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020-11-23王威威
文/王威威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一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事实上来看,虽然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因素可分为多个方面,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从广义上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久、高效且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来看,心理健康则属于人格的完善协调,能够对社会进行良好的适应。对于大学生来说,受到环境变化、阶段变化以及人际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同时在家长期望、学校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其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包分配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早已被大学生与就业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取代,就业机制呈现出了显著的市场化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就业机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二)现代化的就业手段
当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学生的自主择业越来越便捷,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以此为基础,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除了可以进入人才市场直接洽谈,还可以使用招聘网站、招聘软件等多种现代化的择业手段,同时高校方面或是人才市场也可以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建立起大学生择业基地,对就业信息库进行设置,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三)多元化的就业观念
随着当代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就业观念均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促使大学生的择业观不断趋于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已并非专注国有企业单位或是事业单位,更多的大学生乐于选择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是进行自主创业,其更加注重的是就业的质量,或是自身兴趣的发展、价值的实现以及个性的体现[1]。
(四)科学化的就业方式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才市场的发展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在当代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下,大学生及用人单位双方在进行选择时,能够更加地科学化和理性化。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不仅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十分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情操[2]。在招聘形式方面,也早已转变了传统上仅凭成绩单以及谈话进行招聘的方式,而是采用严格的资格审查、能力测试、实习、试用等模式,实现了对大学生的充分考察,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对用人单位进行考察和选择的时间、空间。
(五)经济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经济目标的充分显现和人力资源价值的经济化,是当代资源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其主要谋求的是收入和发展,用人单位则需要相应的人才,双方可以进行讨价还价,并且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其收入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另外,学科特色、专业以及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均能够对比大学生的实际收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待业属于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需要经过市场配置,并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所以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需要进行双向选择,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本人不愿与用人单位签约,由此导致暂时待业;另一则是大学生个人条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符,或是用人单位情况不符合大学生期望,从而导致待业。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待业只是暂时的情况。
三、就业形势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自我意识明显分化
有部分学生不能从心理上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不能够准确定位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不能够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所以在进行择业的过程中,既想要积极争取理想的工作,又缺乏相应的勇气,或是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患得患失,既想要对自身的能力、才智进行充分发挥,以实现人生理想,又过于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性方面,既想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充分发挥,又倾向于选择与自身专业不完全相符的职业。
(二)不能够对现实环境进行积极适应
因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就业机制均与传统的“统招统分”就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以要求大学生能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进行积极了解,有效掌握择业技巧,并对就业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择业仍然处于盲目、消极的状态,不能够与当前的实际就业环境进行有效适应。
(三)自我调节能力弱
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在其就业过程中,若遇到挫折,则可能出现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情况,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并将择业过程中的难易与成败均归因于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就业之后,对于行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经常出现沮丧、自卑的情绪,且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也就导致自身极易持续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
(四)人际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进行择业的过程中,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对自身的失败以及他人的成功进行正确认识,并从中产生猜疑、妒忌的心态,甚至为了实现自身的就业目标,而出现不理智的想法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导致大学生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受到侵蚀。
四、当前就业背景下的对策建议
根据事实可以了解到,心理健康状态能够对一个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若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不良的情况之中,其自身发展将必然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就业形势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得到良好处理,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从政府的方面来看,有必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强化相关的指导工作以及宏观调控工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明确,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支持和鼓励作用,同时对规范统一的就业市场进行建立,有效改进和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机制,以促使大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3]。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设置相应的法律保障,由政府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便利,例如拓宽就业空间、完善用人机制等,以促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能够得到缓解。另外,应对全社会的心理咨询机制以及干预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建立和健全,以保障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不良的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二)对就业观念进行调整
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有必要认清当前所处的形势,同时对自我进行充分的认识,并能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择业过程中,勿盲目坚持与专业进行配对或是盲目对兴趣进行追求,可以采用“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逐渐减轻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并在此过程中促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提升。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强化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风作为其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其也能够起到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所以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起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氛围,以促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改善学生的心态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当代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应对自身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等技能水平,同时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事业心等,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学校方面也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例如组织讲座、报告以及开展技能培训活动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
(五)注重就业指导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帮助其对个人生涯发展规划进行制定,并明确不同阶段的每一个目标,指导学生根据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实现职业理想。
五、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充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尽可能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