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研究

2020-11-23喻科

山西农经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乡村振兴

喻科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凸显了“三农”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必须深刻认识到补足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制度,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论述了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的内涵及重要价值,提出了实现路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第二个飞跃”;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0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2        文献标志码:A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农业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从人民公社体制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飞跃,大幅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二个飞跃”是从农村个体经济向农村集体经济飞跃,使中国农业与农村真正走向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相关部门需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抓手,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向集体化、合作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1]。

1  准确把握“第二个飞跃”思想的深刻内涵

1.1  农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是集体经济

人民公社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在产品分配方面,依旧遵循按劳分配原则,留足集体,剩下归个人;在具体经营方式方面,采取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形式,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是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虽然水平相对较低,但符合我国农业和广大农村当时的发展实际,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低水平的集体经济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如何实现集体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成为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改革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2]。

1.2  农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

农业改革发展的“两次飞跃”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飞跃的主要路径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

一方面,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存在“度”的问题,实质是充分发挥当地要素资源优势,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种植规模、经营方式等方面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适度规模经营不是越大越好。“一大二公”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收益,无法指导农业生产。因此,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佳标准是因地制宜,以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原则。

另一方面,强调发展的集约化经营。农业改革发展需要“第二个飞跃”,不仅要有适度的规模,而且要像企业一样经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第一个飞跃”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市场化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需要农业生产在发展方式上更加聚焦集约化,把农业当作企业一样经营,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因此,随着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需要实现集约化经营[3-4]。

1.3  “第二个飞跃”是一个长期过程

农业改革发展从“第一个飞跃”向“第二个飞跃”转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不断探索与努力。从制度层面来看,任何制度的变迁和演化需要时间检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不同行业、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存在不一致现象。政府更多侧重于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更多侧重于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涉农企业希望更多可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和粮食进入市场。这种对制度目标预期的差异使制度变迁的约束力较大,难以在短时间顺利实现。改革本身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是整个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在开放的大系统中进行的,面临的矛盾相当尖锐,需要谨慎推进。因此,实现“第二个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还要经历相关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5]。

2  充分把握“两个飞跃”思想的重要价值

2.1  理论价值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农业制度就是废弃原来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原有的管理方式,并没有解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问题。列宁农业合作社思想由最初的农业合作共耕制度向合作制度转变,没有带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预期效果。毛泽东的农业发展思想坚持走人民公社化的道路,实行“一大二公”的管理制度,主张平均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一部分来自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部分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改变了毛泽东急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坚持了毛泽东的集体化发展方向,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因此,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业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6]。

2.2  现实价值

一方面,产业结构取得明显转变。1978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为28.1%,2018年下降到7.2%。第一產业占比降低,第二产业占比提高,我国加快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农产品生产极大丰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促进了农业商品经济在我国的恢复和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剩余人口转移。1979年我国农村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3 150万人,1994年达到11 964万人,年平均增加587.6万人,是同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人数的4.2倍。

2.3  历史价值

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又坚持从农业实际出发,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这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一致。“第二个飞跃”思想的提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指明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第一个飞跃”思想有效指导了我国农业改革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从“第一个飞跃”向“第二个飞跃”过渡,没有现成的路径,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第二个飞跃”将会成为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

3  全面推进“第二个飞跃”的具体路径

3.1  全面理解和把握“两个飞跃”思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渐凸显,出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对接、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现代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等问题。因此,需要处理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与经营格局不断完善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实际出发,推进和实施农地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处理好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与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关系。

3.2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改革开放40年来,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农村经营体制的“分”,对“统”的重视不足。进入21世纪,“分”的能量逐渐释放殆尽,农村、农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闲置房产、机械设备及“四荒”等资产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公开拍卖、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流转规范制度,有效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3.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农业发展新的使命,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应鼓励人才回乡创业,降低农村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要素。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村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村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组织主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多种方式满足农村生产经营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金融支持。

3.4  因地制宜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村和农业资源为依托,以适应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与发展为动力,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的,是广大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联结起来,既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农业产业的聚合效应,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协调各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程度和速度,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步骤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鲁碧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深刻内涵[J].邓小平研究,2018(2):99-106.

[2]郭莹,李凯.从邓小平的“两个飞跃”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7):58-64,108-109.

[3]刘欢芹.重温邓小平农业发展“两个飞跃”思想[J].邓小平研究,2017(2):82-88.

[4]石霞.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第二个飞跃”[J].理论视野,2016(3):35-37.

[5]王志,郭奕彤.邓小平农业“第二个飞跃”理论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5(3):308,314.

[6]简新华.解决“三农”问题亟须“二次飞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2-06(A07).

[7]李顯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现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N].农民日报,2013-10-19(003).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