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
2020-11-23马永义教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101312
马永义(教授)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北京 101312)
以会计恒等式作为构建框架、以揭示偿债能力为主要使命的资产负债表历来均受到各类报表阅读者的高度关注,伴随非报告类准则的陆续修订或发布,近年来我国对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做出了多轮实质性调整。如何才能提高对资产负债表阅读与分析的效率和效果,以便为各类报表阅读者提供有用的决策支持信息,本文以财会[2019]6号文件中所规定的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适用于已执行新金融准则、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的企业)为蓝本,对如何分析和阅读资产负债表拟加以专题探析。
一、以净资产剖析为起点沿逆时针方向对资产负债表展开静态分析
面对一张左右对照的账户式且单列项目众多的资产负债表,如何才能提高该表阅读与分析的效率和效果呢?建议首先研判净资产的“质地”,然后沿逆时针方向相继剖析资产和负债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研判资产质量。
(一)研判企业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以及历史上的成长性
笔者认为,研判企业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以及历史上的成长性,是了解和认识一家企业的逻辑起点。如果一家企业的注册资本实缴比例较低或存在瑕疵,无论对何类报表阅读者而言,均存在较大风险;如果一家企业历史上的成长性较差,通常也很难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寄予过高的期望。
1.结合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研判企业的诚信风险。这是笔者的亲身经历:一位没有财务知识背景的民营企业董事长以其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为由,邀请笔者做其财务顾问。当笔者要求其列举做出该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判定的事由时,该董事长称:“好不容易做通的工作,银行行长同意贷款,但我们财务人员提交给银行的报表不合格,这是不是业务能力太差了呀?”笔者问财务报表哪里不合格,答曰:“实收资本这一行没有数字”。当追问其营业执照如何获取时,答曰:“请相关方面的同志吃了顿饭,就批了执照”。笔者果断拒绝了该董事长的邀请,但该事件促使笔者在思考如何阅读和分析资产负债表这一话题时,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企业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做出研判。
由于2006年以前我国的工商登记采用的是实收资本制模式,对于2006年以前设立的公司而言,如果最新资产负债表上的“股本”或“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小于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的金额,就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没有足额到位且其注册环节存在瑕疵。对于2006年及以后设立的公司,最新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股本”或“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小于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的金额,同样表明其注册资本没有缴足,报表阅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各出资人承诺的缴足时限,如果超过各出资人约定的缴足期限,各出资人尚未缴足其认缴的注册资本,同样表明该公司注册资本的缴纳存在瑕疵。由于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企业出资人承担法定责任的最高限额,如果企业在注册资本的缴纳环节没有恪守其认缴承诺,就意味着其出资人的诚信理念存在瑕疵,各类报表阅读者要高度关注该企业在各类商事行为中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
2.结合历史惯性审慎研判其未来的成长性。笔者注意到,有一家地处边疆省份曾风光无限的家族式企业集团轰然间垮塌了,不计其数的投资者欲哭无泪。有媒体报道的研究显示,该企业从其设立到轰然倒闭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所显示的净资产以年均1 369%的速度在增长。读者也许会斩钉截铁地断言,这个增长率百分之百是虚假的,笔者在认同这一判断的同时,思考或反思的却是,如此虚假的报表为什么能招摇过市多年且蒙骗了包括具有财务知识背景的投资者在内的不计其数的报表阅读者呢?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阅读和分析某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过程中,必须设法对该企业历史上的成长性做出有针对性的研判。
在获取某企业最新一期资产负债表和营业执照的前提下,通过如下步骤即可计算出其历史上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
第一步,用报表上的净资产合计数减去企业设立时的注册资本;
第二步,用第一步计算所得的结果除以企业设立时的注册资本(需要换算成百分数);
第三步,用第二步的计算结果除以企业已经设立的年份数。
不难判断,经过上述计算所得数值的经济含义就是,该企业以其注册资本设立后,截至目前其净资产每年的增长速度。而一家企业净资产的年均增长速度往往就是其历史上成长性最为核心的标志性指标。
从报表分析的角度而言,如果计算得出的该指标数值小于报表阅读者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对该企业历史上成长性的感性印象,笔者认为应相对更加相信透过报表所折射出的历史上的成长性。尽管报表也有可能存在虚假成分。如果计算得出的该指标数值高得过于离谱,毫无疑问报表是假的,相同期间的GDP平均增速以及同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是判断该指标数值是否离谱的参照性标准。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按照上述方法对某企业历史上的成长性做出推断时,还需要关注其注册资本是否曾存在增减变动情况以及是否曾存在利润分配情况。如果存在注册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或利润分配情况,还需要对上述计算过程加以相应调整,以便对该企业历史上的成长性做出更加准确的推断。
根据历史预判未来是人们感知未来的通用方法论,结合对该企业历史上净资产的年均增长速度就可以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做出理性研判,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承上所述,只有在确信某企业的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不存在时滞或瑕疵且其历史上的成长性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各类报表阅读者才有必要花费进一步的时间和精力来继续分析和研判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二)计算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计算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既是教科书中的普遍性共识,也是各类报表阅读者的习惯性做法。然而需要着重提醒并指出的是,在企业“借新还旧”式的“倒贷”现象较为普遍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教科书中流行的观点往往会遭遇社会实践的严峻挑战。
在一次面向某股份制银行各分行主管信贷的副行长讲解企业财务报告阅读与分析课程时,笔者向学员们出具了一组连续三个年度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指标值,称假如这是一个潜在的客户想要到贵银行贷款,请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发表明确意见。令笔者惊讶的是,各小组一致认为将不予贷款,在反复询问各小组有无“反悔”意愿时,各小组也一致坚守其已经做出的决定。然而,当笔者告知所提供的那组数据是上市公司相关年度的平均数时,学员集体“失言”并再次聚拢在一起加以“研究”的场面令笔者至今难忘。行长们集体性的尴尬举措,使笔者产生了破解这一现象的冲动。说来也巧,在笔者课前翻看该培训班讲义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表述:“由于我行80%的贷款都是转贷,……”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恰好笔者掌握了依据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报告计算得出的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的“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占借款收到的现金比值的平均数”,相比较而言,该股份制银行的“倒贷”比率还是相对较低的。据此,笔者似乎当即找到了现场“尴尬局面”的现实成因和理论缘由。在“倒贷”比率超过80%的情况下,企业80%的流动负债并非需要“真金白银”来加以偿还,只要银企双方相互配合就可以实现法律意义和财务意义上的短期借款的如期偿还。
笔者认为,高“倒贷率”现象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其直接驱动要素就是历史上曾出现的“拨改贷”,“拨改贷”直接“催生”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拨改贷”只能改变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要素相对结构,但受制于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规律制约,企业资产结构难以同步做出相应调整,在“拨改贷”催生的贷款到期时,企业自然无法用真金白银来加以偿还,“倒贷”现象自然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就是我国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出现与教科书中普遍认可的经验数值相背离情况下,银企双方仍尽力维护信贷关系的根本原因。
有鉴于此,各类报表阅读者就不能仅仅依托教科书中流行的观点来评判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信贷市场的各利益相关者均需要审慎寻找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的实践经验数值,在实务中找寻收益与风险均衡的实践逻辑。
如果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均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安全区域,各类报表阅读者才有必要继续前行,认真研判该企业各类资产的质量,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加坚实的信息支撑。
(三)对各类资产性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借此对企业的财务质量做出基本性判断
笔者认为,判断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或财务质量的好坏或高低,最关键的判定要素是企业各类资产的质量。而要研判企业的资产质量,首先需要对资产的要义有切实的理解和把握。资产的核心要义和功能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实务工作中不能纠结于其原始形成时所花费的代价,也不能停留于其目前的账面价值,而应着眼于面向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简言之,资产要素计量的要义就是面向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即对资产要素进行后续计量时,要综合考量其面向未来所带来现金流入的时间、每一现金流入时间节点的流入金额以及企业所选定的折现率。毋容置疑,对现金流入时间、金额和折现率的判定均会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就给各类报表阅读者对企业资产质量的判断带来了不利影响和挑战。
1.剖析固定资产清理业务对相关财务指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企业管理层做出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决定时,依据相关规定,企业财务部门应将各固定资产的净值结转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正常的清理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变价收入、发生清理费用或产生相关税费,清理业务完毕时通常会形成营业外收支(《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中规定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需要指出的是,在财会[2019]6号文件发布以前,“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单列项目,伴随财会[2019]6号文件的发布,“固定资产清理”不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单列项目,而是经过相关计算环节后将其纳入“固定资产”项目一并加以列报。尽管“固定资产清理”不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单列项目,鉴于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上述账务处理规则,笔者认为在对企业的资产质量进行研判时,应通过资产负债表附注了解“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相关信息,以便对该业务有可能对当期期末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以及下一会计期间的相关损益所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加以识别。
具体而言,在固定资产的实际清理过程中,其变价收入通常会低于其转入清理时挂账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因此不能也不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百分之百当做资产,而应当依据报表阅读者的职业判断在金额上给予适当的折扣,并在此基础上来估算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资产负债率。此外,资产负债表日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所反映的固定资产清理业务一旦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处置完毕,通常会产生“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各类报表阅读者要意识到资产负债表日的固定资产清理对下一会计期间的各类损益指标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借此,才能够将稳健性原则落实到企业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分析之中,进而为各类报表阅读者的决策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2.挖掘相关信息识别企业是否存在折旧不足的迹象,以便对企业损益核算的“谨慎度”做出推断。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会计政策之一,通过该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的财务风格和价值取向,进而对企业损益核算的谨慎度或自信心做出判断。然而,需要提醒并指出的是,在实务工作中,企业有可能并未按照其宣称的折旧政策来计提折旧,出现“倒挤折旧”或折旧不足的迹象,各类报表阅读者对此非常有必要认真加以甄别,借此“挤出”利润表中的“水分”,进而审慎地做出相关决策。
笔者在某证券公司工作期间,曾到过某国有企业进行尽职调查。省政府有意向将上市额度分配给该企业,并指定由笔者供职的证券公司做主承销商。当得知笔者所在的证券公司从未成功做过主承销商业务时,该企业财务部负责人采取了极端不合作的态度,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交了相关基础资料。同行的更年轻的同事纷纷抱怨该财务负责人的蛮横态度和举措,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笔者安慰同事稍安勿躁,建议并要求应尽快寻找到其基础财务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借此打开沟通的障碍和突破口。由于随行的同事早已训练有素,他们很快就做出了该企业折旧存在严重不足迹象的判断,经进一步核实确认后,笔者提出与该财务负责人对话沟通的请求,并开诚布公地指出该企业折旧存在的问题时,该负责人流露出非常惊诧的表情。当即坦率承认,称迫于市政府所下达的利润指标,只能通过倒挤折旧的方式来加以“实现”。该财务负责人对折旧不足的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接下来的合作态度就变得非常积极而友好。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将企业实际执行的综合折旧率低于依据其宣称的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率及各类固定资产实际占比而推算出的会计政策层面的综合折旧率的现象简称为折旧不足。究竟如何识别一家企业是否存在折旧不足的迹象呢?笔者建议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加以识别和判断:
第一步,从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获取将净利润调整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具体调整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项目的具体金额;
第二步:从资产负债表附注中获取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以及每一类固定资产的占比;
第三步:从会计政策中获取每一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必须换算成百分数);
第四步:用上述第二步获取的每一类固定资产的占比分别乘以上述第三步获取的各该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并求和,来推算会计政策层面的综合折旧率;
第五步:用上述第一步获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金额除以上述第二步获取的固定资产原值总额的平均数(最好是日均数),来计算会计报表层面的综合折旧率。
如果依据上述第五步所计算出的会计报表层面的综合折旧率低于依据上述第四步所推算出的会计政策层面的综合折旧率,就意味着该企业存在折旧不足的迹象,也意味着“对表”其所宣称的会计政策,企业利润表中存在“水分”。
3.透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剖析企业生产、销售和回款等相关环节是否处于良性运行态势。由于理论和实务中均将应收账款和存货归类为流动资产范畴,经典教科书均主张,在流动比率大于1时,仍然需要进一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以便对企业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做出更加审慎的判断。
笔者认为,各类报表阅读者除了要准确理解经典教科书的上述主张并在实务中切实加以应用之外,还应透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判断企业生产、销售及回款等相关环节之间是否处于良性运行态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入挖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
(1)存货周转率所代表经济含义的剖析。笔者认为,存货周转率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就是,当期新增存货(包括生产或购入)与当前销售存货的相互数量关系。诚然,透过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尚无法直接透视出该经济含义,但通过将计算过程加以适当改造后,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透过存货转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我们可以获取存货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透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我们可以获取本会计期间的销售成本。由于期初存货加上本期新增加的存货必然要等于期末存货加上本期销售的存货,用算式则可以表述为:
期初存货余额+本期新增存货的金额=期末存货余额+本期销售存货的金额
通过移项可以得出:本期新增存货的金额=期末存货余额+本期销售存货的金额-期初存货余额
至此,通过比较本期新增存货的金额和本期销售存货的金额,我们就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做出判断。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均呈现的是当期新增存货金额大于当期销售存货的金额,则意味着该企业存货积压越来越严重,企业存货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并非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存货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工作。反之,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均呈现的是当期新增存货金额小于当期销售存货的金额,则意味着该企业存货的生产和销售之间处于良性运转状态,当然企业需要合理调配存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出现缺货或断货风险。
(2)应收账款周转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剖析。笔者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就是,当期销售与当期回款的相互数量关系。诚然,透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尚无法直接透视出该经济含义,但通过将计算过程加以适当改造后,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本期销售收入的金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本期回款的金额
通过移项可以得出:本期回款的金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本期销售收入的金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
至此,通过比较本期回款的金额和本期销售收入的金额,我们就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做出判断。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均呈现的是当期回款的金额大于当期销售收入的金额,则意味着该企业货款的回收比较理想,当然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充分发挥赊销政策的正向效用。反之,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均呈现的是当期回款的金额小于当期销售收入的金额,则意味着该企业应收账款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或坏账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需要及时审视其赊销政策的合理性并切实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
延续上述思路,我们就可以了解一家企业在过往会计期间存货生产、销售及回款之间是否处于良性运转态势,这对于判断企业以供产销态势为代表的基本面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家企业近年来一直呈现出生产量大于销售量、销售额大于回款额的态势,就表明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包袱越来越重,企业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越来越差。反之,如果一家企业近年来一直呈现的是销售量大于生产量、回款额大于销售额的态势,就表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在增强、流动资产的整体流转质量在提升。
承上所述,从提高资产负债表分析的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出发,在对某一时点资产负债表进行静态分析时,应以对净资产的分析为起点,在剖析企业注册资本的实缴程度并注意识别是否存在抽逃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其历史上的成长性。如果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存在瑕疵且历史上的成长性也比较理想,就可以继续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进而对企业的各类偿债能力做出判断,在实务工作中,应注意评估“倒贷”行为对相关偿债能力指标所产生的“干扰”。如果企业的各项偿债能力也比较理想,就可以依据资产要素的核心要义,对企业的资产质量进行深入剖析,在实务工作中,应注意识别含有“水分”的资产对企业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运用结构变动百分比法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内在结构变动趋势展开剖析,进而研判企业的纵向变化态势
在采用上述方法对企业各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计算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内在结构,通过比较相关占比的纵向变动趋势,还可以获取更多有助于相关决策的有用信息。
(一)对流动资产内在结构变动趋势的剖析
依据流动资产各构成要素内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流动资产划分为货币性资产(以下简称一类资产)、短期投资类资产(以下简称二类资产)、信用类资产(以下简称三类)和存货资产(以下简称四类资产),并分别计算每一类资产占同一时点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通过不同年度相同占比的纵向比较,就可以获取更多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如果一类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企业应对各类市场变化的能力在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看好。
二类资产通常被业界视为现金的蓄水池,如果二类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同样表明企业应对各类市场变化的能力在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看好。
三类资产指的是应收款项类资产,如果三类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在增强。该类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企业出资人应从严控制对该类企业的进一步投资。
如果四类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的资金过多,而资金无疑是有占用成本的,此外企业面临的存货价格变动等市场风险也将增大。该类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应设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确立存货生产和销售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企业出资人应从严控制对该类企业的进一步投资。
(二)对流动负债内在结构变动趋势的剖析
依据流动负债各构成要素的内在属性的不同,可以将流动负债划分为经营环节负债(以下简称一类负债)、融资环节负债(以下简称二类负债)和收益分配环节负债(以下简称三类负债),通过分别计算各类负债占同一时点流动负债总额的百分比,并纵向比较相同占比的变动趋势,同样可以获取更多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
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指的是企业的应付款项。如果一类负债占流动负债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该企业在其产业链中话语权在增强。换言之,企业通过赊购即占用供应方资金就可以完成其生产经营的营业循环。与短期借款相比较,应付账款是没有融资成本的一种融资方式,是每个企业都期望能够企及的最为理想筹资方式,但并非是每个企业都能真正实现的,“行规”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对每个企业均具有类似的约束力,只有那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超强的企业,才有可能无偿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
融资环节的流动负债,指的是企业的短期借款。如果二类负债占流动负债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企业的短期融资活动在增加,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在银行。伴随短期借款占比的上升,企业经营活动的波动性将提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其短期借款,就有可能面临破产还债的风险,所谓借款是把“双刃剑”意即如此。
收益分配环节的流动负债,指的是企业的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如果三类负债占流动负债总额的百分比在提升,就表明企业出资人从企业获取投资回报的意愿在增强,甚至没有长远恋战的念头了,如果在此期间企业所确立的会计政策也在趋于更加冒进,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债权人要高度重视该类企业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在做出对该类企业的信贷决策时应格外慎重为宜。
三、计算企业的短期资金占比,对企业财务资源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做出研判
业界通常将流动负债称为可供企业使用的短期资金来源,同时也将流动负债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称为短期资金占比。短期资金占比,能够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来源于内部积累还是来源于外部筹措,从而揭示企业资金来源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
理论层面的普遍性观点认为,当短期资金占比大于45%时,表明生产经营性负债水平比较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性较强,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较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呈现的是“手忙脚乱”的状态;当短期资金占比小于30%时,表明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较高,独立性较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呈现的则是“镇定从容”的状态;当短期资金占比大于30%小于45%时,则表明企业资金结构位于正常的水平。
上述观点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符合人们通常的认知逻辑,尽管人们目前还很难对此做出科学的论证。
然而,需要明确指出和提醒的是,目前我国短期借款的“倒贷”现象仍比较普遍,短期借款被长期化占用已是不争的现实。在确立短期资金占比的适宜指标值时,有必要对理论层面的“共识”加以适当修正,尽管人们对现实中的短期资金占比的适宜指标值尚未达成“共识”。当思维逻辑遭遇现实逻辑的严峻挑战时,转变思维定式才属明智之举。
总而言之,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为主要使命的资产负债表,历来受到各类报表阅读者的持续广泛关注,为了提高资产负债表阅读与分析的效率与效果,各类报表阅读者应设法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有用的支撑信息,期待本文的相关探讨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视角和切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