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思考
2020-11-23李宇
李 宇
前言
国内在1989年首次将网球运功引入到地方高校中,让大学生学习和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网球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很多大学生是没有接触过网球的,同时也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未能开展高质量的网球教育,影响整体网球运动的成效性。为此,地方高校需对网球运动实施充分性的思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网球运动管理体制以及文化建设,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运动保障,促使高校能开展更优质的网球教学。
1 地方高校实施网球教育的价值思考
1.1 网球运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
结合网球运功内涵以及高校开展网球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高校实施网球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该项运动是具有诸多价值的。首先,地方高校实施网球运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网球运动不仅是一项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肢体功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讲究相关礼仪的项目。网球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尊重,要尊重运动传统,尊重观众以及对手,也需要尊重裁判以规则制度等内容。网球运动在符合学生健身需求的基础上也能满足他们提升内在美的要求,以此让学生实现身心发展,更好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1.2 网球运动能推动校园文化的高度建设
网球有着几百年的运动历史,在拥有比较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具备高雅的运动传统,对当前体坛发展起到较大影响。因为网球以健康以及时尚等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更容易受到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喜欢,这样可以更好展示出他们的风采。大学校园在进行专业育人的过程中,不单单是重视课程的建设以及教育情况,同时也应该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熏陶。网球运动被引入到地方高校中,不仅可以通过独特的运动形式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能以高雅运动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合理丰富地方高校的文化内涵。所以,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将网球运动融入自身建设中,可以推动校园文化的高度建设,值得关注该项运动。
1.3 有助于国内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
通过对上文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可知,网球运动可以锻炼人们的肢体和神经反应功能,同时该项运动也能塑造坚强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受到更多运动者的喜爱。最近几年国内网球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无论是场地数量和参与竞赛的人数,还是整体的经济水平都实现一定的提升。而且网球专业比赛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实现明显的提升,促使国内网球运动质量得到充分的强化。但是,从客观的层面上看,国内网球竞技水平以及综合发展能力都落后于的其他国家,而大学生则对社会潮流起到较大影响。增加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兴趣,对学生开展运动技能等内容的教学,这样可以提升社会公众对网球运动的认可以及关注程度,增加国内网球运动的整体普及程度,有助于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
2 国内地方高校组织网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2.1 普修+选修的课程教育
通过对学术研究资料以及实际教学进行调查可知,地方高校实施网球运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推动校园文化的高度建设,更对国内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很多地方高校将网球运动融入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开展普修+选修的课程教育。普修课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形式,需要得到运动场地以及运动器材等诸多硬性条件的支持,同时也对师资教育能力和学生整体运动基础有着较高要求。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通常只有体育院系才能实施网球教学,所以很难通过普修方式对学生开展网球教育。选修是地方高校开展网球教学的最佳方式,因为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对运动人数进行控制实现场地与器材利用率的提升,这样能强化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主动性,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稳定提升。但是,选修课程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很难通过选修课程实现网球运动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养成坚持网球运动的习惯。
2.2 社团组织给网球运动提供有力补充
地方高校在进行网球运动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场地以及师资力量对其造成的影响,也需要关注到各项力量对网球运动顺利开展起到的影响。社团是大学院校中常见的一项组织形式,也是对地方高校实施网球运动进行力量补充的主要团体,呈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网球协会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的,组织人员对网球运动有着较强的兴趣,也具备一些运动基础[4]。社团成员可以主动对网球知识进行学习,也能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中,进而对周边人员关注和参与网球运动的态度起到影响。但是,社团组织缺乏专业性的教师指导,也没有开展规范化的组织管理,所以当前只能成为网球教学的一项补充。
3 制约地方高校实施网球运动的因素思考
3.1 场地以及器材
虽然地方高校将网球运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也组建一些教师队伍对学生实施网球运动的指导,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未能实现高质量的网球教育。首先受到场地以及器材的因素影响。网球运动是需要专门的场地,同时网球运动的器材是比较昂贵的,这样就制约地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质量。在通常情况下,一块网球场地可以同时容纳四名学生进行练习,可以让八名学生共同接受学习。受到场地数量的限制,很多网球场地都是几十名学生共用的情况。同时,网球场地还不在课余时间进行开放,或者是实施有偿形式的开放,这样不能给学生参与网球学习和运动提供良好的场地支持。网球拍的价格也比较高昂,比较便宜的网球拍也需要花费几百元,如果再加上其他配套设施则需要花费更多的人民币。这样就会让很多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学生不能参与到网球运动中,不仅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严重打击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3.2 师资情况
地方高校要想实施高质量的网球运动,不仅要思考场地和器材带来的限制影响,也应该关注师资情况对当前网球教学起到的多重作用。可以说,国内大部分地方高校都缺失专业性的网球教育力量,这也是高校整体网球教育质量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体育院校开设网球专业教学的时间比较短,每年毕业人数比较少,这样就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对网球教师的需求量。同时,一些高校在招聘网球教师时未能提出较高的学历要求,这样就不能很好调节网球教师数量缺失的矛盾。地方高校的网球教师主要是其他专业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方式而得来的,没有对网球教学进行深度的理解,更加不能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技能教学。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可以说,师资情况是地方高校进行网球教学的一项瓶颈,必须要通过提升师资力量的方式强化整体教学质量。
3.3 整体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在开展网球运动教学时,主要是对学生实施专业教学,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水平,也直接制约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综合技能。地方高校对学生开展网球教学时缺少合适的教学材料,不能让学生得到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同时,网球教师未能对网球运动进行深度的理解,整体专业能力比较低,这样就不能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网球教学,也不能提升网球教育的有效性。基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不能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网球教学,学生不能得到优质的网球技能指导。很多大学生不能在网球课程中对网球运动进行深度的理解,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从而对网球运动失去自信心或者是兴趣,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网球运动教学效果。
4 提升地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建议
4.1 健全良好的网球管理体制
地方高校要想开展高质量的网球运动,则应该对网球运动实施充分性的思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网球运动管理体制。通过得到健全管理体制的保障,地方高校可以对网球运动进行科学的认知,也可以更好的重视网球运动高度开展。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网球学习体系,如开展“教学+社团组织”的网球运动教学,让教学体系更加丰富,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补充和利用可以强化整体的教学水平。此外,地方高校也应该多多举办网球运动的比赛,这样能强化网球运动对学生呈现的影响力,促使学生更好参与到网球学习以及运动中,提升网球教育的质量。通过健全良好的网球管理体制,地方高校能提升网球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网球运动指导。
4.2 提升场地建设质量,强化整体利用率
地方高校在推行网球运动的过程中要想提升网球教学的质量,让大学生得到更高层面的运动技能指导,不仅要健全良好的网球管理体制,也应该提升场地建设质量,强化整体利用率。第一,地方高校应该重视场地的建设,通过实施场地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支持,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中。硬化场地的实际修建以及维护费用比较低,这样可以让资金运转较少的高校实现场地的建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球学习中。第二,地方高校需要合理运用网球墙以此缓解场地比较紧张的问题。网球墙可以借助现有体院场馆的墙壁实施建设,也能建立在学校排球场或者是篮球场周边比较平整的空地上或者是旁边,这样可以提升场地建设的效果,也能充分提升场地的整体利用率。
4.3 多途径解决师资问题,合理改进授课方式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合理引进专业型的网球教育人才,强化师资力量的组建质量。高校可以招聘网球专业的本科人才,参与工作之后对他们进行深造教育,促使网球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成长。其次,地方高校需要对当前网球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多多给他们参与学习以及实践的成长机会。同时,地方高校也可以聘请资深的网球专业人才给学生开展专题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网球运动进行深度的理解,有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最后,网球教师需要合理改进授课方式,稳定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是因为教学方式对最终的教育质量起到决定作用,网球教师必须要实施优质的专业教学。因为大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基础和网球学习经验,所以教师可实施分级教学,促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网球教学。例如,让起步阶段的学生开展无球练习,较低水平的大学生则应该对墙开展网球练习,较高网球运动能力的大学生则应该在场地开展练习。这样可以在提升网球运动教学针对性的基础上合理解决场地紧张的矛盾,让学生得到优质的运动教学,以此有助于网球运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论
在上文研究中指出国内大部分地方高校都缺失专业性的网球教育力量,场地以及器材建设存在不足,这也是高校整体网球教育质量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为此,地方高校则应该多途径解决师资问题,合理改进授课方式,促使学生得到更高层面的网球运动教学。同时,地方高校需要健全良好的网球管理体制,应该提升场地建设质量以强化整体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