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设汽车名城背景下对汽车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2020-11-23仪征技师学院陈宝珍杨定军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训人才汽车

仪征技师学院 陈宝珍,杨定军

汽车产业是扬州市重点发展的基础产业,全市瞄准建设“汽车名城”奋斗目标,以整车生产研发为基础,拉长汽车产业链,规划建设仪征、邗江、江都等3大汽车产业园,全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大发展理念,重点发展传统和新能源汽车,推进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基础部件、高端智能化装备的升级换代,推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

1 建设“汽车名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没有形成集中优势。没有形成如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致使整车项目推进的产业链不够完整,效果有限,招商引资还需进一步强化。

(2)当地的汽车销售市场、汽车贸易集团有待发展和培育。2019年底扬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78万辆,说明当地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汽车贸易集团和消费市场。规划建设大型的整车及配件交易市场和平台同样能为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目前做实体企业较为艰难,各种成本上涨,极大地限制了制造型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相关企业及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无法激励本地大型和科技企业做强、做大。

(4)全市对建设汽车名城的宣传不足,欠缺与建设汽车名城匹配的汽车文化投入,很多本地汽车产品都没有展示的平台和推广的机会,汽车产业园区的软文化建设更是跟不上发展需求。

(5)欠缺汽车科研项目,如新能源、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尖端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孵化。各家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够强。问题最后也归结到现有的汽车制造人才、研发人才、售后人才在培养、引进方面与汽车名城建设尚有一定距离。

2 推进汽车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建议

2.1 改革的必要性

当众多政策及销售模式改善后,全市地方产业经济肯定会迎来增速,产生结构不断升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然而,传统技工类学校培养的均是一线操作人员,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2.2 汽车人才供应情况与改革建议

从全市人才供应的层面看,目前2019年汽车方向专业会审招生计划合计为2 150人,其中中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为10所,培养的层次较多,涵盖了中专、高职高技、本科等,其中有多家学校属于联合招生,2+2或者3+2等共同提升学历培养等形式。有3所学校针对汽车人才培养与具备先进汽车技术的德国培训机构合作,实现了高端汽车人才的输出。从总体需求来分析:全市本科院校的汽修人才应向汽车研发、汽车设计等岗位靠拢,大专以上职业院校汽修人才应向汽车销售顾问、二手车评估师、汽车质量工程师、汽车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检修岗位靠拢,中专以上职业院校汽修人才应向汽车一线制造、汽车维修技工靠拢。钣喷专业仍需合理引导,或者从维修人员中进行积极转化,提高薪酬比例,慢慢缩小此类人才需求的缺口。

2.3 汽车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为积极推动汽车名城建设,校企双方在汽车人才培养方面还需做以下调整。

(1)转变办学目标。要重新定位办学目标。职业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和糊口营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开展专业、精准、创新和个性化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专注、坚守、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鼓励他们敢于突破自我、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实践,让他们具备优秀工匠应有的素质。

通过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训课程,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将工匠精神的示范作用纳入师德建设方案,强化教师言传身教作用;通过开展技能大赛、讨论交流会、优秀企业论坛,以及表彰优秀典型、奖励先进人物等方式,在全校教师中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工作研究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健全培养衔接体系。要注重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相衔接,形成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通过深入调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等企业和社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就业需求,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对技能人才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同时,要打破专业壁垒,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多样性的要求。

要注重中高职教育相衔接,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从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入手,坚持“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采用“3+2”课程的形式,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课程学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好衔接,使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得到统一规范、分层要求和分别实施。

(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要加强产教融合。通过授权、委托等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校企一体化建设。

鼓励更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专业双师型教师进入职业院校任职,改善教师结构;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当地名企共建教学实体,将行业、企业和职业要素融入校园教学,促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导向等教学模式的成熟,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着力打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发展环境,强化对技能型知识和实践性技能的培训教学点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善于借鉴学习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解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机制,积极探索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招生、教学与培养、管理及评价机制,针对区域紧缺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构建区域现代学徒制信息平台,组建实体的现代学徒制班级,满足产业园区的用工需求,促进教学提质增效。

(4)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共享优质实训资源。按照国家建设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最新指导要求和专业规划,重新定位汽车先进技术实训基地概念,依托有基础的职业学校,通过扬州市职教集团及企业支持合力新建校企合作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柔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课题,力求覆盖扬州市汽车技术服务项目,并凸显先进汽车技术服务新领域平台。积极调研多项岗前技术培训及技能强化的成员校培训平台,针对全市成员校开展专业课程培训和技能强化、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技术开发与创新等社会服务活动。

2.4 改善汽车人才的待遇建议

要不断改善各种汽车人才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在扬州安居乐业,在住房、入户、子女入学、岗位津贴给予一定的优待,同时对大型和高新企业高尖端人才的引进给予一定的特殊奖励,在精神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照顾,如杰出青年评选、五四劳模、三八红旗手等评优评先方面。政府可以在知名权威网络平台或者电视媒体上发布在全球招聘汽车专业人才,包括生产、研发、管理和营销人才,主要就业于本市重点和高科技企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招聘、人员工资补贴。利用多方关系劝说在外投资的能人回家乡创业,设立高校汽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立足扬州实际,研究技术攻关项目和研发高新、尖端产品,包括但不限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研究出技术成果后,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然后立即在当地进入生产和转化。

猜你喜欢

实训人才汽车
人才云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汽车的“出卖”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