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医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0-11-23王晓彤
文/王晓彤
由于我国高职医学专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高职医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医学事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1]。为此,在新时期要培养有技术、有水平、有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得高职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上升,对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显著提高,这些问题都使得高职医学生就业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一、高职医学生就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职医学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从高职医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分析,很多高职医学生就业率始终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但从深入的角度来分析,很多高职医学生就业水平并不高。一方面,我国医药卫生系统作为事业单位受到编制以及用人自主权影响,很多医药单位对高职医学生的录用主要以合同制为主,导致很多高职医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高职医学生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甚至转到其他行业,使高职医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2]。
(二)高职医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差距太大
目前大多数高职医学生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在毕业之后都想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上班,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对民营医院以及私人医院并不感兴趣,因为大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好、公立医院的经济回报率比较高,所以大型医疗机构的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而偏远地区高职医学生却大量流失[3]。医药行业不仅注重高职医学生的学历,更重视高职医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也对应届高职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医学生不愿意到一线,怕苦怕累
很多高职医学生在毕业就职后,由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很难持续下去,导致就业工作机会白白浪费,而且还在企业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还有部分高职医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在求职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而转为其他行业,没有做到及时的自我反省与经验总结,这也导致高职医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影响了高职医学生的就业水平。
二、高职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职医学生毕业人数多、竞争强度增大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普及与推广,高职医学院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每年高职医学生数量显著提高,从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也导致就业压力问题逐年上升[4]。政府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许多原有的医疗机构被撤销或合并,这也导致医疗卫生系统对人才需求量显著减少。很多医院往往更注重内部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不再大规模接收高职医学生,这两方面因素相加使得高职医学生的就业压力连年提高。
(二)高职医学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我国目前高职医学生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专业供需矛盾非常不平衡。例如,需求旺盛的专业高职医学生人数偏少,像妇儿、呼吸和重症医学等众多专业和岗位需求得不到满足。学历层次需求也不平衡,医疗卫生单位普遍要求高学历人才,但实际上高职医学生的学历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区域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区域对高职医学生的需求少,但是质量要求高,很多高职医学生并不符合经济发达地区的实际需求,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职医学生需求量大,而且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低,但很多高职医学生却并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工作。
(三)高职医学生期望与现实情况相脱节
当前,我国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依然有更多高职医学生将择业目标定位在经济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的大医院,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基层医院就医,导致高职医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存在严重的思想偏差。
(四)就业选择单一,观念陈旧
从目前来看,很多医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就业压力的存在,在实际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准备和竞争意识,在就业选择方面思想单一、观念陈旧、就业目标单一,使公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选择范围更加狭窄。还有一部分高职医学生往往会考虑其他行业,但是没有掌握其他行业的专业技能,就业观念过于落后,就业难度增加。
三、高职医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建议和对策
(一)做好高职医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工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仅高职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单一落后,诚信意识也严重不足,导致在就业选择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在新时期高职医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高职医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其树立诚信观念和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基于创业教育理念进行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当下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同一套教学模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上存在着差异,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发展特征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位置,设计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活动中,职业医学生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前景,在深化医学专业认知、培养医学专业情感、确立医学专业理想、培养医学专业声誉等方面都需要给予帮助。高职生医学知识成长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是认识生命深刻意义的过程。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下确保高等职业医学生能够实现生命的本质、价值和重要性,并持续培养热爱生命的伦理思考。注重医学人本主义精神的培养,努力完成医护人员的社会和人类责任,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在教改的过程中要以此为契机,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品牌,营造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阶段的重要性。通过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择业和创业中,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除了遵循以上原则之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外实践,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理解生命的真谛,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教学,以便消化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才能在学校树立起为基层服务、为乡村服务的理念,让学生毕业后能愿意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落后和偏远的地区去,以期实现学生下得去、基层医疗机构留得住人的良性循环。
(二)构建高职医学院校与就业单位相连动的机制
作为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学生三年级毕业实习时期与实习的医疗机构建立好合作关系,让实习医院重点培养和接收一部分优秀实习生到本单位实习就业;其次是要加强与新的用人单位之间的深入沟通与交流,并且与相关医疗企业、医疗单位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让毕业的高职生直接到其单位就业。通过用人单位到校宣传、用人单位定点培养以及三年级毕业实习单位接收消化等多种方式,为高职医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遇和就业渠道。这样在高职医学生毕业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从而有效提高高职医学生的就业机会。
高职高专学生都是三年学制,一、二年级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三年级到各级医疗机构实习,与大学五年制的本科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理论知识无法比拟。受到文化素质教育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高职医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缺乏足够的选择机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是不愿意吸收高职学生的,使大多数学生目光投向偏远落后地区和广大基础和农村。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积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力度,除了学习理论外,还应该加大职业技能实操培训,让学生多参加技能大赛,培养过硬本领,实现“1+X”效应,增加高职医学生群体市场竞争力,改善高职医学生外出就业现象,合理引导高职医学生迁移。政府应当加快基层和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既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城乡通,构建便捷的交通纽带,还要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让高职大学生愿意来、留得住。在新时期还要推进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一系列的配套福利制度,在就业、医疗、住房保障和教育等方面为高职医学生提供融入的制度环境。
(三)高职医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师队伍相对接
在高职医学生就业期间,除了与辅导员沟通交流之外,更需要与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提高高职医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加强高职医学生在专业领域个人素质和技能方面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还需要专业课教师深入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信息,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实用性。
四、结语
新时期高职医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非常严峻,这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为此要想加强对高职医学生的基层就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公平的竞争机制,加强对高职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促使高职医学生的心态和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有效改变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环境,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为高职医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