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

2020-11-23卢蓉杨倩蓉侯念妤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困难医学生育人

文/卢蓉 杨倩蓉 侯念妤

为解决就业困难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此后,各部委各省份立即出台稳岗就业硬招,促进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招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全力以赴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后疫情时代”影响下,创新就业模式和拓展创业路径,培养高质量人才将成为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医学院校备受关注的群体,为全面掌握医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的真实情况,力求在教育扶贫中精准发力,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于2020年4月,对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61份,有效问卷3061份,有效率100%;于2020年5月,通过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新媒介途径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开展线上访谈。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助力教育扶贫与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为目标,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特点和实际进行思考,力求为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打基础、图发展、谋长远。

一、因势利导,全员拓展就业创业新视野

受疫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企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减弱,应届毕业生缺少就职技巧和工作经验,与其他求职者相比获取就业机会更加困难的同时又面临同届毕业生的井喷式增长,就业竞争增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出了新方向,通过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就业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调查中57.04%的学生有过自主创业想法,9.64%的学生在校期间有过自主创业实践,43.35%的学生考虑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可见,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业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已然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成长的内在诉求。

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没有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没有社会资源和信息渠道,在就业不顺利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创业返贫的风险极大。调查“最符合您选择自主创业的途径”项显示,18.29%的学生选择网络创业(利用互联网便捷优势在网络平台进行创业),10.16%的学生选择加盟创业(缴费加入企业组织后采用成熟、固定经营模式经营),38.03%的学生选择兼职创业(在兼顾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创业),25.12%的学生选择团队创业(集合团队成员个体优势共同创业),1.99%的学生选择大赛创业(在创业设计竞赛中展示项目获得资金和平台),2.81%的学生选择概念创业(凭借各种创意想法获得各种资源创业),3.59%的学生选择内部创业(承担单位内部某些创业业务或项目)。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思考的创业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医学院校应以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一问题,有效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对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业创业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成功模板”,而是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行业最前沿的发展新动态,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培养个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个人就业创业能力[2]。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初步创业的起始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医学院校可注入“微创业”新概念,精准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医学生聚集创始能量,以微项目和小资产作为起点,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此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如“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与应征入伍等。值得指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大学生服兵役是社会发展和军队、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应把国家的优惠政策完整传递给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帮助学生和家长算好经济账、政治账和个人的成长账,精准动员政治素质过硬和身体素质合格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投身军营、献身国防、报效祖国。

二、因事而化,全力扩大就业创业朋友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三全育人”的要求,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医学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就业创业工作方面育人观念落后、育人主体局限和育人方式单一的问题,医学院需加大整合力度,推进协同育人作用,重视整合政府、社会、企业、教师、家长、学生资源,通过共同参与和携手努力来扶持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成长,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就业创业。

从医学院校层面来谈,需实时获取市场反馈信息,跟上发展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教育理念,消除人才培养偏差,拓宽就业创业服务范围,增强指导方式的针对性,保障就业创业工作与时俱进,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就业创业多样化需要。高校应立足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积极联系兄弟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管理部门、用人单位等,广泛发动校友,为医学生创造就业创业机会。

从教师层面来谈,需改变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小组的陈旧观念,动员全体教师加入就业创业支持队伍,关注就业动态,引导医学生,尤其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创业期待值,树立恰当的求职目标,并对有创业意向、就业需求的医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政策解读等服务。

从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层面来谈,商机、资源和团队是创业的三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亮好的团队会形成强大的塑造力。在“您已有可靠的创业团队”调查项显示,0.52%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2.81%的学生选择“基本同意”,28.1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24.08%的学生选择“基本不同意”,44.4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创业大多是单打独斗的状态,没能形成高质量创业团队。因此,应设置就业创业目标,帮助志同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创造交互了解的机会,构建意愿相同、彼此熟悉、互相信任的就业创业互助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真诚沟通,协商建设,发挥每个医学生的自身优势,达到互补、协同、共振的效果,提升团队能量实现更大突破。

三、因时而进,全面克服就业创业心理障碍

本次调查中,89.35%的学生来自农村,5.78%的学生来自乡镇,4.87%的学生来自城市。在调查“最符合您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项显示,52.7%的学生选择“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可见绝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都希望通过教育获得回报,期待通过合适的工作岗位、薪资水平、发展机遇平衡困难家庭付出的教育支出;20.61%的学生选择“工作难找,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在就业选择上,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希望去更大更好的医院工作,宁愿待业也不想草率就业,也有些学生眼高手低,既没能力进入理想医院工作,也不愿去基层锻炼,更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调查“您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能承受创业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失败”项显示,5.29%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30.06%的学生选择“基本同意”,42.7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13.33%的学生选择“基本不同意”,8.56%的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在后期深入访谈中,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表示,就业不乐观,创业又艰难,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对未知的恐惧。

就业行动和创业行为不能凭想象或靠嘴说,一定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要坚毅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努力下去的积极品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弱、畏难情绪重等现实问题,应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坚毅教育,入学伊始就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重视直面挫折失败,经历挫折和失败后也要关注在挫折和失败中收获的锤炼和提升。

四、因势而新,全程打造就业创业赋能平台

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比一个就业者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然而,创业并不是头脑发热毫无准备就能付诸的行动,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您已具备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仅有0.46%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4.84%的学生选择“基本同意”,37.63%的学生选择“不确定”,31.43%的学生选择“基本不同意”,25.65%的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可见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创业能力不足,且缺乏创业信心。

学校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提供者与条件创设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就业创业帮扶实效:一是完善职业发展分类教育,如开展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职业发展类指导,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根据自身现实情况对就业创业的阶段目标和实现手段做出具体而合理的规划和确定,并帮助学生根据情况变化进行有效动态调整;二是构建创业模块选修课,全面涵盖创业构想、融资、运营、管理等方面,涉及法律知识、商业计划、投资理财等问题,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商业思维和素养,全面提升创业意识和能力;三是构建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创业实操训练、创业项目咨询、创业大赛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以实战的心态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完善创业计划,为成功创业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四是强化求职面试实战指导,开展侧重于个人形象、求职礼仪、心理调适、沟通技巧的技术类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转变。

猜你喜欢

困难医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有困难,找警察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