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2020-11-23侯慧秀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信息

文/ 侯慧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也快速进入广大网民的视野,成为当前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 亿,占网民整体的50.7%,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与网络紧密相关。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而网络直播中混杂的负面信息会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探讨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刻不容缓。

一、网络直播的概述

现今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网络直播依托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能够随时随地对发生的事件及其过程实时录播,并以“弹幕” 的形式与用户实时交流。从网络直播的传播载体来看,可以分为PC 直播、移动直播以及VR 直播。从网络直播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竞赛直播、生活娱乐直播、教育培训直播等。与以往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直播具有互动性强、实时性强、准入门槛低、内容丰富的特点。

二、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

第一,推动大学生开阔视野积极关注现实。通过网络直播大学生能实时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大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其实时传播的方式能引领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并结合网络直播中相关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推动大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1]。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网生一代”,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参与到直播中并通过视讯、“弹幕” 等方式实时交流,拓宽了社交平台和契机,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第三,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个体主体地位的凸显时期,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的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充分表达中获得认同和赞扬,不断增强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认同。网络直播中正面事例和思想观念的传递,能够引领大学生正确的认识主流观点和正确思潮,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二)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网络直播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些负面信息,这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一,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2]。网络直播中掺杂的多元价值观和错误思潮,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违法违纪、与传统美德不符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致使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会弱化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第二,消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网络直播数量庞大,但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过程中也会模仿,使得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安于当前现状,逐渐弱化其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3]。一些低俗、庸俗的内容,甚至一些“色情挑逗” 的内容不断消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网络直播的内容同质化、低俗化、庸俗化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第三,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一是学习功利化,大学生选择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有个好前途,所以他们把就业前景的好坏作为选择专业时的首要标准,学习中往往采取的是考试前的突击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不挂科而作弊;二是择业功利化,一些大学生只愿选择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去祖国最需要的偏远艰苦地区服务群众。

三、强化网络直播中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1. 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大学生应该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正确看待网络直播中的多元思潮和多元价值观。一方面,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原著,悟原理,真正地做到入脑入心,理论只有学得彻底,才能真正地信服,在多元的思潮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通过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网络直播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用法治思维看待和解决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用道德准则严格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避免在网络直播的混杂信息中迷失方向。

2.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包括大学生在网络直播中对信息的认知、判断和理解能力。大学生要自觉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直播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正确认识网络直播中传播信息的实质,减少网络直播中不良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自觉避免浏览、发布、传播不良信息,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渗透和侵蚀,提高分辨网络直播中信息的精华和糟粕的能力,将网络直播与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融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高校网络直播中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1. 丰富高校思想引领的内容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高校网络直播中思想引领的实效性,需要不断丰富高校思想引领的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伟大中国梦实现的信心。引领大学生在学原著、悟原理中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并养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的思维习惯。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充分结合网络直播的特点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领大学生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正确鉴别网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保护好信息和增强防范意识,同时理性使用网络直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 丰富高校思想引领的方式

高校思想引领的队伍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积极接受网络直播等不断涌现的新兴事物,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网络直播等技术,动态、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结合网络直播等其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相关事件和节点引领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高校思想引领者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提高话语表达的“亲和力” 和“艺术性”,采取一些贴近学生实际和需求的表达方式,借助网络直播等方式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不断提高高校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直播环境

1. 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行监管

一方面,不断加强网络直播“把关人” 力度。提高网络直播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网络直播从业人员的把关,提高对网络直播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直播内容的把关,将负面的信息和言论扼杀在摇篮里;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网络直播的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队伍和监管体系。培养和健全网络直播平台监管队伍,从网络直播平台信息的产生、发布、传播等环节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取消和拦截负面信息的发布、传播,减少负面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直播环境,强化对大学生思想的正向引领。

2. 完善网络直播平台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营造积极向上网络直播环境的保障。2016 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出“网络直播内容必须合法合规,不得传播违法乱纪内容,直播平台必须对直播内容进行监管,保存。” 2017 年7 月,国家网信办发出通知,要求互联网直播企业必须登记备案才能从事直播服务。2018 年8 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严格按照许可范围开展业务,不得利用直播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不断完善,紧密结合网络直播的发展的现状,不断更新、完善网络直播的相关立法,通过法定程序对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言行依法处置,不断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直播发展中的“灰色地带”。要不断加强网络直播责任立法,对于网络直播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严格惩处,责任明确、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增强网络直播的约束力和惩治力,肃清网络直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结语

网络直播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关注社会的焦点,对推动大学生思想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其大量存在的负面内容也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消极影响。为此,研究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提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对策,营造良好的网络直播氛围,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