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路径探讨

2020-11-23陶漫漫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创新路径

【摘  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民作为“立党之基”、“执政之源”。党建工作是我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基础,在当下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更要发挥出党建工作的作用。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出现要求党建工作也能够科学化发展。因此未来党建工作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党建工作以及党性教育设定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提升科学化教学水平。

【關键词】党性教育;创新路径;党建科学化

引言

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中若干问题需要进行解决,而想要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了更好的落实我党指示,实现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治双提升,就需要提升党建水平。未来各级党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新工作思路,从而提升在新时代下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水平。

1.“以人为本”重要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代表了人本思想,也就是将人作为本位的思想,与之相对应的是神本位、物本位两种不同的思想主张。人本位思想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思潮,人类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流程便是人本观念的历史,从早期人类思想与神的思想对抗,到工业时代、科技时代人本思想的逐渐发展能够说明历史进步的潮流。

其次,“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哲学中的“本”之间具有差异性,“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类发展与成长的历史意义,是孰先孰后的重要性问题。而并非哲学研究中的先导问题,二者的意义存在差异性。“以人为本”中包含着更为重要的主观能动性、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

2.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的重要意义

2.1缓解社会矛盾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各项社会矛盾也正在不断的激增,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也随之展现。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水平以及对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这关系着对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当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经济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主要方法在于提升中国共产党对于市场经济的协调能力。因此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水平以及党建工作的整体科学化水平,未来针对于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现实情况来说,想要更好的进行规划,就需要将党员党性以及党建工作抬升到新的台阶。

2.2是应对四大考验的主要需求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分别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将长期存在,同时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峻。想要应对这四大考验,除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工作水平之外都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此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水平以及党员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科学化效率。

2.3干部队伍新变化的要求

我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从以往为人民群众夺取权利转变成为了领导人民群众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同时未来还将诞生新的工作方向,这需要党员工作干部能够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未来伴随着经济体系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转变,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进行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都能够始终锤炼自身,锻炼党性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科学性。

3.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路径

3.1运用科学理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为了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需要建立更好的科学理论指导体系,同时党建工作重点还需要放在与时代相匹配的重点上。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三个代表中心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等思想的引导下,从而更好的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未来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党员干部执政理念,深入坚持执政规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新形势下,想要更好的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要求将马克思主义设定称为党建工作过程中的主流视线,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3.2把握科学规律提升党建水平以及党性教育

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想要开展科学性工作,从本质上来讲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根据党建工作客观规律进行工作。党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党建历史、建党学说原理,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共产党发展过程中曲折丰富的历史活动。在进行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实际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摸索,保证对问题的科学性处理。党员干部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党性教育,以及关注党建科学化水平发展效果。

3.3将激励机制融入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思想行为上发挥出应有作用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需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最大潜能,由此可见,激励所产生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需要重视榜样激励,通过党员榜样来开展主体宣传教育,使用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其他党员,引领起学习风潮。其次,需要重视目标激励,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党员工作评价标准以及量化考核方法,通过党员的权利以及义务来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基础和业务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党员干部各方面的学习水平划定成为考核内容,对于完成目标的党员干部,需要给予应有的精神鼓励以及物质鼓励,从而提升荣誉感。最后则是需要重视岗位鼓励,建立更好的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党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从而让更加适合的人任职。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竞争上岗制度,选择政治靠得住、作风过得硬的单元干部前往重要的岗位上,从而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

4.结语

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党员教育以及党建工作科学化都是我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方向。党员党性教育决定了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能否顶住诱惑,对于未来的我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党建工作科学化是指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贯彻更多的科学化理念,从而保证党建工作能够始终与时代相吻合,走出一条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道路。因此,无论是党性教育还是党建工作科学化,都属于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晓芳.党史党建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研究[J].山西青年,2020,(15):61-62.

[2]陈惠敏.论如何在党建党史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J].中文信息,2020,(6):281.

[3]李晓妍.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中文信息,2020,(5):275.

作者简介: 陶漫漫(1987.1-),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创新路径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