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2020-11-23付立军
付立军
摘要:中学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本阶段,是为学生打下升入高中基础,也为高中毕业之后学习与化学相关的专业问奠定了坚实基础的阶段。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不断引导以及帮助学生克服高中化学课程中矛盾、繁重的课题、分散的内容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化学实验等教学,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过程,并熟练的运用化学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农业、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国防建设、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生刚开始学化学的时候,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都很强,虽然也有一些学生对初期学习感兴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范围的扩大、学习复杂性的增加,对于后续学习的速度很容易跟不上。在学习后期阶段,学生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从而对学习的兴趣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对化学学习感到疲惫的学习心理等问题。因此,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要达到教学目标,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等特点,规划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走进学生,教学活动有效性开展的前提
老师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课堂中学生是占有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众所周知,教师与课堂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与否与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学生们如果喜欢教师,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就不会主动听这个学科的课,也不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因此教学效果自然会下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性格魅力完全散发出来。为了让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现不仅在知识深奥的方面,还在个人性格上也能够有所反映。要想在学生面前塑造完美的形象,老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要有深度和广度。俗话说得好:“老师要想给学生们一杯水,就得有一桶水。”老师要认真地准备每节课,下课后要做好自己的总结工作。除此之外,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占课堂中的主要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这样的课堂看似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学生的注意力却不能完全集中,教师也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教授新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合作学习,打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的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根本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学习中,对实验现象的说明和化学实验的操作阶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学生们探讨化学问题时也是这样,通常都是从外部到内部。例如,在说明物质特性时,先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在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在计算时,总是先书写化学方程式,再进行计算;实验设备的组装一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在中学化学的教育中,老师应该定期进行训练,让学生有规律地进行化学思考,优化学习化学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可以提问:有些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并且难溶于水,收集它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想法,他们就会很快地做出回答,但是,这种问题光靠背诵是很难回答的,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各种物质的特性,才能快速的回答出问题。
第二,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索活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合作的学习。在学习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学习的方式为突破口,提高教学的效率性。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知识和原理,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创新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教育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为了教学新的课程,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重视反思,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教育家说:“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师不一定会成为有名的教師,但是在自己教学之后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会成为名师”。一般来说,老师会为教育准备教学和开展教育活动,两者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上课后,一般对于知识的总结和概括都会被忽视,具体的教学计划再多,也无法预见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课堂上的讲课内容,问题的产生时,老师常常会得到一些灵感,这种灵感常常会突然消失,如果不及时运用在教学当中,过一会儿就不会再出现了,因此,如果想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性,教师必须在教学之后进行一定的教学反思,总结在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习不再是为了分数和成绩,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基础化学知识,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从而形成对于学习良好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在老师的不断指导下,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在生活中注意与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聪.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6,13:57+26.
[2] 陈文富.浅析如何实现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内江科技,2017,3807:157+151.
[3] 王西梅.浅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