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间文学的收集与开发
2020-11-23闫晓毅
闫晓毅
摘要:文学从创作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人作家文学,一类是民间口头文学。这两大文学系统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为了使民间文学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要加大对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民间文学;收集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06-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03
考查文学发展史,我们发现作家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在华夏几千年社会发展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他们却能对中国的历史和道德文化有所了解,这主要依赖于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中所列的第一类“传统口头文学”,就是民间文学,指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流传,并多次进行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民间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情景的真实反映,表现了底层民众的喜好与道德取向,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日益發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现代文学和娱乐方式广泛进入普通百姓生活中,民间文学已经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土壤。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了使民间文学这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对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间文学的基本范畴及特征
从体裁看,民间文学大体可分为散文体民间文学和韵文体民间文学两大类。散文体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韵文体民间文学包括民间诗歌、民谣、谚语等。
民间文学在长期的创作与流传过程中形成了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特征。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所有传承者有意无意的加以改动,就参加了创作,这就使作品带有个性特点。集体性是通过个性体现出来的。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特点和优点,主要表现为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的,同时又是口头流传的。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的文学,它在口头创作,也在口头流传,所以只有口头流传的作品,才能成为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它的口头性和流传性决定的。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中,人人都可以参加创作,都可以对作品加以改动,所以必然会发生变异。
二、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
民间文学由于长期在群众中流传、加工,很有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很重要。
在采录时,首先,要选择当地民间传说及民间故事的“富矿”去采录。一般的,古时文化发达之地、交通便利之地以及名山大川往往是民间文学的富矿所在。其次,要取得当地村(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介绍本村(社区)年龄较大的老人、有文化的本地人。三要尽量在讲述者熟悉的环境中举行采录,这样可以调动讲述者的情绪,使其讲述活灵活现,最大程度保持民间文学的鲜活姿态。四要做忠实的记录,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可以使用录音等方法。五要注意多收集同一故事的不同讲法,可以将同一故事让不同的群众去讲,要完整记录,特别注意其中的不同之处。六要注意对与故事有关的民俗、方言及讲述者的经历、文化程度等进行深入调查整理研究,并给予注释说明,以利于作品的整理及创作。
民间文学的采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为了保证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科学性,使资料真正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民间文学的采录中,应坚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立体描写”的原则。
三、民间文学的开发利用
在中国历史上,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底层娱乐艺术,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民间故事家及民间歌手讲故事、唱山歌图的不是挣钱,而是娱乐身心。要使民间文学产生经济效益,进行现代商业化的开发利用,难度大,但也有成功的例子。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在不改变传统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我国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一方面我们可以探索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路径,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编辑出版、展播,将民间文学搬上荧屏,将其转化为商品,从而产生经济价值。如各类民间故事集、诗歌集的出版,民歌、民谣、叙事诗、史诗视频的出版,都是以出版的方式使这部分非遗进入市场化生产的。
我国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临消亡的危险。这就要求广大非遗工作者勇担使命,甘于奉献,深入乡村(社区),收集各类民间文学作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加强开发利用,使得民间文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保护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