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11-23张海花
文/张海花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以思想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单单依靠理论性教育知识很难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社会发展形势脱节,很难跟上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理论知识的长期灌输致使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著。在以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若想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必须用实践进一步加深思政教育的实际效能,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劳动教育理念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教授之外,还有使其与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有效提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能力的提高。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探究
现阶段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有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劳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劳动意义,是建立在院校学生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基础之上,劳动教育更加重视人文精神层面上的生产教育活动。技工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以当前学期阶段学习专业的学习目标为主要依据,对学生教授一些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与具体的实际操作相融合,使技工院校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能够将学习到的劳动理论知识更科学的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1]。新时代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劳动教育,在整个教学工作环节中占有突出地位,劳动教育活动的稳定开展能够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对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除了使学生在物质方面得到一定的收获外,还可以使学生在思想认知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得到相应的提升,其中包含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实验课程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还有部分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社会公益性活动。
(二)新时期背景下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学生参与到与现实社会规范相符合的学习实践活动。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从劳动教育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层面来讲,二者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现阶段劳动教育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育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探讨频率进一步加大以至于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具体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安排与实际的教学实践相脱离
在现阶段的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教学材料的知识内容不够新颖,依然采用陈旧的理论知识,此种传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相脱离,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此种陈旧教学知识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健康开展;与此同时,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部门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劳动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层面,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推动作用。我国部分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匮乏,在相应的课程安排设计中不够科学合理,有些技工院校没有安排劳动教学课程或者安排的课程较少,有些院校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被其他学科老师占据,学生无法接收相应的劳动教育知识[2]。
从另一方面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持续深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全新的与实际操作相关的教学知识内容,然而,在具体的实际劳动教育实践中,授课老师往往让学生对简单的劳动任务进行操作练习,易于达成的劳动任务很难使技工院校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意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的的达成。与此同时,由于技工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教学环节过于简单化、单一化,其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知识陈旧古板等,致使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学习兴趣不足,无法形成浓厚的劳动教育学习氛围。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障碍点分析
第一,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核心位置,许多技工院校对劳动教育没有产生准确的客观认识,没有将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现阶段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凭借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仅仅依靠屈指可数的课时学习,无法科学有效的完成授课目标;第二,相关教育部门或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技工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提升,院校对实际操作活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然而相关教育经费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教学的科学实施,成为阻碍劳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三,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进行的劳动教育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无法做到紧密的联系,现阶段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无法跟上教学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技工院校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为确保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学工作者要在院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及具体的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展开。通过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有效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体系,从院校领导对其课程安排设置以及劳动教育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方面入手,与当前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按照国家提倡的人才培育计划进行层次化分割,通过对授课教师的培训,使其掌握多种劳动教育授课方式,不断创新学堂教学新模式。授课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推动作用。
(二)结合实际,寻求多形式劳动教育教学路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以及情景式的教学方法等,授课教师要提升课程形式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对劳动教育课题展开研究讨论、课题演讲、课题辩论等,进而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例如,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前,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并且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对其进行二次编辑,将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知识点内容添加到视频中,授课教师要设计几个与课程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课程开始前,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将课前设计的教学问题安排给每个学习小组,让其通过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寻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解决此种问题的措施进行总结。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其带着寻找问题答案的学习欲望投入到学习中。视频观看完毕后让小组内进行问题讨论,授课教师选择每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授课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并且对其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学习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能够加快学生对劳动教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与技工院校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授课教师以及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加大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加强劳动教学学习平台建设,加大技工院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师队伍的招聘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使劳动教育向着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是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用科学客观的思想对劳动教育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技工院校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坚持以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发展情况为出发点,同时与现阶段的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对新阶段的思政教育做进一步理解,进而制定更多、更有益的劳动教育方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