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2020-11-23季秋凡
季秋凡
倾听是幼儿接触外部环境、获取信息、感知和理解他人语言及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基本能力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幼儿都乐于表述,却不善于倾听,且幼儿的情绪反复性比较强,要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绘本是用图画来讲述故事的一种特殊阅读文本,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艳、活泼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容易被幼儿接受。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绘本的喜爱,通过绘本阅读,引起幼儿的关注,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
教师要精心筛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的绘本作品作为欣赏教材,激发幼儿倾听的积极性。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简短、有趣、容易记忆的儿歌或故事,如《小老鼠打电话》《小公主的水果》等;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形象生动、篇幅稍长、有一定表演性的作品,如《小白兔过桥》《小猫钓鱼》等;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故事情节曲折、有一定挑战性的作品,如《蘑菇伞》《淘气的乐乐》《金鸡冠的公鸡》等。同时,教师要结合绘本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或图画,恰当地表现出文学作品的意境,营造丰富的倾听氛围,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境中,在无形中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如在学习《淘气的乐乐》时,教师可以配上节奏欢快、跳跃的钢琴曲;在欣赏故事《小白兔过桥》时,教师可以一边朗诵,一边利用投影播放图画,通过色彩鲜艳、构思巧妙的图画,帮助幼儿用眼睛和耳朵一起感受故事意境。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绘本对幼儿有着比较强烈的吸引力,绘本阅读有助于引导幼儿吸收绘本中的知识点和内容,形成比较有效的倾听习惯和认知模式。
提升幼儿倾听的成效
让幼儿能够倾听、善于倾听,不仅需要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还需要以活动、竞赛等形式检验幼儿倾听的成效,推动幼儿主动地去倾听。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讨论教材、发表看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积极互动,增强幼儿倾听的持续性。比如在讲述《我最喜欢的书》活动中,幼儿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一名幼儿说完后,教师随机抽取一位同组的幼儿,看看谁记得最多、记得最准,最后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幼儿一朵小红花。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要自己讲述,还要仔细听别人讲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提高幼儿倾听的准确性。如听说活动“改错”,教师可以扮演“糊涂王”带幼儿搭火车进入教室,中途要求幼儿跟着“糊涂王”模仿小動物:我是一只小鱼,飞呀飞呀飞(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幼儿做小鱼飞的动作);我是一只小猫,咩呀咩呀咩(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幼儿学小猫叫“咩咩咩”)等,幼儿在感到好笑的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吗?谁来改正?认真倾听的幼儿会回答:“老师,鱼不会飞啊,猫也不是咩咩叫”。再如播放《动物世界》动画片时,教师先让幼儿猜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再让幼儿欣赏画面,看猜测的是否正确,最后比一比谁猜对的最多。幼儿对这种比赛性质的游戏活动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幼儿倾听的准确性。
实现幼儿倾听的目的
倾听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得到知识。幼儿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时无法理解作品中语言的含义,这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直接给出答案,需要提供给幼儿充分倾听、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机会。如在欣赏诗歌《小树叶》时,教师让幼儿反复倾听,给予幼儿消化的时间,然后再借助探索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如“假如让你听着这首诗歌画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会画什么”“这首诗歌里的我是谁”“这片小树叶长在哪里”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最后再启发幼儿围绕诗歌提出不懂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思考、想象、理解,让幼儿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同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幼儿在倾听教材之后,能够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的能力。幼儿通过倾听得到自己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独特的,与教师的预设和其他幼儿的理解都不同。通过品评表达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互相倾听品评的过程中学会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真正从倾听中听懂作品、理解作品,真正达成能倾听、会理解、敢表达的目的。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巧用绘本、善用教材、活用教学手段,充分提升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幼儿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倾听的能力,让幼儿真正地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认识这个世界。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世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