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中职Flash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3吴惠容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8期
关键词:飞舞蝴蝶动画

文/吴惠容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国家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出台了免学费、享受助学金等一系列政策,依旧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究其原因,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是主观因素。如今已步入网络信息时代,Flash软件的应用从最初的网络走向影视、教育、游戏等各个领域。面临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状,传统的教学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笔者根据当前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及Flash操作性强的学科特点,采用以“任务驱动、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念与特点

所谓任务驱动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巧妙地设计隐含于任务中,以任务作为驱动,导入一个实例,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展开学习,积极探讨、相互协作,完成既定任务。其特点是以“任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传授知识方式,创造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每完成一个任务,每掌握一个新知识,他们都会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形成一个集学习、思考、探索、实践、运用和解决问题于一体的学习体系,促进学生保持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笔者阐述的“任务驱动法”应用是以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引导层动画制作”项目的第2个任务“制作飞舞的蝴蝶”为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将上节课学生运用“补间动画”制作的五彩缤纷动画作品“万花筒”进行展示,随即学生急切在屏幕上寻找自己的作品,在他们期待的同时抛出一个问题 “万花筒” 是怎么制作的?其回答是在时间轴上开始播放关键帧处绘制一种形状,在动画结束关键帧处绘制另一种形状,通过属性面板设置“形状补间”即可形成。此时,笔者提醒学生此动画是按系统既定运动方式形成的,想不想尝试所制作的动画可以按自己设定的引导路线进行运动?如“蝴蝶飞舞”,可以通过自己设定路线使蝴蝶从山间小林飞到田间花丛中。随即打开利用“引导层”制作的“蝴蝶在潺潺溪水的林间小道中飞舞”和“震撼视觉的浩瀚星空”Flash动画,在学生们被屏幕上动感十足、视觉震撼画面所吸引,激起了动手操作的强烈欲望,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再告诉他们制作这些动感画面不难,只要通过引导层即可设置动画随着自己设定的路线轨迹进行运动,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激起他们急于学习、动手操作的冲劲,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在被动的满堂灌输中进行的,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二)确定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的精心设计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布置任务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状况,任务要难易适中,太难会打消学习积极性,太容易会阻碍思考能力发展;任务要贴近生活、吸引学生,要将新知识点巧设于其中。

“飞舞的蝴蝶”是一个引导层动画实例,它是通过添加引导层实现蝴蝶按引导线路飞舞的效果。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重点掌握调整到路径的方法,使蝴蝶运动方向与引导线方向保持一致。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自行对制作引导层动画相关知识和任务的描述进行解读,引导他们结合“补间动画制作”方法,边解读边思考,以小组展开讨论(分为5个组,每组6人),各小组长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组内讨论结果,提炼出制作“飞舞的蝴蝶”思路(操作步骤),再集中由各小组思路,形成一个最佳的任务实施方案。

(三)自主学习,协作完成任务

在确定本任务实施方案即操作步骤:“创建影片文档、创建背景层、绘制蝴蝶、制作“蝴蝶飞舞”元件、制作蝴蝶飞舞效果”后,各小组展开任务的实施。为了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协作能力,在任务实施前制定一个激励办法,在5个小组中评出1个优秀作品、1个最具创新作品;在每个小组中评出1名最佳组员,给予个人期末总评加分,小组获奖的予以个人双倍加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活跃了课堂氛围。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会分析问题所在,并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在巡回检查时,会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施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制作“蝴蝶飞舞”影片剪辑元件时,无法实现翅膀张开的动画效果,引导他们须通过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翅膀”压缩与倾斜后,方可实现翅膀张开的效果。同时不断观察他们任务完成进展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都陆续在互相交流、探讨他们制作出来的“飞舞的蝴蝶”未按他们预先设定的引导线轨迹方向进行飞舞。此时,笔者引导他们回看“绘制引导线的注意事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并找出原因,原来是被引导对象蝴蝶没有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导致的,须利用调整到路径的方法,确保蝴蝶运动的方向与引导线的方向保持一致。通过指点,学生重新设置,蝴蝶可按既定的引导方向飞舞了,重难点得以突破,困扰操作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组织相互交流,对完成作品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合作探讨完成作品,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加强了沟通交流,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四)评价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各小组完成的作品先在组内进行评价和小结,评出1名最佳组员,完成的作品由各组长来展示和讲解,结合作品说出优缺点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待5组作品展示完毕,让各组间进行互评,评出1个最佳作品和1个最具创新作品,并让获奖的组员们讲述动画制作过程,分享好的经验。

学生作品展示后,笔者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充分肯定,肯定他们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兴致高昂、学习冲劲足,在遇到问题能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在遇到困难时没有选择躲避,而是迎难而上;加强了自身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创建作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对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趁着学生学习热度不减,引出下次课的学习任务——遮罩动画制作。

一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就会获得喜悦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完成任务中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为能更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笔者对他们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在临近期末时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作品,作品主题自定,可以是MTV、游戏或电子贺卡制作。新的学习任务又激起了他们新一轮的学习兴致,不仅让学生掌握了flash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技能,同时又鼓励了他们个性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

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及Flash学科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式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寓新知识点于任务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自身潜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也提升了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协力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但由于课堂“活”了,会存在教学进度不易把握、课堂不好管理、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等现象,如果不好好处理,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原理,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方可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飞舞蝴蝶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飞舞的蝴蝶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飞舞的纸片
海上飞舞
捉蝴蝶
我是动画迷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