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策略的运用

2020-11-23黎政良

文教资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

黎政良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辨析式教学进行探究。结合查阅文献、走访等方式,发现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辨析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辨析式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要做好辨析主题的确立工作、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快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辨析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中学生

辨析式教学方式是在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辨析主题的设置不规范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的辨析式教学方式比较少,部分教师存在辨析主题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所谓辨析主题设置不规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辨析活动前创设的问题没有争议点,或者说辩题缺乏生动性。例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个辨析式议题:“计划经济的利与弊。”这个议题从设计角度来看不是非常规范,这一节课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计划经济已经成为历史的政策。如今是市场化社会,不应该再探讨计划经济的利弊。这类辩题缺乏时代性,不应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二)辨析活动的开展不活跃

在部分思想政治课课堂中,除了辨析主题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外,还有辨析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不活跃的现象。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这些思想政治课存在沉闷、教师组织不给力的问题。例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运用辨析式教学的时候,部分学生要么不理会要么应付了事,对辨析式议题没有兴趣和热情。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根据己方的观点跟对方进行辩论,依赖教师提问,教师催了才开始。

(三)辨析活动的反思性不足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辨析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常常把辨析活动当成教学任务,只要上完课就算结束了,没有做好关于辨析式教学活动的反思。辨析式教学有独特的一面,对于那些上思想政治课的学生而言,开展的辨析活动要和政治理论相关,这些辨析活动的开展会给教师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采用辨析式教学之后没有很好地归纳总结,没有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只是简单地在课本上做好一个已上完该课程的标注。这种教师缺乏对辨析式教学的课后反思,对以后教学造成影响。这样一种现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这些经验如果不形成反思总结,对于教师今后专业素养发展必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技能较弱

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设置辨析主题不规范,因为技能水平有限。对于新入职场的教师而言,教学经验还不够充分,在设置议题方面缺乏经验,大多数时候考虑的是自己该怎样护住这个“饭碗”,怎样顺利在教师行业生存下去。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得过且过,在设置议题方面只不过是为了突出新意、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在认知和经验上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没有对辨析式教学形成正确的看法。加上刚入职,还有许多生活琐事需要解决,对于教学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部分新教师缺乏辨析式教学经验,在设置辨析式议题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研磨,也没有进行过实际验证。大多数时候只是凭空想象,在头脑中臆造一个观点。说明新教师在辨析式教学环节会运用比较简单的没有深度的辨析议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性较低

辨析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参与,还需要学生的參与。对于思想政治课辨析活动气氛不活跃的现象,还归因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不少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影响辨析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要面对各科课程带来的学习压力及高考的压力,要么一心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要么在课堂上趁机“开小差”。这部分学生对于辨析活动的参与性较低,难以提高动手和实践能力,难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较差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开展辨析式教学活动后没有形成很好的反思总结,原因是辨析式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较差。我国中小学开展辨析式教学的课程相对来说较少,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辨析式教学的更少。目前大多数高中还没有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学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在开展辨析式教学活动后没有形成很好的反思总结。没有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或者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较差,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辨析式教学过程中不会顾虑太多,只要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即可,课后不会写活动总结。由此可见,没有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的约束,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辨析式教学不太认真,也没有很好地反思教学效果。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运用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在设置辨析主题上多花工夫

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设置辨析主题时不能简单地猜想,必须在设置辨析主题方面多花工夫,敢于啃这块硬骨头。多数思想政治课教师因为教学水平有限,在开展辨析式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关于辨析主题的确立应该从三个方面思考:第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教师把握好思想政治课的“三贴近”原则,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将辨析主题融入具体的生活当中。这样学生对于辨析主题的理解就会更深。第二,教师要把辨析主题设置得有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符合当前我国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胃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多跟学生打交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很好地开展辨析式教学。第三,教师设置的辨析主题要有深度,太简单了根本没有辨析的必要性。要让学生知道这个主题有辨析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辨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學生要积极主动参与辨析式活动

在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教师可以跟班干一起协商建立课堂奖励机制。学生是被奖励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好奖励工作,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第二,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如果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很有可能是学生不喜欢该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培养好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良性的师生之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从内心尊敬和爱戴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也会认真配合,真正体现出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第三,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跟学生进行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让学生明白课程的重要性。

(三)学校要建立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

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开展辨析式教学活动之后没有形成反思总结,没有做好理论的升华,原因是学校没有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学的评价机制。学校要从教学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尽快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奖励机制。根据教师开展辨析式教学有哪些良好的教学经验,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评判。学校再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出适当的奖励,比如提升教师职称、提高工资待遇、增加休假时间。学校建立好奖励机制,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使教师认真教学,认真设置好辨析的主题,还会做好课后反思总结。二是设置惩罚机制。学校要做好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考查评估,对于不认真教学及不认真写教学反思的教师进行批判,并且适当加强教育。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师会产生压迫感,对工作存有敬畏之心,认认真真地完成教学工作。通过这两个方式建立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会有一定的驱动作用,促使教师认真完成每一节辨析式教学活动课,努力做教学反思总结。

参考文献:

[1]张鸿鹄.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谢雪萍.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李晶.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4]曹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项丽珍.谈辨析式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02):121.

[6]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