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型社团建设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对策研究
2020-11-23邢海晶万晟
文/邢海晶 万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从领导、组织到投入、实践各个环节都真正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形成以创新带动发展的新局面,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1]。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对象,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群体之间存在教育目标上的差异。因此,当今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究生以开放式思维进行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方法。所以,研究生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创新能力。
学术型社团为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生的协作实践创新提供重要平台。学术型社团不仅富集各学科理论资源,而且组织灵活,能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渠道。但随着学术型社团建设的展开,其内部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探索如何突破学术型社团建设瓶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术型社团建设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研究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由创新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创新实践实际成效衡量,学术型社团为研究生学以致用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条件。
学术型社团建设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整合了高校教育教学和实践育人资源,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高校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科为划分标准。而研究生学习阶段,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客观需要,这状况更为突出。从科技社会发展总体趋势来看,社会科技和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出现在交叉学科领域。所以,传统研究生按学科划分的专业化培养方式,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至关重要,但却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术型社团的介入为研究生教育打通学科界限,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学术型社团以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赋权研究生以理论争论和理论创新的机会。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传——受”的关系定位。尽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学者提出了改变师生主客关系为教学相长的主客关系的观点。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先天的定位惯性决定了实际教学中主体。在研究生教学中,在专业化要求与传统培养方式的影响,师生之间基于“传——受”的主、客体关系定位更为鲜明。而在这种固化的关系定位中,导师始终掌握主导权,学生遵循导师的教学节奏,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突破。而学术型社团则作为全新的外在变量,为改变师生之间基于“传——受”的主、客体关系定位,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学术型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成,其中各主体间均处于平等关系,这种组织方式赋权研究生之间进行充分理论讨论,甚至是争论,有助于不同学科间的理论交叉创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术型社团为研究生教学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方式,以研究生创新能力需求为根据,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教学资源投入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主要变量之一。师生之间基于“传——受” 的主、客体关系定位决定了教学资源投入是以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经验为依据,决定了高校教学资源难以实现高效的配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对培养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研究生教育而言,这一点则更为重要。目前,学术型社团组织形式开始打破传统师生之间关系定位,研究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则将为教学资源的投入和配置提供最精准的方向,从而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效能提升。
二、学术型社团建设的内部问题
学术型社团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高校必然高度重视学术型社团建设。但是,随着学术型社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弱化学术型社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瓶颈。
(一)学术型社团活动规划建设力度不够
学术型社团在开展学术活动过程中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因此,对学术型社团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术型社团活动的粗放式发展,学术型社团活动规划力度存在的不足逐渐显露。
一方面,学术型社团活动规划缺乏预见性。学术活动的开展只是形式,目的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但是,当前部分学术型社团将举办学术活动视为自身存在的根本价值,使学术型社团部分活动成为流于形式的大规模重复,直接导致了学术型社团发展,出现学术活动大满灌的现象,研究生深陷其中,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且创新能力提升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学术型社团活动规划缺乏系统性。学术性社团活动要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要求活动主题设计精巧,还要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对活动进行系统化统筹。其中,对庞大的活动资源进行梳理、社团互动的时间成本控制,活动效果评估以及活动跟踪改进等都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而能否对学术型社团活动各环节的品控,成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问题。但是,当前学术型社团活动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接续性不足,没有形成组织合力,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顺利提升。
(二)学术型社团政策落实难
2016年初,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为高校社团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各高校制订了支持学生社团建设的相应政策。但是,各高校之间的条件差异导致了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政策执行难。
学术型社团的目标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决定了学术型社团建设相比较于其他学生社团建设而言投入周期性长,成果难以预期。很多高校出于学生社团建设短期成本和收益衡量,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实践性学生社团建设中,导致很多学术型社团备受冷落,抑或成为其他社团的陪衬,学术型社团实际建设步履维艰,研究生创新能力浮于课堂。
(三)学术型社团内生动力匮乏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社团发展,前期需要外部资源的投入。然而,当外部资源投入超过一定限度又会导致学术型社团发展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失去发展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此种情况下,学术型社团内生动力匮乏成为其约束性条件,最终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往往偏离了初衷,社团自身的存在将成为首要目标,不仅未能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还将成为研究生理论实践的最大羁绊。
三、学术型社团建设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对策
破除学术型社团建设的内部困境,通过学术型社团建设,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需理清社团活动脉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培育社团内生动力。
(一)理清社团活动脉络,开辟学术型社团活动新境界
要提高学术型社团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对多样学术型社团进行系统分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突破找准方向。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突破的重点环节要有精准定位。从而保证学术型社团建设资源配置合理。其次,加强社团活动规划性、前瞻性、时效性。学术型社团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紧扣理论和技术创新前沿焦点问题,通过连环套式的特色学术型社团活动,将研究生引入到学术性兴趣导向理论和技术创新的道路中来,最大限度激发研究生创新兴趣,吸引其积极投入到学术型社团的创新活动中。最后,在学术型社团间建立创新联动机制。当前,学术创新的生长点往往在于学科交叉点。所以,学术型社团在强调其专业性同时,还要兼顾跨学科性。通过多学科间理论的碰撞与方法论的互鉴,开辟创新的新道路。
(二)加大学术型社团建设指导与考评力度,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新进展
学术型社团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但是,学术型社团自身也同样需要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术型社团活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型社团自身的管理创新密不可分。指导教师在学术型社团的创新性学术活动中,应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和自主。但是,指导教师在学术型社团管理中却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提升学术型社团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效能。所以,加大指导教师对学术型社团指导力度,将有助于学术型社团的良性快速发展。再者,鉴于学术型社团对创新活动设计中的高要求。高校需要继续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健全考核评审机制,督促学术型社团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三)培育社团内生动力,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新机制
学术型社团的内生动力困境要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突破。从学术型社团内部来看,培养内生动力最直接的方法是激发社团主体——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学术型社团主体激励制度。将研究生参与学术型社团创新活动纳入到学分修习与毕业考核体系中,并对研究生参与学术型社团活动的创新成果给予鉴定评估,激发研究生投入学术型社团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外部支持来看,“学校党委要领导教务部门、学校团委为社团指导老师统一发放聘书,支持和肯定指导教师的社团指导工作,促进社团指导教师的交流学习,调动指导教师重视社团、心系学生的积极性”[2]。同时,学术型社团面临的外部环境而言,要为学术型社团创造自由探索的环境条件,即“对于学术性社团进行一种枢纽式的管理模式,让学术性社团摆脱对于政府或上级管理机关的依附式状态”,高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对学术型社团的管理,不仅要注重政策支持,更要加强管理和发展权限下放,使各社团能够在实际建设中探明前进道路,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