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破解纪检“三不”难题

2020-11-23

办公室业务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三不执纪监督

纪检干部处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线,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纪检干部能力、素质和作风都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当前纪检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机构坚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纪律建设不断深入,纪检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监督执纪能力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纪检干部队伍在一些方面仍然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升,不敢监督。个别纪检干部认为,监督是得罪人的事情,容易招人记恨,对监督畏首畏尾,对问题得过且过。有的纪检干部认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监督走过场、装样子。有的纪检部门不主动向上级纪委汇报工作,总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纪检干部思想认识有待提升,缺乏担当精神,不敢较真碰硬。监督下级怕影响民主评议、干部考核的结果;同级监督怕被扣上不团结的帽子,以后工作难做;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影响日后升迁,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乏力。一名合格的纪检干部要时刻不忘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职责,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面对违规违纪行为,拉下脸来,严肃处理,真正认识到监督是组织赋予的责任,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因素,分清公与私的界限,不在监督执纪这件事情上计较个人得失。

(二)干部素质有待增强,不会监督。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建工作逐步加强,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但是个别医疗卫生机构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纪检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增强。党的十九大以来,监督范围逐步扩大,监督内容更加全面,监督权限更为丰富,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隐蔽的违规违纪手段,部分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对新形势下卫生健康领域易发多发的廉洁风险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纪检干部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一方面,由于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强,需要纪检干部在政策解读、审计审查、谈话函询、调查取证等多方面下功夫,提升专业素质,增加监督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创新性;另一方面,由于监督工作涉及的领域广,需要从各方面提升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好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才能够将规范化、制度化贯穿到监督执纪的每一个环节。

(三)制度体系有待健全,不善监督。纪检监察制度体系不健全是纪检工作困境的根本性因素,只有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使制度更加系统、更加配套,才能够让纪检工作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目前,纪检监察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一是监督缺乏合力,监督权限分散,监督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不够,没有形成较好的综合优势。二是监督不够聚焦,虽然从总体上来说,监督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也导致了监督重点不够突出,需要集中力量就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监督。三是监督动力不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职业激励措施,大部分监督行为主要依靠监督者的职责、个人觉悟和道德舆论的约束。四是监督执行不力,部分地区和部门重制度制定轻制度落实,监督中形式主义时有发生。同时,部分纪检监察部门办公设施不齐全,办案设备落后,也是影响纪检干部监督实效的原因之一。由于受到经济、环境、技术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很多医疗机构无法设置专门的谈话室,没有配备专业的监控设备和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纪检干部监督办案依然依靠一支笔、一张纸,给问题线索的获取和取证造成了阻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二、破解“三不”问题的途径

(一)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监督意识。医疗卫生机构应统一安排部署,利用多种场合、多种形式加强舆论引导,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之中,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考核、任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掘整合党风廉政的教育资源,把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纪检干部要不断深化学习,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担当。纪检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切实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职责。要把监督职责扛起来,不能因为怕得罪人、伤和气等原因就对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要用实际行动和担当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违纪行为和腐败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坚持严管厚爱,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要认真对照工作职责以及相关制度规定,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改,切实维护好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防止“灯下黑”。

(二)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效果。纪检干部要充分发挥监督这个首要职责,聚焦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开展监督,瞄准靶心、精准发力,使监督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紧盯与权、钱、人、物资、项目等相关的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完善风险防控,强化对行使权力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融入决策、执行、落实的每一个过程,体现在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日常监督是专项监督的基础,专项监督是日常监督的补充,要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从而使监督作用更为有效。一方面,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积极践行监督的“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推动党风行风建设;另一方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专项监督,特别是针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和涉及社保、医保、扶贫等侵害困难群众利益的问题要严肃查处。

(三)完善监督体制,发挥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机构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系列规定和实施细则,针对思想教育、干部管理、民主决策、重大事项报告、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制订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针对“权、钱、人、项目”等重点环节,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要强化制度意识,做好制度废改立,让制度切实科学,可行管用。只有持续完善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才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推动监督由虚向实转变,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健全正向监督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级纪检干部监督执纪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逐步改进办案设施、设备,为纪检工作人员配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建立办案监控设备齐全、办案环境安全的谈话室、办案点,加强监督执纪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培养监督能力,增强监督水平。纪检工作具有很强的业务性和政策性,可能涉及不同领域的方方面面。纪检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才能够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明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增强监督执纪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纪检队伍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切实增强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优化培训方式,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开展经常性培训。要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纪检干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金融等不同方面知识的培训,拓宽纪检干部的知识面,开阔纪检干部的眼界,调整知识结构,打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高素质纪检干部。纪检干部在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具备与工作强度、工作难度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来自被监督对象的压力、“吃力不讨好”的负面舆论等方面的影响。

(五)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合力。医疗卫生机构要逐步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医务、护理、审计、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集中开展综合性检查、调研工作,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合力。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各自的职能作用,才能攥指成拳,同向发力,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着力发现问题线索,建立健全综合协作监督长效工作机制。要推动纪检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融合。一方面,由各级纪检部门统筹监督力量,精准监督执纪;另一方面,推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纪检干部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让群众的举报更加便捷,监督更加有力;要加强舆论监督,曝光剖析典型案例,不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三不执纪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结构变化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夯实监督之基
“三不”男人滚远点儿
监督宜“补”不宜“比”
人大监督不能总是“心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