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23李磊

山西农经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李磊

摘 要: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是农村籍,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分析了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1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出发点。

1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全新教育理论。在中国,创业实践比创业理论及创业教育的普及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人开始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形成了中国第一次创业浪潮。近年,中国的创业实践活动由稚嫩期进入了成熟期,但是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和薄弱之处也凸显出来。为了弥补不足和薄弱之处,也为了减轻就业压力,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率,减轻就业压力[1]。

首先,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改革和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加强重视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综合性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业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素质为目标,旨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學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来说,是以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企业知识推动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通过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实现创业行动。高职农村籍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他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对自己和他人来说是双赢[2]。

2  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创业环境艰难

农村融资困难,投资成本高、收受益低,创业存在巨大的风险。对于刚从学校毕业到农村进行创业的高职农村籍大学生来说,难免会瞻前顾后不敢实施。同时,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农村需要脱节,导致学生空有一身学术知识,而没有施展的地方。

2.2  缺乏市场理念

许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时注重课本,不注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教师的知识系统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方法落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

2.3  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意识差

高职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消费意识及各种习俗观念落后于城市,导致其一直处于一种“自卑”状态。农村籍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术后就满足,没有创业意识,在进行创业时胆量不够,畏首畏尾,更多追求不赔本而不是突破性的发展[4]。

大部分高职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家里没有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对象,导致沟通、协作、组织交流方面的能力欠缺,心理调节和心理受挫能力弱,沟通技巧不成熟,与他人沟通效率低,缺乏商业谈判经验。

3  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对策

3.1  建立政策创新机制,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各级政府要根据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实施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此吸引、鼓励更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

第一,可以通过学业政策鼓励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农村和农业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有文化、有奉献精神并且愿意扎根农村的有志青年,但是许多大学生并不愿意回到农村。为了解决这个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府投资,学院利用政府的投资进行人才培养,对农村考生实行一些适当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填报志愿时,愿意毕业后回农村就业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降低分数线然后单独录取,录取后学校、政府与学生本人签订相应的条约并且不得出现违约行为[5]。

第二,要加强对创业人才的扶持培养。可以指定学校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补助、减免学费。在帮助农村大学生进入学校进行深造的同时,也要完善农村的创业条件。要响应国家号召,适当降低注册资本或缴付注册资本,降低农村籍大学生创业的准入门槛。政府有关部门要发挥公共管理的职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鼓励、帮助大学生创业。

3.2  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就已经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明确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特色、最近发展前景和培养方向。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高年级学生交流。同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创业意识首先要对本学科感兴趣。任何知识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学成,需要长期学习,所以必须要有兴趣的支持。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6]。

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分为3个阶段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第一个阶段是对创业意识进行启蒙的时期。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开展创业讲解,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创业成功案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同时对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创业策略进行大力宣传,让大学生意识到创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创业是可以成功的。第二个阶段是培养培育创业意识。这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结构进行系统培养,开展适合学生的创业课程体系。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结构,具体包括基本创业理论、分析案例、实战模拟,课后要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校要考虑到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的实际情况,课程讲解时注意涉及农业专业,把农业知识、技术、方法纳入到课程体系,让农村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创业实践,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活力。第三个阶段是对创业理论的实践。该阶段是将创业意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仅靠理论讲解和创业宣讲会是不能提高的,而是要通过实践找出理论与实践存在的差异,更好地将理论内化,同时也为日后创业积累实践经验。

3.3  加强创业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许多农村大学生受到原有家庭文化的影响,缺乏自信,不敢实施创业计划。通过创业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自身、社会,即使毕业后大学生没有选择创业的道路,大学期间的实践也为大学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第一,举办相关比赛推动创业实践。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有关创业实践的活动比赛,利用互联网在学校的各大平台上进行宣传,逐渐在学校内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利用假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调研访谈。学生在假期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检查自己缺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假期进行调研,选择两三家企业。了解企业的创业经历、创业困难、创业经验等,提前获得创业企業所面临的困难和前景,同时提高沟通能力。

第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专业对口,特别是农村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做好统筹协调,摆脱低层次、低质量的创业模式,比如选择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和高科技农业,提高实践质量和科技含量。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践一体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推动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7]。

4  结束语

高职农村籍大学生是农村中最具有创业活力的群体,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于推动农村现代化和产业化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学生自身也应主动提高创业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同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在学习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侧重点、根据兴趣选择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便日后就业时有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钟苹,魏海勇,马乔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2):40-42.

[2]张运琴,何琳.高职教育支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190-191.

[3]刘晓辉,刘晓音.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111-112.

[4]陶礼军,袁向东.运用职业锚理论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9-62.

[5]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86-90.

[6]张永华.高职学生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自主创业[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9-22.

[7]和丽玲.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籍高职毕业生回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及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4):182-183.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