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性能评价
2020-11-23赵国翔
赵国翔,张 博,熊 煜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00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000)
油田开采主要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三次采油是有效提高一次、二次采油后采油率的重要技术。油田中仅三分之一的原油采出于一次和二次采油,其余的三分之二则要通过三次采油技术进行开采。三次采油,主要通过添加一定量的聚合物,增加注水范围以增加表面活性剂和碱等物质,并降低原油的黏度以改变界面力并调节底面的弹性。通过增加毛细管的数量,改变原油的用途、在水中的分散性、油流量的可变性,去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三次采油技术是提高我国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表面活性剂驱油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之一,表面活性剂驱油具有高效的采出率。它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的化学驱油剂。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实验所用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为16.67 %椰油酰胺丙基二甲胺+16.6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6.67 %OP-10+50 %聚丙烯酰胺。
实验所用仪器为HH-2A 恒温水浴锅;BS124S 分析天平;QBZY-1 表面张仪;XZD-5 旋转滴超低界面张力仪;NP-01F 专用岩心制作器;SY-0.5T 四柱压力机;JJ-1 精密增利电动搅拌器。
1.2 实验部分
1.2.1 表面张力 配制0.1 %、0.2 %、0.3 %、0.4 %、0.5 %的复合驱油剂水溶液,运用仪器进行表面张力的测定[1]。
1.2.2 界面张力 配制0.1 %、0.2 %、0.3 %、0.4 %、0.5%的复合驱油剂水溶液,测定其在40 ℃、50 ℃、60 ℃、70 ℃和80 ℃下与柴油的界面张力。
1.2.3 乳化性能 实验采用25 mL 的具塞比色管,首先配制浓度为0.1 %~0.5 %的溶液,然后将不同浓度的复合驱油剂溶液与原油1:1 比例混合。上下用力振荡10 下,放置在温度为60 ℃的水浴锅中用秒表测定2 h内的析水率。
1.2.4 静态驱油实验 取烘干后的钙基膨润土500 g与62.5 g 原油混合,保鲜膜封闭,室温下老化24 h;取老化后的土8.00 g,在专用岩心制作器中压饼并置于脱油仪中,加入配制的0.1 %~0.5 %浓度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至同一刻度,放在恒温水浴锅中。直到静态驱油量不再发生变化,读取驱油格数,计算驱油率[2]。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见图1)
由图1 可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表面张力最低为28.6 mN/m,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在0~0.1 %浓度区间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这表明该浓度范围表面张力受浓度的影响比较大[3,4]。随着浓度的逐渐增加在0.1 %~0.5 %,表面张力逐渐平稳,在30 mN/m上下进行波动。
2.2 不同浓度、温度下的界面张力(见图2)
图1 室温下不同浓度的表面张力
图3 不同浓度的复合驱油剂溶液60 ℃下的析水率
由图2 可知,40 ℃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稳的趋势,用自来水配制的0.3 %的复合驱油剂水溶液在40 ℃下的界面张力最低为0.059 5 mN/m,达到10-2mN/m 级别。而在50 ℃、60 ℃、70 ℃和80 ℃下均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其界面张力最低分别为0.027 2 mN/m、0.014 mN/m、0.038 9 mN/m、0.027 1 mN/m,均达到10-2mN/m 级别[5]。
2.3 乳化性能评价(见图3)
由图3 可知,60 ℃下随乳化时间的增加,复合驱油剂溶液与原油乳化后析水率随之增加,在相同时间下,溶液浓度为0.5 %的乳化效果最好。该温度下,0.4 %、0.5 %浓度的复配溶液乳化后均达到在2 h 内析水率不超过30 %的标准。
2.4 静态驱油效果评价(见图4)
由图4 可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在60 ℃可以将油驱出。并随着浓度的上升,该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静态驱油率先增大后减小,在0.3 %浓度时达到最大值8.5 %。
图4 不同浓度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60 ℃静态驱油效果
3 结论
(1)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较宽的活性剂浓度范围内表面张力数值比较稳定。
(2)界面张力实验中,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 数量级。
(3)乳化实验中,在60 ℃下,复合驱油剂在0.4 %、0.5 %浓度下乳化均达到2 h 内析水率不超过30 %的标准,这表明效果较好。
(4)静态驱油实验中,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在60 ℃可将油驱出并在浓度为0.3 %时,驱油率达到最大值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