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段进课堂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探究
2020-11-23林小燕
林小燕
【摘要】语文,如同阳光,能给予人光明、温暖与力量。这不单是缘于它的科学性,更大程度是来自于它的艺术性。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級的文本,多为动人心弦的小说、文质兼美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寓言等,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就相对地加入了语言严谨的说明文、逻辑性缜密的议论文等,这类科学文本的文学性、可读性就相对薄弱些(对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度还是有困难的)。而这学段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引进一定量的课外文学文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学阅读环境,淡化“研究式”教学,把“文学阅读”引进课堂,组织学生欣赏语言,从而让学生获得极为宝贵的语言经验。那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了。
【关键词】文学片段;文学欣赏;文学创作
一、从 “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我们高年级的语文老师试图通过一个个来自教材文本的例子,试图让学生在众多的文本例子中能触类旁通,实行“举三反一”的语言训练,特别是习作的训练,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教材文本文字和教学任务的局限。我们的部编版版教材文本有许多动人心弦的小说、文质兼美的散文等,但在多姿多彩的文本语言世界里,是远远不能满足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再加上教学任务的分配和考试的条条框框,学生的自由阅读空间往往就伴随着教师的“细水长流”般的研究分析,所以学生在进行积累大量的言语经验中的阅读往往处于零散而无意识的状态,这种“散打式”的文本阅读,就如“猴子下山”,学一个扔一个,学生缺乏对知识内在关联性的深刻认识,结构意识淡薄,也就更加无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文学文字的兴趣了。
所以,抛掉嚼得细碎,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的阅读模式,恰当地有计划地引进课外精美文段,和学生一起欣赏。这样的文段阅读逐渐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个性语言结构,形成语文能力。将言语经验知识化、结构化,是实现文字阅读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必然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的潜移默化。
二、从“自由阅读”到“微型主题”
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往,笔者一般是两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自由选书和推荐读物相结合。但这两种方式缺乏系统化,在课堂上共同欣赏存在一定的难度,费时费力不讨好。如果将一些精品文段或小小说、短篇散文等引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进行文学阅读,产生互动,那这样的阅读,不就是真正的阅读吗?它带给孩子的不就是一种文字的深刻体验吗?
所以,我们需要在有计划完成教材文本阅读的同时,更加需要睿智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外阅读课堂,以此来进行完成我们教者要求欣赏完成的高质量、高品位的课外文本阅读,即所谓“名家的手笔”的阅读。
所以,要将名家文段成功地引进课堂,就必须要从“自由阅读”到“微型主题”的转化。而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花大把的时间,把优秀的文学资源进行筛选、转化,变成课堂的素材,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去研读、探讨,去发现这些作品深层的、内在的东西,从而形成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读完周海亮的散文《一路阳光》,笔者就筛选出很多适合进课堂的文段,如,其中一篇抒情散文《土路》片段:从远处看,土路像被遗弃的窄窄的灰褐色布条,随着风,似有了细微的飘动。路的两旁,则密密地排满着绿墙一样的梧桐。夏天里,这些树伸展了巨大的叶片,努力将炽热的阳光挡在路的上方;严冬里,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桠便合力抵挡着寒风,与山村一起瑟瑟发抖。
土路是村庄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有黄牛,睁着明澈的眼,打量着路尽头的土尘;有孩子,背着破旧的书包,光着脚板唤醒了山村的黎明;有姑娘,提着小巧的篮子,羞涩地浅唱着黛绿色的山歌;还有老人,飘着白鬓,根根肋骨清晰可见……
文段呈现出来,就像一滴水闯进了冒烟的油锅,顿时噼啪作响,学生们阅读的欲望被激活了,这是他们在教材找不到的文本,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研习文段,自由地发表自己的阅读欣赏。这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获得了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相信,随着阅读的积累,一些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习作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随之而来的会是更大的惊喜,学生一定会去想方设法寻找整本或整篇作品去阅读,从而又从“微型主题”到“自由阅读”的轮回,当然,这样的逆转,是自我阅读的提升,是文学阅读的价值体现。
三、从“专题训练”到“自主创作”
一般来说,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大多是专题训练,这样的训练针对性较强,效果也不错。这仅仅是孩子在接触了阅读文本后,与语言建立了一种亲和的联系,能比较自主地运用语言去完成各项任务,这只能说是学生把语言文字当作一种工具,上面几乎不依附自己的情感,这时候的文字就没了文学色彩了。没有文学味的文字是干枯的,语言文字就成了拼图的块块,索然无趣。而如果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文学阅读,在文学经典片段中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后,则会让学生钟情于语言文字,爱上语言文字,并透过语言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这个“根”就是文学作品理性的凝聚、价值的意蕴。如,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片段:我看见白雪从水塘南边的菜地里出来了。菜是绿芹菜,衫子是红的,白雪从菜地里站起来,颜色艳得直耀眼,我就端端地戳在那里了。中星的爹给我说过,世上是有神的,也有鬼和狐狸精,它们常常以人的模样就混在人群里。所以,白雪忽然从菜地里站起来,我以为那不是白雪。
……清风街的人差不多都在戏楼下,中间有条凳的坐了条凳,四边的人都站着,站着的越站越多,就向里挤,挤得中间的人坐不住,也全站在了条凳上。人脚动弹不了,身子一会儿往左侧,一会儿往右侧,像是五月的麦田,刮了风。那些娃娃们从戏台的墙头爬上去,坐在台上两边,被撵下来,又爬上去,赖成了苍蝇。
这就是名家的文字。学生的眼睛被这些精彩的描述黏住了,反复阅读品味,在佩服作家凌驾语言文字的高超的同时,心中开始也有了要创作的欲望。
这个时候,老师以鼓励为主,放手让自己的学生进行创作,哪怕是几十字的文段,或是稚嫩的诗歌等。对学生的作品作适量的指导即可,不要过多加入老师的点评,不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遗憾地扼杀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写文章投稿,为学生的创作兴趣保鲜。优雅的文字,会让学生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他们的人生会更加灿烂。
其实,学生从阅读到创作,就是一种文化在语文中的实现方式,是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经典、驾驭语言、运用语文的最终体现,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事实证明,将文学文段引进课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有实效性的。不过,这需要教者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作品,并从中选取精彩文段进行教学,花的时间和精力是颇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