研究和讨论,将现场感悟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和指导性的结论。所以现场教学是典型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教学方式,弥补了课堂教学只有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操作的缺点,更贴近干部的实际需求。这种在现场开展的教学培训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调整,不过围绕现场开展教学的本质没有变,简单来说,现场教学就是利用现场的资源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1教学教材的鲜活性

除基本理论之外,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没有标准的教材,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形成授课专题,通过对文字、图片的整理,把学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将真实的情境通过现场的方式再现,将授课的内容变成能够触摸的实物,那么党校教材就不完全拘泥于文字,而是增加了鲜活性和感染力。

1.2教学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主角,学员是配角,教学内容、进度、深度和广度都由教师把握,无法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在现场教学中,教员和学员同时深入现场,教师不再作为绝对的主角,而是成为了引导者,学员也不再是纯粹的配角,而是成为了融入者,教师与学员共同面对真实的场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认识上的深华,因此,现场教学是集讲解、讨论、解答为一体的多元主体高度互动的教学形式。

1.3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训的实效性尤为关键。这要求所授课程必须与干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干部的培训效果。不同于从理论出发,然后寻找论据来支持观点的室内课程,现场教学是从真实案例出发,然后通过教师与学员的共同探究,在客观事实中受到启发,从个性中发现一般性,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能最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2.现场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对现场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现场教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程度不一,但在认识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容易把现场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其实,不论是室内教学,还是现场教学,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都是通用的,有些地方把现场教学与上面这些具体方法并列,而不是与室内教学并列,层次混淆了,这是很大的误区。

2.2现场教学的深度不够

现场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员参与程度高,能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互动交流及理论提升。但目前的现场教学往往只重视实践,忽视理论,只重视现场参观,忽视教学过程,没有突出观摩后的教学点评和理论深化的过程,即对现场所涉及的问题和隐含的理论被忽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2.3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存在不足

首先是教学点硬件建设不足,投入专项资金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场教学基地可持续运用。现场教学的选点本来一般都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对于被选中的现场单位而言,他们最初是会全力准备的,力争将其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样本,但是随着现场教学次数的不断增加,会出现敷衍了事的倾向,而这种疲态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情绪,使现场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优质师资资源整合不够,制约了现场教学质量提升。现场教学要求教师针对现场提炼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但许多教师缺乏经验,对现场教学较为陌生,不太清楚基本环节和教学要点,因而驾驭和掌控能力不够。再次是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一些地区在现场教学实施上力量不过硬,在管理上底气不足,缺乏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的制度。

3.提升现场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3.1不断深入研究现场教学规律

现场教学打开了新的培训思路,实践表明,现场教学易行难精,凸显了掌握现场教学规律的重要性。目前,各地党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些共识,其中以下教学规律特别值得重视。一是教学主体规律。授课教师需对现场教学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围绕现场情景,进行启发、引导。概言之,教学主体规律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规律。二是教学对象规律。教学对象其实也是现场教学的主体之一,但因其特殊性,我们将其单列出来,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对象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接受规律,即如果课程生动、深入、准确,就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否则,再好的教学点,他们也会觉得教育意义不大。尊重这一规律,就要做好教与学之间的双向对接,充分了解教学对象需求,开发针对性、系统性的课程,并在现场教学开始前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放给学员并提前进行一些介绍,引导学员进行准备和思考。三是教学过程规律。现场教学不是平铺直叙的,有各种各样的结构模式,如现场讲解+专题点评+教学互动、现场讲解+实地体验+交流研讨+理论提升等等由不同环节组合成的教学过程。各地需依托当地的资源,让教与学有效结合,引导学员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在情感的体验中深化理性认知。

3.2不断提高现场教学能力

现场教学能力是综合性的,包含课程、师资、机制等多方面要求。首先,需要统筹规划课程,构建彰显特色、科学规范的现场教学体系。关键是要明确教学主题选择教学点,把丰富的红色、绿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分门别类、深挖提炼。其次,需要实现教师转型,党校教师不仅要能上好理论课,也要能上好现场教学课程,既能讲授精心准备好的内容,也能在交流互动环节对大家的问题反馈作出准确到位的点评。再次,需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学工作机制,着重建立职责明确的教学管理机制、分工协作的教学点共建机制、绩效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规范有序的后勤保障机制、客观全面的培训评价机制等。

3.3不断强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

为确保教学点可持续发展,需制定合理的经费补贴制度,分初期建设费用和教学点使用补贴两大类。教学点使用补贴能正常保障,但前期建设费用存在缺口,因此,很多现场教学点在教学环境、设施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除改善基本的教学条件之外,党校作为教学点共建单位,可发挥智库作用,助力教学点发展。首先,充分发挥学员作用,让教学点不仅成为教学的场所,也成为建言献策的场所。其次,充分发挥党校教师作用,利用党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扎实和专业知识深厚的优势,为教学点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点党校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理论”与“实践”
党校人的忠诚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