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3陈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陈茜

摘要:道德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危机与挑战并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对新一代社会公民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价值观念的导向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说起道法课,大家都会有无聊,背背书就能拿高分这种刻板印象,怎样提升课堂效果,怎样激活课堂氛围?一线道法教师不断探索。本文从时政素材在初中道法课堂运用的重要性出发,探讨时政素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以期能为广大道法教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时政素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筛选策略

201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通知,将初中思想品德正式更名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更名的背后,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道法课程的重视,也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道法课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促进其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的同时,对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养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时政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的意义

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时事,指最近的时间里发生的大事件。时政素材不拘泥于狭义上的时事政治热点,还包括当下发生的经济热点,文化热点,社会热点,生态热点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案例讲解知识点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落实知识点。作为主科中副科,一边是中考的硬性压力,一边是学生、学校的不重视,道法老师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切朝分看,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道法教师采取“划重点”“读重点”“做练习”这些方法出成绩,从中考的分数上来看,确实见效快,疗效好,但引起了学生对于此门课程极大的误解和反感,最重要的也忽视了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帮助学生回归生活,拒绝教学生活相剥离

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生活往往三点一线,学校、培训班、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状态下,许多学生都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有悖教育初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生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促进学生社会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才是我们的课程目标。道法课程不该只专注于大而空的说教,而忽略其德育作用,如何时将理论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本地热点、国家关注、世界动态这些时政素材都可作为连通二者的桥梁。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筛选时政素材的策略

1.    时政素材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实际

教师选用的时政素材需要围绕所授课程的重难点展开,素材的筛选需少而精。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教学过程全靠教师单一输出无任何素材出现,读知识点后立马做题以此循环往复,时间久了学生也失去了对道法课的兴趣;另一种是教学过程中堆砌过多的素材,导致知识点主次不明显,重难点不突出,教学效果差。时政素材的选用一定要贴近教学实际,有所取舍,以最吸引人的例子,最符合知识点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学素材的选用最终还是要落实要知识点的理解。

2.    时政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

时政素材的选取不应过于阳春白雪,如果我们选择的素材都晦涩难懂,那我们还期望这个“脚手架”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在讲授《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时,我引用了B站上何同学关于“5G到底有多快”的视频,何同学思维独特,以学生的身份、试用者的角度以回顾4G的视角展望5G的未来,不堆砌专业术语,通俗易懂,精心设计各种梗,增强趣味性。学生们通过视频不仅了解了5G的特点,还落实了“创新的作用”这一重要考点。

3.    时政素材的选择,要利用社会热点

学会利用身边的“大事件”。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给武汉按下了暂停键,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有一群人选择逆行,如今的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这次疫情,对于道法课程来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时政素材。身处疫情中心的我们,更能明白责任,理解担当!八下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在三年的道法学习当中可谓是最强拦路虎,学生普遍反映晦涩难懂,学起来难度大。我以疫情防控为例,引入李文亮医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而谁来保障呢?宪法!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成人、成才。道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换教学思维模式,不应将所有目光聚焦在分数上,只有教师意识的首先转变才能带动学生转變对于这门课程的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观。

参考文献

[1]   杨志增.时事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76.

[2]   程玉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育,2019(12):119.

[3]   姚伟珍.优化教学素材触动学生情感——举课例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素材的选取和使用[J].科技信息,2013(07):348-349.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以生活化思维为基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索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