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

2020-11-23向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服装设计教学实践

摘要:只有实用的衣服才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那就是服装的实际耐磨性和可穿性。因此,服装的使用价值必须在市场上被其评估。结合市场,我们需要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精准定位教学的地位,并有针对性地培训我们的服装设计人才,这在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中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服装设计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服装设计教育中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内容。

关键词:市场需求;服装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216-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56

一、服装设计教学

(一)改善课程设计

课程改进对于改善服装教育过程非常重要,要求学校为之提供一套合理、科学的服装设计教育规划方案,并提供专业的课程,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型的人才,从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建功立业。但是,当今大多数教育都是针对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色彩和素描)的基础课程,因此学生会花大量时间用于基础课程,而这些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是实施效果不好,学生无法提高服装设计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需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对其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深化课程改正,才能使服装设计尽可能适应市场需求,才能保证服装设计的教育水平。改善和优化服装设计课程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重中之重。根据市场生产和时装服装设计的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核心原则为基础,使得专业课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结构合理,结构合理,科学可行,并且看重实践能力和整体水平的全面培养,这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要求。

当前,中国大多数服装教育材料都更加注重绘画的基础教育,平面构图,色彩结构,三维结构这类的特定的基础课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一些相关性较低的课程,例如书法,陶器和花园设计,可以说该课程根本不需要学习却还是被放入了选修课中。在专业选修课中,这些课程通常每周举行四节课,并且大多数课程构成是由专业理论和专业绘画组成,因为该课程的时间表不允许有充足的实践进行练习实践。以实践的形式来补充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不足,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为即将走上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场和行业的实际应用课程,例如服装技术、服装设计、结构设计、服装造型、3D裁剪、服装生产管理和其他课程,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以至于实践能力很低下,对于市场认知度很低,在服装设计、工艺、生产、结构面板类型、市场营销、服装产业链、潮流风向判断、服装展示等方面的知识不足。综上,服装行业在课程指导和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进行了许多调整。例如,为了满足公司计算机设计的服装样式插图的需求,课程设置增加了计算机设计、服装CAD和结构设计学科,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其次,“服装3D裁剪”课程中包含了高端服装设计,高端服装制版和工艺的一些小知识点。此外,它将侧重于为二、三年级学生提供实践性质的服装设计课程。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早练习并更好地了解服装市场,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会根据社会变化和行业需求发起课程更改,增强动手学习,根据社会发展随时随地更新教学办法,根据社会、学校、公司等各个因素,使教学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基础设计原理结合实践或现实的感性认识,就会使教学变得充实而活跃,同时也大大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服装设计相关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扩大服装设计创新的可能性,并测试学生服装设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潜力。总的来说,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完成设计蓝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该蓝图创建一个实物,然后对这件衣服进行试穿以测试设计的可行性。您还可以邀请专家来一同鉴赏作品,分析其现有缺点和优势,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服装的创新能力。

其次,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思考并提高他们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生思考,设计服装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设计知识,还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设计灵感。因此,训练学生设计思路非常重要。

服装市场处在竞争激烈的时期,服装品牌与设计是竞争的主要对象。因此,企业更重要的是服装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即常说的“工作经验”问题,在教育中,通常鼓励学生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更多实际行动。在《服装工艺制作课程》,,鼓励学生提出有关制造过程的更多问题,让问题与市场结合在一起,看能不能探索出更多的途径,思考其他制造方法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吗?使学生养成实践勤奋而勇敢的思维习惯,教师需要加强实践指导,同时适当地调整练习和练习时间,以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并符合设计规范标准。换句话说,强调衣服的设计,教育的实践性应避免机械性地注入知识,通过启发性思维来实践和发展培养思维、实践技能和个性的培养,从而学生由以前的被动聆听变成积极地参与思考并学习。

(三)開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将侧重于在主要领域发展创新实践并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教育渠道,从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服装技术、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创新和探索精神。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结合服装市场建立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例如“创意文化杯”创意大赛,“混合竞赛杯”服装艺术风格大赛和“创意杯”全国服装设计大赛。这些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和设计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今天,在中国经常有各种服装展会,通过参加这些表演,学生第一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技术,培养学习的兴趣,第二是了解服装产品的内在质量因素,提前与公司和市场联系,并获得服装设计方面的重要技术技能,第三是赢得令自己和学校光荣的荣誉。

因此,第二课堂的活动为学生成长和实践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土壤。学习不仅记住并存储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灵活地使用它,从而才能体现出服装学习教育的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今天,年轻的服装老师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然后在学校工作,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在服裝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常常脱节。随着市场上服装业的迅速发展,当今的服装业已不再是传统的车间式生产,而是各种高新技术、新概念、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它需要扎实的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手经验和现代概念、现代理论和现代知识的综合才能。

为了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以适应市场,需要一支具有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师团队,特别是实践课程教师专业必须熟悉各种实践操作,至少具有既规范又熟练的示范水平,专业老师甚至能够利用休闲时间在校外服装公司兼职,寒假和暑假期间在外面的服装培训机构学习和培训,获得新知识的灌输,才不会与时代脱轨,我们将举办技能比赛,参加各种设计的服装比赛和展览,并鼓励老师多练习多实践,要求教师专注于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并指导他们在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中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需要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可以正确反映和测试学生获取和应用的知识。

二、加强校外联系

(一)校企结合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校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这种封闭会导致院校中有关市场信息的消息更新不及时。但市场信息变化十分迅速,倘若无法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那么就难以做出合适的市场培训决策。特别是从服装市场来说,其对市场信息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信息。

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建立与市场联系紧密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实操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采用这种模式的服装教学手段,其原则为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并使公司以及院校能够建立专属品牌,从而使双方能够良好合作。

其中合作的具体做法如下所示:首先,借助公司在品牌策划以及自身专业条件下的优势,指导院校服装设计教学。此外,公司还要大力培养院校中的优秀人才,给公司提供鲜活动力。其次,将公司以及院校的优势相结合,研发新品牌与新材料,从而使服装设计的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借助院校与企业的相关资源,对消费者进行行为与心理上的调查,从而提供有效数据。服装设计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倘若教师本身的知识过于滞后,没有较强的实力,

(二)加强国际合作开展项目教学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学校合作也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因此在中国的大学中,服装设计缺乏良好的指导,因此很容易走入歧途。如果高校完成国际合作并能够积极接触海外服装设计项目,那么国内学生不仅会加深他们的知识,还将激发他们的思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为学校提供技术和教学上的帮助,而且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帮助学生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在现如今的社会潮流趋势下,服装设计对于服装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强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关注,并且还要把理论知识与市场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

三、结语

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服装设计的地位正在提高。因此,学校需要高度重视这一专业的教育,科学地将市场实践和课堂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促进行业的良好发展。只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于服装设计教学一直保持着积极探索的心态,必然会培养出能够在时代发展中符合各项要求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枫.论市场调研与服装设计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

[2]李莉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周文杰.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1(4).

[4]徐迅.对高等服装教育课程设置国际化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向璇(1992-),女,汉族,重庆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服装设计教学实践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A Private Practice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