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11-23董银英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源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文/ 董银英

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转型发展,产业升级需要大批新型劳动力。国家在此背景下实施高职扩招政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聚焦于高职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分析研究高职扩招背景下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处境、难点及优化对策。

一、高职扩招背景下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处境

在高职扩招政策施行后,生源、教学媒介语境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高职院校要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就需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新的教学处境。

(一)教学对象出现新变化

根据政府的文件要求,实行高职扩招改革后,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需要增长100 万。据统计,100 万生源种类主要是下岗职工、农民工、待业青年、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生源结构出现多元化的变化趋势[1]。扩招前,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中职毕业生和高考生,高职扩招之后,生源开始包括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多元化人群,学生结构更为复杂多样,不仅包括来自学校所在行政辖区的人群,也包括辖区之外的人群。往往一个班级之中,退役军人、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农民工都有,在校园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国家出台的“全国高职院校扩招百万”政策,让退役军人得到深造学习,提升职业技能的机会。这一政策对招生工作来说,是统筹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工作的积极尝试。比如,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经过4 年发展,目前已设立了实训机场。2019 年高职扩招,该校招收新生5000 多名,其中退役军人占99%,他们将在学校学习3 ~5 年,完成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到合格人才的转变[2]。

多元化的学生结构,意味着学生的年龄、背景、身份、知识、技能、动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急需进行改革,通过向学生推出个性化教育和精准化教育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出现新变化

在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中,学校推行的基本都属于学历型教育,教学目标也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同一模式的教学体系中学习和训练,经历2 ~3 年的学习之后,将毕业学生送至就业岗位。但是在新的教学环境下,面对多元化结构的学生群体,英语课程不能再采取以往的传统式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要转向柔性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模式[3]。另外,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传统的学历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对社会性生源来说,他们更重视的是学习技能。社会性生源拥有较多的社会实践经验,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需要学什么,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环境出现新变化

在高职扩招之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必须被改变,在这样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也必须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教师不能只在实体课堂中对全日制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还需要对企业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进行教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环境也必然面临新变化:第一,教学模式需要向校企合作学生、产教结合的方向转变,这些学生需要无边界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实操,以便他们快速融入社会;第二,学校在教学中不再使用固定的学期制度,转向弹性学分制,即以修满学分为毕业的前提条件,满足学生半工半读的要求;第三,单一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向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第四,面对全新的教学制度,学校内部的部门设置、管理制度、运行模式等方面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变化,英语课堂教学也需要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

二、高职扩招背景下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对策

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多样化的生源结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适合以信息化媒介相结合。但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高职院校和英语教师都需要转变思想理念,针对多元化的学生需求,主动进行改变和转型。

(一)优化师资队伍

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首先需要一批可以承担教学内容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优化英语教师队伍。

一是优化现有师资队伍,即从现有英语师资中挖掘出一批优质英语教师,以满足多元化生源结构背景下的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推出多元培训模式、改善教学环境等方法,激发现有英语教师的转型欲望,提升他们面对新环境的教学素养,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

二是从外界招聘,吸引一部分技能技术新、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英语教师,这些英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有着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往往更能传授给学生具有实用性的英语知识点,也更了解社会性生源的不同学习需求[4]。

(二)改善教学内容

高职扩展政策实施后,学生生源结构出现大幅变化,英语教师以往的教学内容已不适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提供具有针对性差异化教学活动。英语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时,为改善教学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在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尽量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诉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英语教学内容。

第二,教学方法要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展开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的教学,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中,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加深学生记忆和印象,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例如采用情景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

(三)打造网络平台

随着5G 时代到来,展望未来,人们将在生活中使用更多的移动端电子设备,所以未来的高职教育也需要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来说,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设计一体化。对线上的教学任务、作业、考核等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化设计,每个阶段应该学什么、如何教、如何考试,以这些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让每个阶段的知识点都连接起来,实现预期中的教学目标。无论哪种类型的院校,都需要将零碎分散的教学环节融合起来。比如,搭建本校的在线交流互动平台,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到课后反馈以及实操练习都公开透明。在线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帮助学生,尤其是生源差异化较大的社会生源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配合学分制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分阶段教学。一般来说,线上云平台都有学习、考试、作业、测试、投票等功能可选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多样化功能,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段化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课前课件预习,让学生在学习前提前预习课堂知识点,教师也可以用考试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在课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线上活动,运用有趣高效的线上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课后小考试,让学生复习和使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利用在线笔记、在线问答的形式和教师进行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提倡“停课不停学”,各中小学教师火速开展线上教学课程,俨然变身“直播达人”,这一举动倒是将网络教学贯彻得十分彻底。除了使用录播、直播形式线上授课以外,为环境所迫,几乎作业、互动、反馈等环节,都只能通过线上系统、交友软件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非常新颖,也让不少教师们开始反思,如何在没有学生的环境下“自说自话” 独自撑起几十分钟的课堂。

(四)完善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要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还需要对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完善。在高职扩招政策执行之后,更多的社会性生源涌入高职院校,他们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限制,更多地需要学校给予信息化教学,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网络教学环境,完善校园的信息化教学设施,从基础上保障学校的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可以顺利开展,同时不断提升这些设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障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会意外中断。

三、结语

目前,为了满足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国家推行了高职扩招政策,在该政策施行后,高职院校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将面临全新的处境,在教学的三要素中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校和教师也必然会面临着来自这些方面的难题和困扰。文章提出了四方面的解决对策,希望从师资、内容、媒介、环境等四个方面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以便能够尽快适应百万扩招后给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猜你喜欢

生源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