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初探
2020-11-23田洪妮
田洪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逐渐深化,初中地理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优化,“以图导学”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进入了中小学地理课堂。相比传统教学,“以图导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文章对“以图导学”的实际教育意义和实践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以图导学;兴趣;学习效率;教学方法
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能够直观地将地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展现出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识图、解图的能力在地理知识中越发重要。“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合理运用图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其特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以图导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多种资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背景下,“以图导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以图导学”的实际意义
1.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育为主,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会降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将图像穿插于教学之中,改变了听、写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看到实体化的知识。地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如果不能呈现出相应的地理现象,学生很难理解,更不用说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将枯燥的地理知识与生动的图像结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于长篇大论的文字,学生更喜欢图像、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上,“以图导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以图导学”能够做到让学生坐在一间40平方米的小屋里就能了解珠穆朗玛峰的险峻、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恶劣天气、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奇特风光,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2.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在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上全面发展。调查发现,对于难度系数小的地图问题,学生整体的正确率不高。由此可见,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牢固,地理思维差,不会正确解读图片所包含的信息。而在“以图导学”的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对不同地图进行分析,将所学习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图片或视频中的场景结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知识图片,将地理知识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通过识图、分析图、解图三个过程,能够使学生用理论知识解读图片,再用图片复习理论知识这一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图导学”的实践策略
1.能够广泛普及
“以图导学”这种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借助地图进行自主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理论知识图像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图导学”能够大规模实施在两个方面。
首先,對于教师来讲,“以图导学”大致有两个要求:一是图片清晰合理,二是根据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教师的要求不高,和其他新型教学方式相比,不用去学习其他新的科技,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些资历深厚的老教师来说比较方便。
其次,由于地图比其他新媒体产品便宜,绝大部分家庭都能接受,即使在教育条件较差的地方也能广泛普及,有利于“以图导学”的普及。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地图,在课堂上讲解时,教师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图像相结合。学生通过地图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比如看气候图的时候可以想到我国大致分为五个气候带:西南部是高原山地气候,南方及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及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季风气候,华北及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还有各种气候的特点,都会在脑海里如同电影片段浮现出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国传统教育是以师为主的教育模式,依赖于教师的口头讲述,教师很卖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远远跟不上,实际应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容易被忽视。与苦涩无味的理论知识不同,“以图为导”的教育模式是以地理图像为载体,全程围绕地理图像而展开。课堂的情景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寻找符合本节知识的场景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塔底基础是最容易理解的知识,来源于现实中所感受到的生活经验。地理图片所引导表示的视听感官处于基层之上,相对于处于塔顶的文字更容易被人理解,进而使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学会利用图片
“以图导学”的图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选取好的地理图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选取图片时必须仔细,所选的图片可以是在网上查询的、实时的新闻图片、书籍、绘画,或者自己拍摄,不论哪种形式,都要适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要足够清晰且不能出错,既需要能让人一眼就入迷的山川风景图,也需要富含地理知识的各种地质图、气候图等。包含地理知识的地理图片解读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必须经过一系列深刻思考才能获取地理图片的相关信息。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照片或者书籍的形式,向同学展示本节地理环境,做到“以图创意”,抓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瞬间,以图精讲,通过相关的地理知识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图片中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广西的溶洞等照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引发学生讨论,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成功导入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记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使用图片而忽视基本的课堂板书,在学生发表个人或小组总结时,教师板书正确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4.引导学生探究
“以图为导”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首先,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利用图片来刺激学生视觉,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空间感官,通过听觉解读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其次,教师拿出若干張地理图片,向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由易到难,既要有每个人都会的基础题,也要有一定程度的难题,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图像,解决难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识别图像的能力等综合地理素质。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交流过程中做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问题”,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对学生的总结给出评价和订正。
再次,教师以图总结,利用图像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以后的学习中,若需要用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大脑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图像知识,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链,构建地理基础理论知识网图。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在旧知识上构建一层又一层新知识,使基础地理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反复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避免出现“上课一听就会,下课做题就错”的尴尬现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共同进步,为深入探究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告别了“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以图导学”教育模式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开创了乐趣智学地理的新篇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识、辨、画、用的能力,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持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正确引导,夯实地理知识基础,充分发挥“以图导学”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运金,李晓燕.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魅力中国,2019( 52):494-495.
[2]赵思香.“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 45):101.
[3]冯立本.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 29):8.
[4]林静.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9 (07):102.
[5]姜华.谈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 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