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制升提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临床应用

2020-11-23赵焕君何紫涵司佳奇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药性医家本草

盛 政,赵焕君,何紫涵,司佳奇,谢 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酒制升提是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酒制升提的“升提”含义有二:一是引药上行,作用到病变部位;二是缓解药性,防止药性过于峻猛。酒制升提理论是在长期医疗用药实践过程中发现、验证,进而提升凝练而成。本研究旨在研究酒制升提理论的起源,形成过程及其对临床运用的指导作用。

1 酒制升提理论历史沿革

酒制的运用早在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如:“淳酒一斗,即浸而飲之。”[1]发展到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有酒浸、酒煮的炮制方法,并有“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等酒浸的记载[2]。《伤寒杂病论》分别有三种承气汤大黄酒洗的运用。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对酒制已有系统的理论概述,在栝楼薤白白酒汤方中有以酒为引,借其性,引而上行而后下达的论述[3]。

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记载有酒蒸、酒煮等酒制方法[4]。唐朝前,酒制升提还处于探索时期,虽然运用了不少酒制的方法,但是依旧停留在经验用方上。临床医家主要是根据历代著作的论述与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择方用药。

唐代,酒制方法稍有增加,出现了酒淬的炮制方法。如《千金翼方》记载:“以坩土锅盛石英,烧令极赤,内着酒中,去石。”第一部官修本草记载:“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毒气……药家多须,以行其势。”[5]《食疗本草》云:“酒……行百药。”[6]

到了宋代,这一时期有关酒制方面的记载较多,出现了酒炒等新的酒制方法,酒制品也逐渐增多,有了对酒作用的完整总结。如《博济方》记载:“当归浸酒一升,逐渐取酒暖少许。凡药须要酒服者,以助其势。”[7]《证类本草》对酒的作用已有完整的总结:“酒,大热,主行药势。”[8]

金元时期,《汤液本草》载:“酒,行者诸经不止……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之分。如疮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药如黄柏,黄芩,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则可。人手足阳明,以酒引之上至高巔;以舟楫载之,胸中可浮;以苦泄之,性峻至於下。以酒将之,可行至高之分,若物在巔,人迹不及,必射以取之也。”[9]

明代,酒制升提理论首次载入《本草蒙筌》,此时酒制升提理论正式立说[10]。《本草纲目》有言:“黄檗性寒而沉……熟用则不伤胃,酒制治上。”[11]

清代,在理论的运用发展过程中,清代酒制品已有267种[12],并产生了第三部炮制专著,《修事指南》记载:“当归,治上酒浸,治外酒洗过,或火干、日干、入药。”[13]《医方集解》亦载:“芩连用酒炒,非独制其寒,欲其上升也。”[14]炮制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此为酒制理论的总结运用时期。详见表1。

2 理论形成过程

2.1 理论萌芽

早期的酒制仅是对中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如《名医别录》载:“一名下历,一名蒿。得酒,良。”《神农本草经》记载:“酒,辛大热。”陶弘景在《名医别录》阐述:“酒,主行药势。”[15]《黄帝内经》记载:“热以治寒而佐以寒,寒以治热而佐以热。”[16-17]三承气汤都是苦寒攻下药方,因病情轻重不同,所用药也有所不同,但大黄均为酒洗,借助酒的热性和行百药来缓解寒性,防止人体拒药不受,因此用酒洗来缓和药性,引药上行[18]。张仲景凭借个人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药,为酒制升提理论提供了临床依据。此阶段为早期医家对酒的作用的初步阐述。

2.2 发展阶段

量变产生质变,质变又产生新的量变,导致酒制方法的不断增多,如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中酒制品的增加即是具体体现。

表1 酒制升提理论沿革

唐朝前,酒制理论处于探索时期,虽有方法的增加,但未形成理论。医家多根据历代著作的论述与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择方用药。唐代《银海精微》记载有“头风在右者属痰属热,用苍术,半夏,热用酒制黄芩;在左属风及血虚,风用荆芥、薄荷,血虚者用芎,归、芍药,酒制黄柏”[19]。宋代《证类本草》已有酒的完整总结,并大量使用了诸多酒制方法,如酒渍、酒浸蒸、酒煮。

金元时期,医家对药性理论的研究增多,并逐渐丰富其内容,创立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药性理论体系[20]。随着药性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升降沉浮理论的形成,进一步解释了酒制升提的作用,为酒制升提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此阶段医家对酒的临床运用不断进行总结,直接对酒制作用进行论述,如《汤液本草》指出:“酒,行者诸经不止……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之分。如疮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药如黄柏,黄芩,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则可。”[9]黄芩、黄连、黄柏皆是大寒之物,恐药性猛烈,采用酒制的方法来缓和寒性,并借助其升提之力,引药上行,以此清除上焦邪热。金元时期,酒制升提理论得到充分阐述,但并未直接提出酒制升提的说法。

2.3 理论形成

明代,徐彦纯在《本草发挥》中记载:“黄连酒炒则上行。”[21]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确立了酒制升提理论。同时期,《本草纲目》记载:“制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又言:“黄檗性寒而沉,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治上。”[11]《医学入门》中记载当归“凡火盛不可猛用凉药,必酒炒过,或兼温散甘缓”[22]。《审视瑶函》曰:“芩、连,知,柏之类,制之必以酒炒,庶免寒润泄泻之患。”[23]《景岳全书》记载黄连:“黄连,火在上炒以酒;火在下炒以童便。黄连,欲其上者酒炒。”[24]酒制升提成为临床用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4 传承与发扬

清代,许多医家不断阐述着酒制理论的作用。如《本草汇》记载:“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25]《医书汇参辑成》中关于旣济觧毒汤记载有:“东垣曰: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于此。黄芩酒炒,黄连酒炒。苦寒俱以酒制为引泻其上热……大黄酒煨引苦寒之性下行以止烦热。大黄酒浸入太阳阳明,酒冼入正阳阳明,浸久于洗故能引入至高之分。仲景以调胃承气收入太阳门……其病在上不当攻下,故宜缓剂调和之……大承气汤,大黄注曰:酒洗,洗轻于浸是微升其走下之性。”[26]《杂病源流犀烛》言:“大黄虽泻,只行胸以下之积,九制则自胸臆上至巅顶,皆能追而去之,以所制大黄以酒为主,而酒气上升故也。且大黄行泻,有排山倒海之能,用酒九制,则性和缓。”[27]《痧痘集解》云:“古人用黄连解毒汤,恐骤用寒凉未免……最为稳当或不得已而用黄连,芩柏亦须酒炒,一以制其寒凉之性,一以助其升提之势,不过借连芩柏以解热毒。”[28]

3 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3.1 历代医籍及中国药典收载酒制品种数

随着酒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促进了临床用药的发展,酒制品种也随之不断增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加强对酒制品种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中收载的酒制品种有24种,1977年药典删减1种增加3种,2005版药典增加2种,到2015版药典沿用2005年版本药典22种[29]。详见表2。

3.2 酒制对处方组成的影响

以凉血地黄汤、泻心汤用药变化为例(详见表3、表4)。生地黄苦寒沉降,泻下作用峻烈,黄柏、黄连皆是大寒之物,在方中按病情加减,但这三种药经酒制后缓解骏猛药性,缓解泻下作用,借助其升提之力,清理上焦血分热毒。

4 结语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必须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因此本研究详细整理了酒制升提理论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对临床应用的影响,得出酒制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金元,确立于明朝,成熟于清朝。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理论由无到有,饮片由生用到酒制,酒制理论得到充分应用。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历代应用酒制升提理论指导遣药组方的例子很多,如凉血地黄汤和泻心汤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选用的中药炮制品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中药酒制品的延续和更替在不同版本药典中得以体现,酒制升提理论得到进一步继承与延续。从古籍医书名方中可知,历代医药学家对酒制升提理论都比较重视,酒制升提是利用引药上行和缓解药性作用的特点,这对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通过研究酒制升提理论的历史源流,进一步揭露理论与长期实践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炮制理论提供参考,加深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学术内涵,为中医临床合理选药提供科学依据。掌握炮制与药性理论的关系和药性理论与临床的关系,是我们不断发展和运用药性理论的关键环节之一。要重视药性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深刻理解药性理论,杜绝炮制不当、用药混乱,大力促进酒制升提理论的发展,将有利于其更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为提高当前的临床用药水平和临床疗效作出应有贡献。

表2 历代酒制中药品种新增和沿用情况

表3 凉血地黄汤择药变化

表4 泻心汤择药变化

猜你喜欢

药性医家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