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精神培育视角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物化文化建设
——以滨州学院为例

2020-11-23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滨州物化体育精神

孙 洁

大学体育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拼搏、超越、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品质、“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全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助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积极开拓事业。但大学体育精神属于抽象的意识范畴,相对难以把握和传承,只有将其物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熏陶、教化和激励的作用。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物化文化现存问题

1.1 类别不全

大学体育物化文化就是指将体育精神层面的非实物或稀有物转化为能够广泛传播的有形物而形成的体育文化物品,是大学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关于体育物化文化的研究对象范围较窄,大多集中于体育场馆、器械、雕塑、宣传设施及图书音像资料方面,缺乏如国外对体育绘画、摄影、音乐和漫画等物质文化的研究。滨州学院的体育物化文化主要是体现在体育场馆与设施、体育宣传设施、体育图书三个方面,涉及面非常狭窄,且各方面本身建设也不完善,所以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感知较弱,对其中所蕴含的大学体育精神的感知更弱。现有的物质文化无法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其教化和激励作用的传播途径受到制约。

1.2 存量少且较低端

首先从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看,滨州学院目前的场馆数量非常有限,仅有的几个室内场馆只用于体育学院的专业课程授课,但也不能满足教学与训练需要;学校的公共体育教学都是在室外场地进行。场地的配备情况与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的标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较大差距。且体育场馆的设计中规中矩,缺乏标志性的体育场馆。其次是体育宣传设施。滨州学院的体育宣传主要是依靠校报、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但宣传的频率非常低,不能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氛围。体育类图书资料少,非体育专业学生借阅量少,没有体育类音像资料。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发展建议

2.1 加大财政投入,打造标志性体育建筑物

滨州学院目前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不足,在场馆设计理念上缺乏个性,没有标志性体育建筑物。国内学校体育发展得好的高校中都有标志性体育建筑物。如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108米跨度的悬挂轻型屋面、南京大学方肇周体育馆以三个正方形体块的旋转、咬合、对位为空间特色的“火立方”、北京大学体育馆的“运动着的乒乓球”屋顶等,这些体育建筑的设计提升其文化品位,彰显其个性及魅力,既能与办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相呼应,又能象征着体育运动的魅力,对于学生有重要的精神教育价值。即使有些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形象和造型相对朴素,但作为功能性体育建筑,其建筑面积、容纳量、多功能性使其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舒适的运动环境、多样的运动项目、丰富的情感体验也会在学生们的心里也会成为标志性建筑物。因此,滨州学院也应加大财政投入,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上要注重功能性与标志性并举,给予学生外观造型和实用功能的视觉与体验上的双向冲击,从而有更深刻的情感刺激和精神教育作用,对于大学体育精神的培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 挖掘精神内涵,建造体育雕塑

体育雕塑是运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较之建筑更能注入精神与文化含量,它体现着体育运动的力与美、动感与激情,作为一种三维立体的艺术形式极尽自身的优势充分体现体育精神世界的昂扬、崇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传统优势项目是排球,于2015年建成以排球为代表的北航体育精神雕塑《永恒的搏击》;清华大学的体育馆旁矗立着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一生积极倡导体育精神,完善学生的体质和人格的马约翰先生的雕像。所以,无论是学校重要的体育历史人物还是优势体育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雕塑的题材,它们代表着这个学校的体育精神。所以,滨州学院在没有杰出体育历史人物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建立学校运动队,完善训练体系和竞赛机制,形成优势项目,并建造体育雕像,对全校的体育运动起一种引领与激励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3 打造品牌项目,凝练学校体育标识

学校要强化传统优势运动项目或培育优势项目,打造品牌项目,加强体育精神的宣扬,并以其为基础,凝练学校体育标识,使其成为大学生的精神火炬。体育标识可以是标志色、标语或运动口号、吉祥物、体育徽标等。例如耶鲁大学的体育标准色为蓝色,体育吉祥物为牛头犬Bulldog,体育昵称为Bulldog,体育标志是“Y”;哈佛大学的体育标准色为红色,体育昵称为Crimson(深红色),体育标志是“H”。而且两所大学的体育标准色与学校标准色是一致的,在运动场地、器械、体育宣传册、运动服和体育网站等地方得到了普遍使用。学校体育标识就是体育精神的符号和象征。所以,滨州学院应根据“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航空内涵建设的办学特色,积极培育优势体育项目,进而凝练学校体育标识,以促进大学体育精神及大学精神的培育。

2.4 构建全域宣传格局,共促体育精神培育与弘扬

大学体育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除了借助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与赛事外,还可以构建全域宣传格局,多路径进行体育相关信息的传播。国外大学的体育宣传途径多、频率高,他们会在大学的电视、电台、学校官方网站、协会或俱乐部网站甚至俱乐部刊物上发布赛事的战况、战绩与体育人物。据统计,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期间,哈佛大学共有体育新闻548篇,耶鲁大学有749篇。这是国内大学不能企及的数据。国内有少数几所高校有较好的体育物质文化,如湖南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有体育壁画,南昌大学将运动会光荣榜物化为大型展布,上面有近十年获得校运会学生团体总分前八名、教工团体总分前八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单位名称[1],这极大地发挥了物化文化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这些都应是滨州学院学习的标杆,重视大学体育精神的激励和熏陶作用,并构建全域宣传格局,促进大学体育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3 结语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大学体育精神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要重视大学体育精神的弘扬,更要重视精神物化的载体和平台的搭建。标志性的体育建筑、体育雕塑、体育标识、体育宣传栏(或画,或书)等都是有效的载体和中介,还有更能深层次诠释体育精神的体育影视、体育歌曲、体育漫画等。滨州学院作为在全国地方本科高校组建飞行学院的第一所学校,应以航空内涵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加快、加强大学体育物化文化建设的速度与力度,以充分弘扬大学体育精神,为新时代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滨州物化体育精神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滨州浅海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多样性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