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驾驶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福建省寿宁县为例

2020-11-23刘正武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4期
关键词:寿宁县山路行车

文/刘正武

职业驾驶员是指驾驶汽车,从事客、货运输的人员。作为安全领域的掌舵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车打交道,手中的方向盘牵动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职业驾驶员必须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胸有成竹,才能担负起职业使命。在不同地形、不同时间及不同状态下驾驶汽车,需要着重注意的事情各有不同,下文以福建省寿宁县为例,浅谈当地职业驾驶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一、山路行车的常见问题

福建省寿宁县地处闽东大山深处、鹫峰山脉北端、洞宫山脉东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路崎岖,是个山区县。在此地形条件下,山路行车安全问题是当地职业驾驶员必须加以重视的现实问题。山路行车因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对职业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路况不明、车技生疏的职业驾驶员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拐弯越线,车速过快

蜿蜒的山路、狭窄的车道,在拐弯处因视线受阻最易发生险情。尤其是长时间对向无车辆行驶时,职业驾驶员更易掉以轻心,甚至不按道行驶,越过中线。为保证性和安全,应遵循“外—内—外”的转弯路线,进入弯道前先靠外线行驶,汽车前部到了选定界线边缘时,迅速向内转动方向盘,待车头行到新方向后立即回正方向直行。同时,行驶至弯道处车速不宜过快,尤其是下坡时重心前移加之入弯前踩制动,“头重脚轻”的感觉更加明显,易导致转向沉重和不足而出现滑出路面的交通事故。职业驾驶员切不可轻视山路弯道行车,以保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二)目光短浅,轻易超车

山路行车中,曲折的弯道往往距离较近,职业驾驶员必须远近兼顾,把握好转向的时机,不可只注意眼前的弯道而忽视下一个弯道或在两车交汇时手忙脚乱,造成刮擦甚至相撞。弯道附近盲区较多,切不可弯道超车,应在一定距离内对向无来车且路面宽敞时,与前车拉开一定车距后方可超越。应对复杂的地形,必须时刻洞察路况、车况,及时果断地改变策略,以保证安全。

(三)处理车辆故障方式不当

山区车道有限,当车辆遇到故障,必须靠边停车检查乃至等待拖车救援时,选择停车的路段也有所讲究,如果选择不当,易发生安全事故。职业驾驶员首先要打开双闪灯,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开至直道的路边,且尽可能靠边,不应阻碍其他车辆通行。在确认无车辆驶过的情况下,下车在车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找个安全的地方拨打救援电话。应避免车辆在坡道或弯道抛锚,最好给对向车辆一些提示标志,避免对向车辆因无法及时发现故障车辆造成事故。

二、职业驾驶员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作为职业驾驶员,必须较私家车驾驶员更熟悉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种种状况,且具备更加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应急能力。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驾驶员未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缺乏对交通安全与生命财产安全的敬畏意识,疏于提升自身技能,无法为乘客提供值得信赖的安全保障。特别是在寿宁县这样的山区县,行车途中可能会遇到非机动车、行人乃至山禽走兽,行车安全问题更值得探讨。

当地的职业驾驶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及时改进,避免安全事故。

(一)疲劳驾驶

职业驾驶员的工作就是驾驶车辆,往往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期间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整来调节精力,易因疲劳驾驶而陷入险情。尤其是山区坡道、弯路、山路行驶时,突然窜出的车辆、行人及动物在视线盲区,更易因精神状态不佳而难以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疲劳驾驶的现象管控不严,执法人员往往难以界定,更需要职业驾驶员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创造休息机会,自我调节。有时虽不是连续驾驶,但因中途停留时间过短,也难以获得较好的调节效果。而疲劳驾驶的严重后果,更需要相关部门宣传普及,并加以引导,甚至创造条件让职业驾驶员体会不同状态的驾驶体验,从而对安全驾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二)缺乏复杂路况与突发状况的应急经验

在山区县行驶,较普通的公路更考验职业驾驶员的驾驶经验,而职业驾驶员的驾驶经验与驾龄又有很大的关系,年轻的职业驾驶员可能因自身驾驶技术不够成熟,在遇到复杂路况与突发状况时不能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并做出最为妥当的处理,极易因一点偏差而造成车辆受损,甚至导致人员伤亡。驾龄稍长的职业驾驶员在处理能力上虽较年轻的职业驾驶员更胜一筹,但仍需时刻保持警惕。尤其遇上施工路段,如果缺乏预判,也容易发生事故,无论驾龄长短,安全面前无小事。

(三)未将提高驾驶技术与综合素质视为常态

当下,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职业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必须跟上发展的需求,而职业驾驶员鲜有不断学习进步的意识,无论是自身驾驶技术还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都止步不前。技术与素质若不能适应发展,必将“不进则退”,职业驾驶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更应牢牢将提高驾驶技术与综合素质作为职业发展的核心,加强学习与交流,不断成长为新时代全能型职业驾驶员,成为国家栋梁。学习与提升往往需要一定的氛围与条件,而眼下如何将提高职业驾驶员驾驶技术与综合素质作为常态仍需要探讨。

三、提升职业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与综合素质

(一)提升职业驾驶员驾驶技术

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麻痹大意导致的,学习驾驶技术时与“科目一”有关的理论知识、最新的交通规则乃至互联网上的“车祸视频集锦”等都值得职业驾驶员在从业以后反复揣摩,并结合自身实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职业驾驶员必须及时了解自身的短板,并熟知当地常见的交通事故起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驾驶技术水平。同时,永远保持“新手”心态特别重要,只有放低心态、虚心求教,才能更快地发现新问题、更好地接受新学问。此外,职业驾驶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并参加理论知识考试与驾驶技术考核,在学习与备考中提升驾驶技术水平,以更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与更规范的驾驶技术从事驾驶工作。驾驶技术有许多细节可以“打磨”,驾驶的习惯因人而异,而探索更加安全的驾驶习惯与更成熟的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则可以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职业驾驶员是交通安全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驾驶技术的学问需要不断钻研,技术提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涉及类似寿宁县这样的山区县,山路行车对驾驶员的考验更大,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多,职业驾驶员应有针对性地在山路行车技术上进行加强,规避常见风险,加强技术交流,可通过“老带新”的模式,让新手驾驶员快速成长。

(二)提升职业驾驶员综合素质

1.职业素质

职业驾驶员一定要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其职业道德从属于社会道德,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及乐业精神,树立劳动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职业驾驶员应端正职业态度、担起职业责任,用职业良心与职业荣誉感履行日常工作,用心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职业驾驶员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职业道德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树立行车安全思想,是提高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此外,对所驾驶的车辆的熟悉程度也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职业驾驶员应了解车辆的损耗情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及时为上级汇报真实的车辆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工作的开展。职业素质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对职业驾驶员而言,最基本的就是安岗敬业、保证安全及遵守驾驶员行为规范。在此前提下,才进一步上升到集体荣誉感与乐业精神的高度,在共享、互助中体现职业修养。

2.身体素质

职业驾驶员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不断报道出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突发疾病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往往导致了不好的结果。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公众的安全,职业驾驶员应清楚自身的基础疾病,及时治疗,在身体状态有保证的情况下从事驾驶工作,这是为自己也是为集体负责。当长时间行车达到疲劳驾驶,患病驾驶员可能出现血压、心脏功能方面的失常,甚至昏厥。如果听力或者其他方面存在障碍,可能无法及时将突发状况传至中枢神经,做出合理的反应,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行车状态与行车安全。职业驾驶员应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将亚健康的身体状况进行改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身体素质满足职业要求,安心、舒心地工作,平平安安地回家。

3.心理素质

职业驾驶员从事的是“高压”职业,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强大,才能在行车过程中沉着冷静、反应敏捷,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职业驾驶员应具备心理调节的能力,不受情绪、车内环境变化及车外不相干的事物的干扰,当发现自身情绪波动,尤其是因连续弯路引起的厌烦心理时,能自我疏导,缓解焦躁。当遇到交通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平复心情,不为恐慌心理支配,客观理智地处理后续事宜。职业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有许多,如参加心理讲座、观看心理学书籍,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进一步提升心理素质。

四、结语

职业驾驶员从事着与安全直接相关的工作,他们的职业习惯、驾驶技术、安全意识、综合素质等都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当下,许多职业驾驶员还未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觉悟,这些都阻碍了其技能与素质的提升。文章结合寿宁县实际,分析了山路行车的注意事项,指出职业驾驶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职业驾驶员应提升驾驶技术与综合素质,旨在为职业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与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寿宁县山路行车
山路弯弯
闽东北地区造林密度与柳杉生长的关联分析
山路弯弯
闽东与闽北交界地带的边界方言
甘薯产业在宁德市寿宁县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夜间行车技巧
农村小额信贷影响因素分析
山路乾坤
从技术上如何保障隧道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