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方法探究

2020-11-23洪鹏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大学生学校

文/洪鹏

从目前的大学生教育来看,学生的时间比较充裕,并不像高中那样紧张,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1]。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实习时间,不仅可以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21世纪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出彩,只要学生具有勇于探险的思维,就可以利用大学生创业资金参与创业活动,也可以积累知识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从这个方面来看,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知识和方法等极为重要。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牵扯到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较高的就业率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2]。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为国家各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影响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实施,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比较优越,从小就被家长和教师灌输了分数至上的理念,因此在学生的观念里,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导致其心理素质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调查研究发现,现如今大学生出现负面事件的现象频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学生就会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严重者会出现自杀行为。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没有赚钱的能力,在毕业后也对就业感到迷茫,这很容易让学生对自身丧失自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让学生提前熟悉各种工作前景以及自己所学专业可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这都可以让学生正视自己并且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大学时光过得很快,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四年时光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且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就业创业相关机构,配备专门负责就业创业的教师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是大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内,为了更好地管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许多学校都会专门安排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指导活动。担任年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一般是学生的任课教师,这样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就业创业方案。除了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还要为学生配置或者安排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教师,成立专门的就业创业部门。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招聘会上,大三或大四学生会将自己的简历投到相关的企业当中,有一些学生会获得企业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一些企业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这对大三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习。当然,学生的实习工作最好是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对口,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并及时改进与补充。在专门负责就业创业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大一或者大二期间可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可以考取一些证书,比如一些企业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六级和计算机等级。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考取就业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或者普通话证、会计证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今后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有些学生较优秀,在校期间就开始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业活动,在学校举办的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先进创业个人的优秀称号。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参加各类活动,考取相应的证书,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工作的渗透[3]。

(二)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基本教学当中,提高学生今后就业创业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只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体的方向,但不能决定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行业。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不要让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讲解一些当前的就业政策以及一些就业机会,让学生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有些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这门课程供学生学习。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学长学姐的就业创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前人的经验和经历,学生可以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可以借鉴前人发展的经验完成自身职业的规划。教师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有些学生致力于考公,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学习一些关于公务员考试的技巧;比如有一些学生致力于当老师,那么教师就要告诉学生要练好普通话,考取普通话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有一些学生喜欢考研,那么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深入钻研,不要让知识停留在表面,毕竟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考研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4]。教师在教授就业创业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要让学生对自身发展失去信心。大学生的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任务,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深入贫困地区完成支教活动,或者可以完成一项发明活动或是一项调查活动。总之,教师要创造一切可以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

(三)在就业创业指导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有些人的观念里,理科学生学习的知识比文科或者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实用,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较倾向让学生学习理科类的知识。事实上,无论是学习理科知识还是学习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教师都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要只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就业创业知识,甚至还要涉及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哲学的知识,这些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就业过程中,学生要进行面试和笔试,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试则是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谈话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新就业与创业的观念

在大学校园中,有些学生在比较放松的校园环境下容易产生放松、懈怠的情绪,为此,教育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规范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不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而且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时代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就业创业的信息也在不断地更迭,教师要及时更新学生的观念,既能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复杂又能让学生对自身树立自信心,这些都需要教师制定有序的良好的教学计划。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在沿海城市或者发达城市发展会比较有面子,导致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这种好高骛远的心态让学生找到工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就业心态以及对待不同工作的态度问题。

(五)基于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要根据时势进行一定的改革

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社会竞争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要根据专业设置进行一定的改革。学校可以与一些优质的企业建立工作关系,让学生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这样所学即所用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而且还减少了招聘环节,提高了招聘或者实习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所需。学校要秉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引进先进的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对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或者就业创业知识。

三、结语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充分利用大学时间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可以选择进行工作实习或者参加各类活动,这样学生才会对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知。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学校的发展也息息相关,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要合理分配校方资金,针对市场所需进行投入和改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校教师一定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就业创业中对自我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实现应有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