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与结果分析

2020-11-23潘运昌蔡兴旺刘吉淡林瑞娟卢璐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分辨率良性恶性

潘运昌 蔡兴旺 刘吉淡 林瑞娟 卢璐春

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类圆形、圆形的肺内病灶,直径一般不超过3 cm[1]。肺部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肺不张、周围炎症、局部淋巴结肿大、卫星病灶等伴随表现,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与肺部结核病灶进行鉴别[2]。肺部孤立性肺结节通常不具有典型症状体征,诊断上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既往临床采用常规CT进行肺部扫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扫描成像效果难以满足临床需要[3]。高分辨率CT是在常规CT的基础上改良原有的滑环技术形成的更加先进的CT扫描方法。在高分辨率CT扫描的过程中X线管球围绕被检查者进行单向连续旋转,检查床匀速平移完成数据采集[4]。扫描轨迹呈螺旋状,成像效果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识别病灶的轮廓、内部特征、边缘、周围组织等情况。本研究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与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60例。纳入标准:患者临床上确诊为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历完整。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2)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的患者。(3)合并急性的胸部外科疾病如肺部创伤、严重气胸、严重胸腔积液等疾病的患者。(4)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5)合并心脏功能失代偿疾病的患者。(6)合并高度传染性疾病的患者。(7)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0~78岁,平均(57.9±6.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1~79岁,平均(58.3±6.7)岁。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研究组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两种CT检查患者均需要在深吸气然后屏气的情况下进行。常规CT检查时调节检查仪器的层厚设置为5 mm,层间距也设置为5 mm,调节电压120 kV,电流170 mAs,肺窗窗宽1 200 Hu,窗位-700 Hu,纵隔窗窗宽500 Hu,窗位50 Hu。而高分辨率CT检查时调节检查仪器的层厚设置为1 mm,层间距也设置为1 mm,同时根据实际成像需要调节肺窗窗宽和纵隔窗窗宽,从而使得成像效果更加清晰,凸显病灶的形态、边缘、周边结构等情况。CT图像保存并上传后由两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阅片后确立诊断,阅片时重点关注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钙化、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毛刺征、呼吸及心动伪影的出现、结节与周围结构关系(包括支气管移位、血管移位、穿过结节及胸膜尾征)等。将两组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成像特征;统计两组病理检查情况,对比两组诊断恶性结节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成像特征对比

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结节内部脂肪成分、结节内点状钙化、血管和支气管穿过的结节均高于常规CT(P<0.05);常规CT检查显示心动伪影0例,低于高分辨率CT 6例(10.00%)(P<0.05)。高分辨率CT检查毛刺征、空泡征、毛玻璃样症、血管集束征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成像特征对比 例(%)

2.2 两组病理检查结果情况

研究组经病理确诊32例良性肺部结节,28例恶性肺部结节;对照组经病理确诊33例良性肺部结节,27例恶性肺部结节。两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恶性结节诊断效果对比

高分辨率CT诊断良性肺部结节34例,恶性肺部结节26例。常规CT诊断良性肺部结节36例,恶性肺部结节24例。相比病理检查结果,高分辨率CT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CT(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恶性结节诊断效果对比 %

3 讨论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是肺部常见疾病,临床上大致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两种类型。良性结节通常以采用保守治疗为主,治疗起效较快,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效果较好[5]。恶性结节如肺癌等癌细胞容易发生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等,因而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复发风险升高,治疗费用昂贵,容易出现治疗后复发或导致不良的临床预后[6]。肺部孤立性小结节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7]。明确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性质对于后续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预后情况。早期诊断有利于科学合理的临床方案制定。微小的肺内结节病灶由于体积较小诊断上更加困难,诊断信息的获取需要凭借的检查设备需要更加先进化,传统的检查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8]。既往临床检查手段较为缺乏,采用X线片检查成像效果差、分辨率低,容易遗漏多种肺部恶性疾病。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检查,而肺部孤立性结节是当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早期采用的是常规CT,虽然检查效果较X线检查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足,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病灶的特征判断较差。高分辨率CT检查则是在常规CT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检查设备的成像分辨率,使得对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尾征、钙化等多种特征显示更加清晰,诊断效果进一步提高。高分辨率CT检查通过重建图像时所采用的滤波函数形式等的改变一定程度上降低图像噪声,减少相关因素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成像质量。高分辨率CT检查和常规CT检查效果差异的原因首先是二者采用的扫描层厚不同,导致部分容积效应。也有研究认为X线球管容量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较大的结节往往容易出现呼吸伪影、层面错位,从而影响观察效果。而常规CT扫描的时间更短,可以在扫描范围内以任意间隔重建图像,不容易出现伪影的现象。但常规CT扫描任意间隔重建图像的功能并不能完全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与结果。结果表明,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结节内部脂肪成分、结节内点状钙化、血管和支气管穿过的结节均高于常规CT(P<0.05);常规CT检查显示心动伪影0例,低于高分辨率CT 6例(P<0.05)。高分辨率CT检查毛刺征、空泡征、毛玻璃样症、血管集束征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病理检查结果,高分辨率CT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CT(P<0.05)。结合本研究结果,常规CT扫描显示结节病灶钙化的能力较低,扫描层厚的增大使得对微小结节显示效果欠佳。有研究认为,虽然高分辨率CT虽然检查费用较高,辐射剂量较大,但对于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优势更加明显。高分辨率CT可以更好地显示肺内微小的孤立性结节,对于肺小叶血管、气管、间隔等显示效果更佳,对于病变边缘及周边组织结构的显示情况更好。观察肺部结节高分辨率CT的图像显示特点,通过以下特征判断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1)形状及边缘。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状的结节,内部可存在空泡征,边缘可出现毛刺征(粗毛刺通常为炎性细胞或肿瘤细胞浸润细支气管、血管生长形成,而细毛刺通常为小叶间隔纤维性或间质性增厚,是恶性结节的常见提示征象),结节病灶可分叶(分叶通常为肺内纤维组织间隔或次级肺小叶限制肿瘤生长导致)。而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类圆形,边缘较为清晰切迹宽而浅。(2)内部钙化。良性结节的钙化通常为中心性、爆米花样钙化,钙化范围较为弥漫。恶性结节钙化通常表现为偏心性,钙化范围较为局限,一般不超过10%。(3)内部透亮影。内部透亮影是肿瘤沿着肺部间质浸润生长而出现的肺泡空腔或肺部组织坏死排出形成的空腔。直径超过5 mm的透亮影为空泡征。良性结节通常具有内壁光滑的支气管征,恶性结节通常为内壁不光滑、管壁增厚僵硬的截断征象。(4)毛玻璃样征。肿瘤沿肺泡壁生长但没有填充肺泡腔,肺泡腔内积留脱落细胞、黏液导致。(5)胸膜凹陷征。结节内纤维瘢痕收缩牵拉,图像上表现为规则线条状影,恶性结节较常出现,尤其是肺泡癌、腺癌出现率较高。恶性结节的胸膜凹陷征通常表现为窄基底,而良性结节的胸膜凹陷征通常表现为结核球牵拉形成的宽基底。(6)血管集束征。血管集束征是病灶内纤维增生牵拉血管导致,恶性结节如腺癌等血管集束征通常较为集拢粗大;而良性结节血管虽扩张充血但通常无牵拉。(7)结节周围卫星灶。该特征是结节球的典型表现,是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重要提示,而肺癌通常不具有该征象。综合以上图像成像特点进一步分析,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而言,高分辨率CT无疑是一种很高效的诊断方法,通过更高的分辨率进一步明确常规CT难以明确的疾病,临床诊断价值高。有研究认为,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的CT值也是良恶性结节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分析结节病灶的CT值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诊断结节的良恶性。高分辨率CT通过降低检查成像的层厚,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的细微特点,对于微小的肺部早期结节病灶诊断效果进一步提高。高分辨率CT对于肺间质形态如小叶形态、小叶间隔、纤维索条等以及细支气管管壁形态显示效果较高,对于良、性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结节病灶的形状及边缘、内部钙化、内部透亮影、毛玻璃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结节周围卫星灶等都是临床上进行鉴别诊断的要点,CT扫描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科学判断,对于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恶性征象的更应该首先考虑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单独依靠1~2个结节特征不能对结节的性质进行随意诊断,需要依靠更多的成像特征进一步支持,必要时需要采用穿刺获取结节病理结果进行明确诊断[9-12]。值得注意的是,高分辨率CT虽然成像效果相比常规CT更加显著,但该检查过程中采用的X 线辐射剂量更大,相比常规CT的辐射剂量升高50%以上,因而使得其扫描层面薄射线量增大的同时CT 机球管消耗也增多,从而带来一定的伪影、错位等干扰。同时高分辨率CT检查费用更高,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临床上在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的时候需要综合衡量多种因素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在提高诊断效果的同时不忘经济意义和安全性[13-15]。

综上,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相比之下高分辨率CT检查成像清晰度、分辨率等进一步提升,对于肺内钙化、脂肪成分、毛刺征、空泡征、毛玻璃样症、血管集束征的显示效果更好,总体优势更为明显。鉴于高分辨率CT检查费用昂贵、存在较大辐射等特点,临床上对于常规CT难以明确的结节病灶可以考虑进一步行高分辨率CT检查。

猜你喜欢

高分辨率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