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策略探讨

2020-11-23纪冰心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辅导员

文/纪冰心

国务院于2015年7月27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的目标,招生面向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1]。2020年,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在逐步更新,职业教育从单纯的教学、管理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但同时,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流失现象在逐渐加剧。这就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无论是在方法、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要及时更新观念,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擅长使用技术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科学的知识结构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既要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知识,又要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满足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素质。对社会有正确认识,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敬业精神,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可以适应工作岗位,积极参与岗位需求的各类工作,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我国民办高校虽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常面对巨大的外部压力,与公办高校相比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的印象就是以营利为目的,对人才培养能力持怀疑态度,绝大多数仍然不是求学者的最优选择。而面对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民办高校可依托国家政策、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样可以扭转大众的看法,减少学生流失情况。

二、民办高校学生流失现象分析

文章所指的学生流失是指学生从大一开学已经进校报到至大三毕业离校三年之间由于种种原因放弃学业、离开学校的学生,包括办理过退学、休学手续以及没办理任何手续的,这些所谓流失的学生,都是由辅导员和学生本人确认过放弃读书的学生。另外这几年,由于部队扩大对大学生的征兵规模,参军的学生都办理了保留学籍手续,暂且不算是流失学生。以笔者所在的二级学院2017级学生进行分析。2017级学生2017年9月大一进校时368人,到2020年6月底毕业离校时还有337人,包括11个参军学生。实际退学的有31人,退学率达8.4%。从三年时间来看,大一期间退学19人,占退学总人数的61.3%;大二期间退学9人,占退学总人数的29%;大三期间退学3人,占退学总人数的9.7%。学生退学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三、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少部分来自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职校。高考较低的专科分数线以及注册入学的招生方式,保障了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中职校学生通过“2+3”模式或“3+3”模式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很低。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高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基本较差。这些学生在中学或中职校时期,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打好基础,进入高职以后,学习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事情,缺乏吃苦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较差的成绩与落后的学业使他们心灰意冷,厌恶学习,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最后选择退学。

2.学习无目标,懒散混日子

有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读书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自己并不愿意读书。由于自制力较差,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没有学习的目标,不求进取。整天在宿舍打游戏、上网、睡懒觉,这样懒散混日子,一两个学期下来,因旷课太多、多门科目没成绩或不及格,学生最终选择退学或被学校清退。

3.人际关系差,矛盾冲突多

有些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溺爱,长期以来养成霸道的性格。这类学生比较自我、唯我独尊,在宿舍在班级与其他学生处不好关系,经常因琐事发生冲突矛盾,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又不服从辅导员老师的处理。这类学生因对身边的人不满,抵触情绪严重,不能融入集体,有些学生带着强烈的抱怨情绪选择了退学。

(二)家庭原因

1.经济困难家庭

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学生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偏远地区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微薄。有的家庭父母身体残疾,或患有疾病需要治疗,家庭负担沉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对困难大学生帮扶的“贷、奖、补、助”等政策,高校也有相关的资助政策,能解决学生上学期间的费用开支,但解决不了学生家庭的困难。因此,这类家庭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就萌生了退学就业、挣钱养家的想法。

2.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

来自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的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类学生多是缺少父母关爱关心,监管缺失,导致性格叛逆、心理自卑、自我封闭等。这类学生在学校也是格外需要关照的群体。

(三)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

学校开设的专业与课程老旧,脱离社会现实,不贴近市场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专业选择的需要。老师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听课。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深入学生中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欠缺,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没有采取积极帮扶措施,使得辅导员没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缺少关注、关心、关爱。

2.学校软硬件设施

学生很看重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配套设施。如宿舍是否舒适有空调、食堂是否干净、饭菜是否可口、运动场等健身场所设施是否完备、校园的购物是否方便、学校的机房电脑是否先进等。招生老师在招生宣传时,会介绍这些情况或带学生现场参观。

(四)社会原因

高职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低,“差生上高职”是社会上普遍认可的现象,高职的大专文凭不被用人单位看好。有了大专文凭也不一定找到好的工作,没大专文凭也能参加工作。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的状况,加大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比重。

四、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

(一)强化辅导员责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2]。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通常,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都强的辅导员班级管理得好,班集体凝聚力强,受学生欢迎度高,学生流失得较少。

(二)与家长积极沟通,家校形成合力

学校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尤其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带来困扰的家庭因素深入了解,以便采取帮扶措施。同时,也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校有不良的表现,比如学生经常旷课、违纪受处分、不缴学费、与宿舍及班级同学经常闹矛盾、人际关系很差、学习成绩很差、有心理问题、有不良的行为习惯等等。家长及时掌握了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才能及时对孩子有针对性开展批评教育、说理劝导、帮扶挽救等。退学的学生很多是问题学生,所以这类问题学生非常需要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及时做好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

(三)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及课程要符合市场需求,贴近工作实际,及时停招被社会淘汰的专业,增设社会需求量大、受欢迎程度高的专业。课堂上尽量减少枯燥的理论灌输,学生的学习不限于课堂,可开设工作室、项目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实习实训场地,强化动手实际操作。职业教育的教学要因时而变、因人施教,形式多样,让学生学会有用的技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四)因人施策,及早开展结对帮扶

每一位退学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原因,因此要对问题学生提前做好对策,有老师或学生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要精准资助,除了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可设立自强奖学金、贫困生基金等,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多种途径,不让他们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积极做思想工作,安排心理健康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心理疏导,保护学生隐私,持续跟进及时沟通。对学习成绩很差、课程学不会的同学,专业课老师课余单独进行辅导,因人施教,也可降低学习难度,变换学习方式,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增强信心。

五、结语

学生流失现象是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还会持续发生,需要政府、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民办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应对措施,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民办应用型辅导员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