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2020-11-23周延飞

文教资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延飞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选修课建设,借助高校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学校、课堂、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为社会培养“设计工匠”人才,服务地方文化产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选修课程   有效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实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创造,关于其内涵,国内外研究学者众说纷纭。国内学者向云驹在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做出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广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全部口头、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狭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UNESCO所希望予以保护的范畴,即:口头传统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人类文化遗产主要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组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种有形的、静态的存在,具有明显的活态性、变异性、传承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以身体的行为、姿态、动作为表现形式和表现对象存在的文化和艺术,以人为载体代代传承,许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少必要的传承与保护而渐渐湮没。

二、高校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保护、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最佳、最深入人心的方式。以学校为依托,将地方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大纲,融入课程建设体系,成为校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元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K.Hornoer教授指出,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高校能够起到其他所有因素都不能起到的特有作用;德国汉堡大学的J.Hanberk教授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高校应主导或者参与制订可行性方案,并首次从工程的角度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做了系统性分析。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中,明确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地方院校担负起传承使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三、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程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秉承民族性、家族性的传承特点,立足根基,通过心口相传,依靠世世代代的传承活动创新并延续。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大部分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事渐高,虽手工艺能力强,但缺乏对事物的接受和认识,年轻人因为现实环境的影响,不愿尝试或不想接受继承手艺,虽然也有很多当代的产品设计等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个别融入了很多传统手法或文化元素,但因追求盈利,让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让更多的产品沾满了商业色彩,变得不伦不类。种种原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逐渐走向断层,或是紧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列入教学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传承人断层、传承人责任意识低等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推动教师教学改革,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使命,地方院校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区域优势,依托地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选修课程,不仅让更多的人积极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借助高校这个平台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二)地方高校确立特色定位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学校教育途径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地方应用型院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建“地方行业+教学科研基地+学科专业平台+文化产业”的协同育人模式,走出立足地方、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之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中,通过非遗项目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育人元素,同时缩短地方产业行业与学校的距离,有效减少人才培养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选修课程的开发中,可以凸显地方院校的文化特色,提升品牌效应,也可以在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1.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意识

应用型高校要明确为地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把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开设理论性、传习性、拓展性非遗选修课程。将民间音乐、民间戏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高校的通识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如组建非遗艺术社团,文化讲座、手工艺文化艺术节、技艺展示等,在校内广泛传播非遗文化,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与修养。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完善管理机制,对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地方产业培养人才,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2.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岁月的痕迹,是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年代久远的非遗与现代生活拉开了距离。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离不开对文化的渴望与追求。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大部门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内容,逐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途径,比如微电影拍摄的景物、风格,包装设计的色彩、纹样,文创产品的造型等,都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使一些原生态的、民间的瑰宝重放异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延续民族文化的文脉。

3.强化师资队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来说,传承人是关键因素。传承人要时刻注重技艺的总结和归纳,要树立从制作者转向传承者的意识,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传承制度和教育、教学体系。与地方高校联动,形成科学化、专业化、高水平、强技术的传承和人才培养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活态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行业大师进校兼职教师工作,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大师可在此收徒、带徒共同工作。通过报告讲座或调研考察等形式,组织当地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等传承人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并实行学分化管理。通过非遗传习基地、非遗工作坊,将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体系,形成教学制度,使学生体验并实践本土非遗文化,增强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教师通过社会实践、非遗基地实习挂职等,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校园,探寻一条全新的非遗传承之路,形成“产业化”保护、传承的实践教学理念,推动非遗“设计工匠”的活态化培养。

(二)建立三位一体“工作室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德州地方非遗黑陶为例重点研究,依托学校艺术学科专业,建立三位一体“工作室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黑陶的图案纹样需要更新换代,继承传统、融入时尚元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落实到设计专业课程,把构成设计基础、素描色彩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课程融入课题项目中,实现设计室、制作室、展示室三位一体。在三位一体“工作室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中,教学由学习领域引领,传统工艺大师、名师和学校老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研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使设计、制作、展示在真实的企业场所环境中进行,真正实现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显职业、艺术融入技术、技术凸显艺术,更好地发挥弘扬“工匠精神”的传承作用。

(三)打造以“工匠精神”为主体的校企合作研发平台

在政府主导下,应进一步加大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把非遗产业发展纳入区域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支持建立非遗产业发展孵化园区,建立完善非遗文化传播平台和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的推广,积极鼓励“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鼓励“非遗”企业、行业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与非遗基地、地方应用型院校相关专业有机结合,从保护、继承和创新的角度深度融合。各类高校应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的特点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真正建立起“教学研产”一体化的平台,将“工匠精神”深入教学改革、实验室、工作室和课堂,发挥科研、教学优势。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融入时代,迎合时代的文化需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就目前来讲,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质是网络化、数字化。首先,地方文化局及非遗研究所可组织专家,举办有关如何利用数字化保护非遗的专题讲座,为非遗传承人授课,指导如何利用网络、数字技术为非遗展示与文化推广服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际舞台;其次,地方高校要发挥独有的优势,非遗项目可依托学校课程体系,通过传承人、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紧密合作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借助AR卡片、AR电子书等,将非遗项目三维立体地呈现在手机上,促进非遗的互联网活态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夏宁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1.

[2]段笔耕,金心亦.地方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以常州“非遗”传承研究基地为例[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7(08).

[3]包文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开发研究[J].文教资料,2017(09).

[4]魏欢欢.建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王会”保护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6(11).

[5]杨红.活在课堂上的“京式旗袍”非遗项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06).

[6]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03).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研计划研究项目《非物質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设计工匠”培养研究——以德州黑陶为例》(2018RW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