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2020-11-2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田万鹏刘娜敏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双师双师型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田万鹏,刘娜敏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期,更加注重内涵建设。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后,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决策部署,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针对目前我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建立一个全面的工作机制来认定、引进、培养和评估“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18名,8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一名博士研究生在读,年龄大部分为35岁~45岁。在现有科学合理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条件下,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具体从以下2方面着手。

1.1 坚持“聘引”并进,改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结构

以直接考察、公开招聘、按需设置职位、精准引进的形式实施培训计划,改善团队结构。由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授课,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因此,需要公开招聘或直接引进相关企业人员来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比如,可以引进与我校合作的一些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开展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指导产品技术创新,提高团队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1.2 注重过程考核和年终考核,完善考核标准

制订专任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实现3年一次的企业培训目标。安排专任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如特斯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安福特等企业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 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历、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经历的团队成员,开展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和强化。横向上,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行业导师等4个层面。纵向上,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6个方面。

2.1 明确教师定位,把技术技能放在首位

(1)实施领军人才和专业带头人“精英”培训项目。通过专业带头人参加行业标准制定、重大项目论证、专家智库的指导和咨询等活动,提高专业水平,树立行业权威,发挥知名教师的带头作用。

(2)开展旨在提高教师“精细技能”的项目。鼓励骨干教师参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专项任务,提高骨干教师实践和教学水平。

(3)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在教师发展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培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活动,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库。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资格认证培训、汽车电子产品开发与技术培训,参与技术论坛交流,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4)实施兼职教师和行业导师“琢艺”建设项目。鼓励企业专家带项目进校建汽车电子专业工作室,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担任产业导师并参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聘请企业技术工程师担任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兼教师结成互补对子,专任教师进行“强技”训练,兼职教师进行“琢艺”提升,从而优化专兼互补结构。

2.2 有效分类提升教师技能,培养大国工匠

第一,选择一批以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及具有专项技能水平的人才为师傅主体,选拔、推荐青年教师与新入职的教师开展“结对子”工程,准确定位徒弟培养方向,进行严格考核。师徒共同进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比如,一体化教材、微课资源等。要求青年教师定期开展“示范课”“公开课”,提升其教学水平。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就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实践水平提升展开交流和讨论。

第二,联合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项目建设和教改研究,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共同提高。比如,在开发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生产实际案例,专任教师将企业生产实际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并向企业技术人员提供资源建设脚本。通过这种方式,能实现“双赢”的效果。

第三,积极申报课题或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学校可把教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作为提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和重要途径,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或项目。在课题或项目研究过程中,师傅带领徒弟关注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获取最新专业知识。同时,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撰写论文或申报专利。

第四,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及社会培训等项目,提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比如,参与汽车企业机电设备改造升级,承担学校汽车电子实训基地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这样既能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为企业节省一些资金,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形成团队建设示范效应。

3 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搭建教师成长新平台

通过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汽车电子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共建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共建共享型汽车电子实训基地等,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搭建专任教师成长创新平台,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比如,学校校企合作中心引进企业入驻实训基地,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与服务中心,同时,依托大国工匠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承接企业汽车电子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及自主创新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鼓励专任教师参加企业专业岗位资质认证培训和考核,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教学团队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双师双师型
“十三五”回顾系列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