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0-11-23於文博
文/於文博
我国高校学生群体就业难度大、自我定位脱离现实,其直接原因在于高校所提供就业指导未能发挥实际效果,可利用社会资源未能全面铺开用于就业指导工作,多数高校至今仍未与各级政府机构、学生家长达成互助共识,就业指导准备时间不足,难以短时间调动各界力量服务于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就业规划的工作人员对各行业具体经营信息认识不全面,造成就业指导严重偏离社会实际情况,阻碍毕业生群体充分就业。
一、高校重构就业指导体系和工作方法的必要性研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压力较大,虽然政府部门为学生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然而因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发展产生的就业岗位少,多数学生对市场经营策略缺少足够了解,自主创业计划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大学生难以完全融入行业工作环境等因素,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长期处于低迷状态[1]。
高校为提升社会知名度,让学生保持对所在院校的信任感,必须尽快改变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和运作模式,保证在指导活动中能够为大学生准确指明自身理想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适应能力,让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规划和职业理想符合现实情况[2]。
高等教育的主要社会职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优质人才,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应当是各行各业精英力量的后备。学生之所以难以获得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新型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就业指导活动未能以社会发展与国家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为导向,脱离了实际情况。
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体系最重要的服务职能之一,应重视训练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结合行业用人要求准确衡量自身水平,进而在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制定有实践意义的未来就业规划,不应好高骛远,仅仅追求经济层面上的个人利益,而是应当将自身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计划与家庭情况、社会需求、集体利益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以劳动奉献而非享乐收益为主要目的[3]。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偏差
(一)内容的实践价值不高,指导人员能力较差
大学生所接受的就业指导周期较短,内容有限,效果不高。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的对象仅限于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高年级学生群体,因时间限制,其基本内容并不包含至关重要的各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标准的介绍,而且也未投入精力分析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与职场适应能力,指导活动仅限于程式化的一般内容,如普遍的应聘礼仪规范、政府颁行的各项大学生就业优待政策、前一届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数据等。指导人员的素质普遍也不高,专业性不强,其指导内容不具备针对性,无法为毕业生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服务。工作人员队伍来源不一,多为班级辅导员或兼职教师,缺乏协同工作能力和指导经验,难以回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缺乏关心。指导人员习惯于讲解毕业生群体共有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学生或家长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得不到回应,重复性较高[4]。
(二)方法陈旧失效,无法准确评估学生能力
就业指导人员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不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真实愿望和情感诉求,个别指导人员习惯于将学生就业指导当作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偏向于价值观引导,要求大学生服从校方安排进入指定企业工作,未能尊重学生个人权利,没有全面分析大学生自身就业意向与具体业务水平。还有一部分指导者不理解就业指导的具体要求,只会在指导活动中转述企业的人才招聘标准,未能确立一套独立于市场经济变化的行业能力要求,而由企业制定的人才标准变动性较大,无法应用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和毕业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规划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一次性的就业规划指导难以为学生的长期决策与行动提供指引。
而且国内高校的指导方式过于落后,指导工作中心理分析理论和职业适应性测验的使用次数较少,无法保证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5]。
(三)大学生不配合
现今大学生群体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不愿遵守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的正确指导,对价值观教育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且基本没有自我认知能力和反省意识,对招聘活动中的失误没有及时改正,未能意识到校园学习环境和职业工作环境的内在差异性,毫无忧患意识和警惕意识。很多大学生好逸恶劳,盲目追求金钱;通过各种投机取巧的活动企图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社会地位,不愿意修整自身形象,脚踏实地学习专业技能,以此强化就业能力。此类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没有明确规划,只是追随主观感受选择能够提供相对优厚待遇的事业单位或大企业,对自身的能力定位过高,受到挫折后无法及时调整心态,造成拖延就业、持久待业。
三、构建多维度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可行途径研究
(一)改进高校就业指导方法和思路,重组指导工作队伍
改变大学生群体求职就业困难的要点在于调整现有的就业指导体系,剔除落后于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低效率指导方法,改换指导思路与思想工作形式。指导人员不仅应当转述主流企业的共同用人标准和岗位具体要求,还应逐步探明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与学生协同改变此类不利条件。指导人员首先应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思想境界,全心全意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一心为学生个人利益考虑,不应掺杂其他动机。高校应保证就业指导不含任何立场偏向性,避免单方面垄断学生获取市场就业信息的渠道。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从介绍基本情况与就业数据转变为精准分析大学生作为个体的智力水平与兴趣习惯为主,在指导活动中引入数字化心理测试系统,在获取数据后聘请心理专家评估学生的人格发展状态与个性演变,并在下一阶段的指导工作中着手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就业规划计划。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和各专业授课教师进行合作,由不同科目的主讲教师轮流在课上调查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与生活、学习习惯,分析评估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知识的学力和理解力,指出学生的思维类型与思考盲点,为就业指导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学生各项基本能力的数据,提高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及与学生的关联性,再对社会上不同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进行汇总分析,为大学生选出最适合其就职发展的行业与具体职务,保证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强化家庭和社会组织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方面情况构建完整无死角的教育系统,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主客观因素服务于就业指导工作。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群体有着较大的影响效果,高校必须督促学生家长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负担一部分的指导责任。在学生进入大学的低年级时段,校方和指导工作者应和家长建立长期的信息交换关系。家长应时刻鼓励学生学习具备社会应用价值的技能和知识,全力提高竞争力,树立独立自主意识;家长应每时每刻教导大学生要从现实角度衡量自身,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需要,排解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指导工作者应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家长固有的择业观,清除其对某些行业发展情况脱离现实的认识,使之积极配合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教育学生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在学生求职失败、无法选择职业道路的特殊情况下,家长应着力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学生失去求职工作的意愿。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支持,来自社会各界的指导的主要载体为独立的就业咨询平台和数字化人才信息交换中心,这些特殊的咨询平台能够为待业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详细的行业信息,大量具备择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能够在平台上为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提供悉心的指导,个别行业的专家还可为学生群体指明各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与就业活动重点。经过认证的社会化就业指导体系能够为大学生群体和具备用人需求的企业构建交换真实信息的通道,所涉及的信息面要比校内就业指导更加广阔,社会就业指导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信息的实时性和详细性都高于其他渠道获得的企业信息。
四、结语
国内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应进行全面重构,建立多维度互动协作机制。具体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立足于社会信息服务、家庭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熏陶、学校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评估这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指向性和合理性,不断做出改进和修正,促进高校就业指导社会化、家庭化,解决学生就业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