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死终存报晓心
2020-11-23徐芷萱
徐芷萱
摘要:陈曾寿(1878—1949年),字仁先,以苍虬此号广为人知,有诗集《苍虬阁诗集》传于后世。陈曾寿的一生经历了清朝衰亡、民国兴起、复辟失败、伪满架空,透过《苍虬阁诗集》可以发现“忠”与“恩”不断出现在诗句中,不管是对报恩的渴望、对尽忠的期待、对负恩的惭愧,亦有对不忠的忧思,陈曾寿心心念念的自始至终都是家国的兴衰与君王的荣辱,但他亦拥有独立思考看清局势的理性,所以他才会苦痛纠结,在自我操守与君王之命间拉扯,在民族大义与君臣大义间纠缠。本文将以《苍虬阁诗集》为基础,探究不同时期陈曾寿诗句中“忠”与“恩”的不同色彩,并从中体察陈曾寿的自我意志与抉择。
关键词:陈曾寿;《苍虬阁诗集》;遗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01-03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01
一、幽居时期的出处挣扎
辛亥年(1911年)八月十一日,陈曾寿感受到了时局大变前的风起云涌,“四海惊尘多难日,百年清夜读醒时”(《辛亥八月十一日生日感赋》)①,然而大局已定无法挽回,忧国无眠的诗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摇摇欲坠的清廷最终于辛亥八月十九日宣告灭亡,民国正式建立,新的思潮不断涌入,而他们被留在了过去,留在了大清辉煌的回忆之中,“夕阳如梦旧河山”(《辛亥八月二十五日舟过黄州》)②,过去的山河万里恍如一梦,自己的信仰在一瞬间倒塌崩溃,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相看唯有泪纵横”(《沪上别莘田》)③,成为了大时局冲刷掏筛之下的“遗民”。对清朝克尽臣节的陈曾寿决定不仕民国,返回上海隐居,卖字为生。但他对清廷仍心存希冀与眷念,君为臣纲在他心中仍具有不可动摇的价值,此情可见于《闻日本乃木大将殉日皇事感赋》④一诗中:
将军死所胜沙场,凛凛君臣义不忘。早识大伦捐二子,晚标奇节报先皇。
飞腾洒落千秋思,忠孝坚贞一室芳。亡国孤累惊破柱,伤心无面赞堂堂。
诗句说的是日本乃木大将军战死沙场的英勇事迹,但对象为“日人”便十分微妙了,清廷的衰亡和中日甲午战争的重伤密不可分,陈曾寿特别写了首有关日本大将军的诗作,并非他遗忘了国仇家恨,他所感慨与推崇的不是日本大将军,而是将军“凛凛君臣义不忘”之举,这样的忠贞之情让陈曾寿跨越了种族跨越了仇恨,这样的信念是他所希望能贯彻始终的价值,所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清朝便仍有恢复的可能,他便能继续效忠朝廷,“乃知一息存,生理绝可续”(《至邻圃视寄养菊花已出蓓蕾喜赋》)⑤,陈曾寿始终心怀期望,而张勋的出现无疑向陈曾寿投来希望的曙光。
1912年至1917年间,陈曾寿与沈曾植、胡嗣瑗等人在上海参与了张勋复辟的活动策划,从“一念嵯峨妨学道,傥看射虎未残年”(《八月十一生日偶作》)⑥,诗句以李广射虎为例,便显现了几人对光复清室的势在必行与尽心竭力,以复辟清室为己任的张勋为首,在陈曾寿、沉曾植、胡嗣瑗等人的策划下,1917年,张勋率领辫子军入京拥戴溥仪复辟,然而复辟帝制不过黄粱一梦,仅仅十二日便宣告失败。失败后的陈曾寿展开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西湖幽居生活。
“残梦钧天付混茫”(《湖上杂诗其一》)⑦後,陈曾寿的诗作多写西湖山水之美,如《湖上杂诗七首》中对湖光山色刻画的细致入微,“荷声忽满三千界,成就南轩一榻凉”(其一)⑧、“海棠花畔叫秋虫,枕簟星光萤影中”(其二)⑨、“玉树缤纷俨作行,琼轩临水碧茫茫”(其六)⑩,西湖夏色在陈曾寿浪漫的笔下显得生动鲜活,可见诗人透过山水洗净愁思的渴望,然而组诗的最后一首(其七),揭示了就算倘佯于醉人美景之中,陈曾寿依然无法放下心中对大清的痛心与挂念:
愿随李广近要离,生死茫茫两不知。便赴湘流了无憾,灵均曾记目成时。11
这份牵挂与眷恋是深入骨髓的,他对大清的忠贞就有如屈原之于楚国,楚国是屈原的使命,而大清仿佛是陈曾寿的宿命,他忘不了朝廷和君王对他的知遇之恩,虽然坐拥西湖十景,但内心的空虚寂寞、人生价值信念的落空,是万千山水也无法排解的。在陈曾寿游赏山水的写景诗中虽然有渴望隐居的避世之情,但更多的是他对“尽忠”的放不下,例如《节师见予九日诗寄语曰岂忘庚戌重九耶何诗中未及之盖是秋节师入都吊张文襄公之丧予以九日邀同陈韬老集于十刹海广化寺凄然相对二老皆有诗刘松庵为图记之今忽忽八载矣感赋长句奉寄以志哀》言“蹉跎小忠甘九死,回潮万事空余泪”12,化用了李商隐”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一句,强烈迸发出的情感,可见其对无法尽忠朝廷的苦痛无奈,又如《入世》一詩:“……男儿入世终何有,只有平生未报恩。”13将“报恩”抬升至入世的最终目标,《闻鸡》一诗更是直言“未死终存报晓心”14,尽忠报恩之心是无法更改、至死不渝的。陈曾寿渴望匡复大清、出仕清廷,报君王之恩、尽臣子之义,然而他对时局却也有清醒的认知,如《河坪上冢》一诗中言“跬步灰心犹忍事,残生求志恐无期”15,他明白如今已改朝换代,大清气数已尽,他所渴望的忠君之志恐怕难以实现,所以他忧虑灰心,踌躇不前,内心无比渴望出仕,可现实却又逼的他无以为仕,如此出处的纠结,不断体现于幽居西湖时期的诗作中,直至陈宝琛推荐,溥仪命陈曾寿担任皇后婉容的教师,最终强大的入仕使命感让他走出山林,1930年,陈曾寿应召入天津。
二、随君赴险的警醒与无奈
陈曾寿出仕担任婉容之师后,随即于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郑孝胥、罗振玉等人认为可凭借日本之力恢复大清王朝,所以极力说服溥仪前往大连,然而陈宝琛、陈曾寿却持反对意见,陈曾寿上奏言明:
“……在津则事虽不成,犹有余地以自处;赴连则事苟无着,即将悬寄而难归。……日本果有敦请皇上复位之举,亦当先察其来言者为何如人。若仅出于一部分军人之意,而非由其政府完全谅解,则歧异可虑,变像难测。……应付之计,宜与明定约言,确有保障而后可往。”16
由上奏章节录可知,陈曾寿并非盲目地跟随溥仪,他虽然也渴望成功复辟,然面对多变的时局,却仍旧保有冷静客观的分析。他处处为溥仪着想,言明利害,思虑周全,他对诡计多端的日人突然出手相助备感怀疑,为了确保溥仪的安全,他建议“故此时我之所谋,即暂从缓动,以后机会甚多。若不察真相,轻于一试,一遭挫折,反永绝将来之望,而无以立足矣。”17然急切渴求复辟的溥仪仍在1931年11月于陈曾寿不知的状况下随郑孝胥父子先行前往大连。1932年陈曾寿奉命护送皇后婉容前往大连,途中他写下了《舟中》一诗:
坐近椒堂真似梦,恩涵沧海欲无身。仙凡荣菀都无择,断断惟思一个臣。18
字里行间尽是沉痛与无奈,他对时局拥有清醒的认知,但他无法左右君王的想法,所以只能听命行事,身不由己之苦可想而知。在《假翮》一诗中言“自古君难臣不易”19,更是道尽了他的担忧与无奈,诗中借古喻今,“假翮”一词出自《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的“黄权假翮邻国”,为暂时依附之义,正是如今他们所面临的处境,陈曾寿想说的是依附日本并非长久之计,而正如陈曾寿所担忧的,当他再次前往大连面圣时,日方已计画让溥仪担任满蒙共和国的总统。
日方本意渐显,然溥仪君臣却无力回天,日方所谓的共和国和他们所期待君权至上的王朝复辟无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政体,所以陈曾寿才会劝溥仪“若民主,则立即辞退”,然而如今情势,岂是说辞退便能辞退?陈曾寿虽然忠君,但他亦清楚若这样下去,自己所尽忠的对象将变为日人,如此不仅玷污了他对君王的忠心,更是有违民族大义,是以退意便油然而生。然而溥仪一再的好言相慰与挽留,又让陈曾寿内心动摇:
居停再三安慰,言:“我跟前无人,不可离开。汝切勿悲愤,徒伤身体。”当时情形,甚为凄惨。又何忍言去耶。(1932年3月6日)20
溥仪对他关怀备至,让奉行君为臣纲的陈曾寿内心感动不已,如《温语》21一诗所言:“主忧臣辱分何辞,温语真成入骨悲。敢向天恩论去就,难从羿彀较安危。”溥仪对陈曾寿超越君臣的真心相待,更被详细记录在此诗题中──“辛未十二月至旅顺行在所,上为僦小楼,三椽并购铁床一,长方桌二,椅四,饭碗、菜碗、小碟、羹匙、竹筋各四,茶壶一,茶杯四,水壶二,白铁镬二,炒勺一,小铁勺二,乃至盥漱之具罔弗备,皆上亲过目。次日入谢,谕曰:患难君臣犹兄弟也,其无谢。此千古臣子受恩所未有者。敬谨陈之一室,以示子孙,勿忘报称。今岁壬申秋八月,立之、君任、勉甫聚晤室中,每至夜分。因为之图,并纪以诗22,吃穿用度皆由君王亲自把关,这是何等的殊荣?溥仪甚至说出了“患难君臣犹兄弟也”,当真是“千古臣子受恩所未有者”,无怪四首诗中频频提起”报恩”:
伤心趋走地,没齿解推恩。羁旅资生具,纤微圣虑烦。(其一)
自惊殊赉溢,顿觉小楼尊。未有涓埃报,应惭示子孙。(其二)
才拙天容养,恩偏地转幽。独为明主谅,深喜故人留。(其三)
多难身经切,无心物竞休。灯窗辛苦语,前路若为酬。(其四)
此时期的诗作中多可见陈曾寿对日方的不满和心生退意,然溥仪真情相待最终让他决定留下,以身相伴来表达对溥仪的感激之情。
三、乞归的苦痛与君王的挽留
1932年3月8日,陈曾寿随着溥仪赴长春登基,“迎驾者弥望无际,整齐静穆,无一人声。满人则皆跪接。悲喜之情,有不可形容者。自张勋复辟后,复有今日,恍如梦境。……有如沉阴苦雨,不知经几何年岁,忽漏一线之日光。……夜不成寐,万念潮来。”23辛劳奔波了大半辈子,陈曾寿心目中王朝的辉煌与君王的威势终于在这一刻实现,然而这样撼动人心的场面,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陈曾寿于《二月二日纪事》24一诗中写道:
彩殿崇隆曙色侵,全将晖丽压萧森。迁莺贺燕纷时栋,喝道笼街簇羽林。入幕客卿翻济济,布金供帐伙沉沉。地衣堆锦花含笑,辛螫谁知圣主心?
陈曾寿虽愿见到清室复辟,却不愿见“入幕客卿”掌控实权,然而日方的干预渐渐架空了溥仪的君权。当初陈曾寿愿意留下是因为溥仪与他之间的君臣之情,也是由于他对皇权复辟仍然抱有希冀,然而随着溥仪权利被架空,陈曾寿内心所信仰的大清朝纲已然崩毁,甚至为异族所利用,恪守儒道的陈曾寿是绝不事他人的,故他再次兴起归去之感,且更为强烈,然而溥仪对他的挽留亦是越发坚强,甚至强制任命职务以求陈曾寿留在他身边,陈曾寿屡拒无果只好称病回家,然不久之后又被招回,陈曾寿在去留间来回拉扯,陷入两难的苦痛与矛盾之中,心力交瘁,这样的纠结体现于《题李木公肥遁(遁迹山林)庐图》25一诗:
枭鸾无并栖,温猛不并世。伥虎势已成,投鼠有深忌。
事仇难苟同,衔恩敢独异。坐视良不忍,轻去惭大义。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见了陈曾寿对“民族大义”与“君臣大义”之间的思想斗争,若出任伪满职务,于民族是不义;若抽身弃君隐居,于君是不忠。陈曾寿不断在两者间徘徊,他渴望报恩,却无法接受自己的不义,他痛心于魁儡局面,留下徒违本志,故他“不斷乞归”,眼前日军把控的局势令他难以忍受,复辟无望更是痛苦折磨,他想要逃离这一切,然而君恩却又束缚着他无法动弹,所以他只能神伤懊悔:
何与人间事,蹉跎系此生。深恩聊忍死,绝遇只伤神。(《本性》)26
冷暖怜捐外,临歧一念过。同心恩不细,回首悔偏多。(《冷暖》)27
他不悔离开西湖出仕,不悔对溥仪的忠贞不二,想来他唯一后悔的或许是没有拦下溥仪随郑孝胥前往大连。在心痛与悔恨中,陈曾寿去意已决,故他作《李邺侯》28一诗言“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藉由唐朝宰相李沁助肃宗返京后即引退衡山之事来展现自己欲归的决心。而作下这个艰难的决定,他势必难酬溥仪对他的恩情,所以后期的诗作中,他对溥仪始终带有一份亏欠感:
际遇由来关运会,深恩惆怅若为酬?(《淹留》29)
名山绝业千秋定,只是难酬惘惘心。(《留别蛰云》30)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小极音哑感赋其四》)31
旧恩难忘,却无以为酬,他对溥仪的忠心不因时地而迁改,只是他的选择最终向民族大义靠拢,若家国不在,何来君王以尽忠?在欲归的苦痛和君王的挽留中,作出如此决定的陈曾寿必然苦痛,但他将痛苦升华为诗句,以一种浪漫古典的清雅幽怨铺写他浓密细致的情感。
四、苍虬诗中的忠与恩
忠与恩可看作苍虬诗的骨干,这是源于陈曾寿的个人特质体现而来的。陈曾寿将“忠”落实的淋漓尽致,他对溥仪的忠贞不二是有很多生活细节去支撑的,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无反顾,所以他就算明知伪满不好,但他还是去了,他愿意为了溥仪牺牲自己的名节,自始至终,他对溥仪都是尽心尽力,甚至在晚年听说日军战败伪满垮台,溥仪被苏联军监禁,仍发出“失主孤臣何所归?”(《和梅泉》)32的感慨。
而陈曾寿在尽忠报恩的过程中,其实经历了不少拉扯与纠结,不管是面对出、决定去留,陈曾寿的每一个选择都带有悲情的色彩,这或许是因为全然的尽忠报恩本来就是件近乎不可能之事,若有人将之贯彻始终,必然是内心极为强大,抑或作出了极大的牺牲。这样的强大或牺牲是痛苦万分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苍虬诗中体会诗人的挣扎与苦痛,然而诗人所呈现的伤痛却并不锋利,陈曾寿以含蓄蕴藉的方式圆滑了自己的悲伤,这便是传统文人哀而不伤的体现。
陈曾寿在个人小节与君臣大节上选择了君臣大节,他纠结于民族大义与君臣大义之间,最终选择了民族大义,他游离摇摆,最终抽离,但不变的是对溥仪、对大清的忠心,而这份忠心,是忠而不愚的,是在对时局有了理性认知之后,仍然选择投身向君王的浪漫多情。
注释:
①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32页.
②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页.
③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页.
④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页.
⑤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2页.
⑥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4页.
⑦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7页.
⑧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上.
⑨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上.
⑩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8页.
11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上.
12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1页.
13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7页.
14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1页.
15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6页.
16陈曾矩.局外局中人记》,引自《苍虬阁诗集》,第441页.
17陈曾矩.局外局中人记》,引自《苍虬阁诗集》,第442页.
18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8页.
19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上.
20陈曾矩.局外局中人记[M].引自《苍虬阁诗集》,第456页.
21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12页.
22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23页.
23陈曾矩.局外局中人记[M].引自《苍虬阁诗集》,第464页.
24陈曾矩.局外局中人记[M].引自《苍虬阁诗集》,同上.
25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6页.
26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3页.
27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8页.
28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2页。
29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6页。
30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52页.
31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60页.
32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3页.
参考文献:
[1]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王晓琳.陈曾寿及其诗歌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杨曦.陈曾寿诗歌研究[D].苏州:蘇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