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2020-11-23程兰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书面表达

【摘  要】语文学习应该指向表达,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由口语表达像书面表达转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说写;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

引言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指向表达的,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阅读积累最终都指向表达和交流。表达方式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对应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低年级叫写话)练习专项去训练,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技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有体会:习作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点,可是它又十分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敢写、乐写、会写最终写好呢?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我慢慢积累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要激发、保护学生表达的欲望,帮助学生练习说写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写话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说写入手。表达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需要去练习的,那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老师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们上课说得很好,可落到纸上就变了样,会说不会写。这个时候,大家不要着急,更不要去批评,因为简单的批评可能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敢说更不敢写了。这时候可以采取留声转化的方式去帮助孩子。现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善,几乎班班配备多媒体。课上,我会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帮他们同步用文字记录下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话变成文字会有一种成就感。文字转化之后,我会让说话的学生先自己看看哪些词句比较口语化,试着自己修改为书面的词语,如果学生自己修改得不是很理想,我会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帮他修改,最终修改好的语段让他再次诵读,感受书面表达的特点。这种方式如果能够争取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家里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转化练习,具体可以这样做:首先,孩子说的时候用手机录下来,然后让他去听听自己是怎么说的,并把自己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之后,让孩子自己去修改,将口头词句转化成书面词句,在孩子转化不好的时候家长给予孩子帮助,最后让学生通读感受并二次整理自己的习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一般都会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2.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条理清晰地去说写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表达往往是跳跃式的。老师们常常會发现:有些孩子的写话是想起什么说什么,头上一句脚上一句,十分混乱。这是由于思维不清晰、不条理导致的,这时候,思维导图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画思维导图,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单元的写话“春天的发现”为例:在孩子自主初步表达之后,我们可以以问题去引导孩子们思维。首先问:“走进春天,你发现了什么?”孩子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小草绿了,小花红了。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引导孩子去总结:这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春天美景啊!继续追问拓展:“春天里你还看到什么?”用这一个问题引导孩子把能想到的她看见的春天景色都说出来之后,再换另外一个问题:“春天还有她独特的声音呢,你能听到什么?”孩子肯定就能想到鸟叫声、春雨沙沙声、冰雪融化泉水叮咚声等等,引导孩子把听到的全部说完,再换一个问题:“春天里温度有什么变化?你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做些什么?”引导孩子说说春天里人的活动、自己的感受等等。这样,写话的主体内容就比较丰富了,写的时候让孩子看着自己的思维导图去写,表达也就比较条理清晰了。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鱼骨图、树形图、花形图等等,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即可,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孩子打开思维,又可以让表达更条例更清晰,配合一些习作方法的指导去使用,一定会让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较为明显的提高。

3.关注写话的结构,尽量做到结构完整

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孩子们段的表达,并不要求成文,但是从开始写话就培养孩子表达的整体意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写一段话也要尽量做到完整:有开头总启句,有段后收束语,不能有头无尾,更不能无头无尾。写一段话不写题目也是可以的,但是平时写话练习最好还是让孩子写题目,如果写题目,要记得写在第一行居中的位置。另外,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段和段之间不要出现空行、行文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题目中尽量不出现标点符号这些格式和标点的问题也要重视。

4.注重阅读积累,并帮助孩子将积累转化为表达

有的孩子写话时没词、表达平淡甚至语句不通,这样的孩子阅读量不足,语言积累达不到,无法满足表达的需求。这就要求孩子们平时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上去了,积累达到了,心里有话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表达出来。所以,平时我会推荐书籍,要求孩子们每天半小时的常规阅读,好词好句尽量背诵。为了激发学生得阅读兴趣,我在班里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我发起倡议,在班级里建起阅读漂流站,在班里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每周根据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阅读情况和上交的阅读积累卡的情况评选一次阅读之星;师生共读一本书,启动时上一次导读课,之后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整本书阅读完之后召开读书故事会或进行故事剧表演。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积累上去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孩子书也读了不少,就是不会用。这样的孩子就需要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给一些指导了。没有阅读积累,技巧和方法的作用就微乎其微,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再运用上恰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孩子的写话就会提升很快。这些写话方法平时课堂上老师们都会慢慢渗透给孩子们,所谓润物细无声,每一次语文课都会有一些写话方法的指导,比如:结构类句式的仿写、修辞方法的运用、构段方式的练习、词语拓展情境等等。当然,每一篇写话都需要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仍然以写话“春天的发现”为例,我们可以用词语拓展情境法去引导学生。在课本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当中,学生们学到了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四字词语,其中,有些词可以直接拿来用,有些词就可以拓展成情境,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万物复苏”可以拓展成:“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慢慢苏醒了,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钻出洞穴,伸个大大的懒腰送给春天一个明媚的笑脸”。“冰雪融化、泉水叮咚”可以拓展成:“暖洋洋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冰雪融化了,泉水叮咚叮咚唱起欢快的歌。”那几个四字词语拓展完了,一篇写话也就出来了。

5.营造情境,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积累写话素材

孩子们毕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写话时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三句两句就写完了,整篇写话看上去瘦骨伶仃、毫无趣味。这就要求老师们有意识地营造情景给学生创造写作素材。要让学生感受到写话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生活小事皆能成文。而且,学生在营造的情境中刚刚经过,所见所感还都是热乎的,也比较好成文。老师们可以尝试打破常规课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教室,比如:我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去看云,孩子们或趴着、或躺着说着聊着,观察完之后再来写,真的就写出了十分生动活泼的云“天上的白云真漂亮,有的像一只四脚朝天正在甜睡的小狗,有的像一匹跑得正欢的骏马,有的像一只喔喔啼叫的雄鸡,天上是有一座动物园吧,我真想去那儿玩一玩。”生活中,也可以请学生家长配合,有意识地营造情境引导孩子们写话。比如让写和家长合作完成的一件事。

帮孩子审清题意、确定什么事之后就可以真的和孩子一起去做一做那件事,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写话时的要点,先做再写孩子自然就有话说了。营造情境,去做之前要告诉孩子,让孩子有目的性地去做,告诉孩子并不是告诉她:“我们要写作文了,你做事的时候要留点心。”这种告诉会给孩子很大压力,让他做事做不好,写的时候也写不好。家长朋友们要告诉孩子的是做事的目的,比如:确定了要做的事是合作做一道菜,要告诉孩子的是:“宝贝,我们俩合作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吧?”孩子积极响应之后,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做菜的方法和步骤,并且分分工,然后再实际去操作。这样就不愁孩子无话可写了。值得一提的是做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小插曲,可以提醒孩子们写下来。比如一个小朋友写:“油烧热了,我把鸡蛋倒进锅里,只听滋啦一声油花四溅,吓得我和妈妈赶紧跑到厨房门口去了。”这样的小插曲很有生活气息,可以给写话增添趣味性。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只要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得当的方法不斷去练习、附以不断地激励,相信孩子们的习作能力一定能够有较大的提高,孩子们也一定会爱上习作,因为,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写话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习作教学

[2]《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1(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于永正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于漪老师教作文》.于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程兰(1985.01-),女,山东济宁人,本科,汉族,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书面表达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