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溯源研究

2020-11-23武笑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俗河南体育

武笑玲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意指对土地的耕作、培育,后延伸为精神领域的培养活动及其成果;而在中国古代,主要指相对于“武力征服”的“以文教化”即,文治武功中的“文”,《周易》记:“观乎人文,则化成天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最早的出处,此时已重在从“精神和思想”的角度定义文化的特点,但与现代意义的文化含义大不相同。

近代以来的“文化”一词拥有宽泛的内涵,各界对其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多数学者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共识。总体而言,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民众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段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偏重于不同历史文明背景下的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指通过物质、行为等载体而被传承的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民众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地域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民众的价值观念及思维观念等意识形态。

从文化特征去审视,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具有历史性、遗传性,社会性、变异性特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人,同时当代人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创新当代文化,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更好地建设新文化,这也是整理和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从滥觞之初的夏商周朝伊始,衍生至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以后政治中心移出为止,期间发展区域多以黄河流域、洛河流域交汇区域为主线,错落分布,中华传统文化常被冠以“河南文化”,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河南文化”的内涵呢,我们首先要考察“河南文化”的时间指向。

1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的地域环境与文化土壤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南”,即夏商周三大奴隶制的王朝皆定都河南乡村。而作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夏朝之前,没有国家存在,所以从政治紧密相连的“河南文化”也不能成为清晰独立的意识形态,期间曾在河南地域出现过的考古学意义上的“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只能算作河南文化的萌芽和文化土壤。而在东周一千余年时间里,河南乡村是古代中国定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时段。

以“河南文化”的历史轮廓为基础,其地域轮廓即定都河南的王朝,以其政治版图影响下统一的政治、经济、人文风俗、行为习惯的地域。从地理上观察,河南乡村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开封,西达关中平原华阴、潼关,南部至秦岭余脉伏牛山与淮河、汝河为界,北跨黄河至济源、焦作、安阳一线,以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冲积平原为主体的中原沃土。可以说,这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社会习俗具有代表性意义,河南乡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礼仪文化无不影响全国,各地的习俗也在这里交汇,体现了河南乡村的文化现象非纯粹独立的“河南”,而是表现为以“河南文化”为主体,相对稳定统一的“中原文化特质”。所以“河南民俗体育文化”的题中之义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侧重于地理概念,而非中华文化融合前地域概念上的河南文化,厘清这一概念旨在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重在探讨具有深厚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活动源起、流变和现状,形成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策略。

文化的孕育是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等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诸多环境要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从地理环境上看,外部扩张难度巨大,东部和南部是汪洋大海,北部是气候恶劣、一望无际的戈壁,西部是高山、世界屋脊,通行困难,核心区域地处北半球温带的黄河中下游,属于高山环绕的平原乡村,地域广阔,气候宜人,生存的条件优越;从地缘环境来看,与欧美的海洋文化截然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内陆文化,长期以来,勤劳的中国古代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形成了以黄河、长江为代表的大河文明,而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河南乡村则是中华民族最早农耕文明的滥觞之所,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文化思想的演变进程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夏商周奴隶社会的积淀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相互融合之前的地域文化发展时期,河南乡村产生的“河南文化”被公认为中华文化的起源,也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是中国五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历史的精华。“河南文化”不仅是中华儒、道、佛等主要文化的发源地,还孕育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对这一地域的民俗体育溯源进行研究,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2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的历史脉络

2.1 河南区域民俗体育的肇始

史料记载,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乡村和关中平原,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最早成为原始农耕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乡村,作为炎黄两族后裔,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56年,夏商周三大奴隶制王朝时期在耕作、征战、祭祀过程中逐步完成社会进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也开始逐步进入形成时期。河南乡村生存的周朝周边,有东夷、戎羌、北狄等族群,周人的哲学观,承袭夏商并大幅发展,逐渐形成了天人思想、伦理观念、阴阳学说的观念体系,在教育、文化、舞蹈、音乐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也大量的呈现,比如武艺、弓箭、疾驰、养生等不一而足。以河图、洛书以及此后发展为中国古典哲学体系的《易经》是这一时期对体育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河图、洛书历来被认为是“河南文化”的代表,是汉民族文化起源,而周人又以河图洛书为蓝本作《周易》,被认为是中国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大道之源”,这部处于古代思辨文化指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正是从“天人合一”、“阴阳互动”、“循环变异”规律认识中体现了上古以来,古代河南人对健身养生的认识。

《易》的基本精神即“天人合一”,《周易.说卦》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姓名之理,是为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强调将人之活动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以此基本理论为基础的《皇帝内经》推崇神形合一的观点,即人之形体要与人之精神协调统一,其所强调的这种形神合一的观点即是我国传统养生健身的天人合一思想,如《皇帝内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进而提出“行健而神旺”,《皇帝内经》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通过健行而养神;最终到达“形神共养”的境界,《皇帝内经.素问》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易》的“阴阳互动”理论是其又一个哲学基础,认为世事万物均是阴阳二气生成,阴阳互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阳主万物生长,阴主万物收藏,阳能化气,阴能成形,阴阳相互制约、互为消长,阳代表外在、运动、光明、刚强、德生等,阴则代表内在、安静、阴暗、柔和、刑杀等,这种观点对古代养生健身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比如,在运动养生调节方面,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强调动静有常,持之有度。《皇帝内经·素问》:“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使人体阴阳平衡,运动调和,保持身心健康,防病且养生,形劳而不倦是合理劳动或运动的标准。

《易经》主张对立统一、循环变异的常变观,认为“变”是宇宙万物的发展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变化中事物表现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衰极而盛、泰极而否、否极泰来的循环之道。中国传统养生中武术、气功都在经络学角度体现了循环变异的规律,并对运动时节、运动形态、运动内容的动、静、意、精、气、神等方面进行组合,从而使传统体育活动成为符合天地人的养生传统。

武艺产生于国家督导的军事训练,在冷兵器时代,体能释放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培养训练军士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夏王朝在洛阳东部偃师“二里头”建立都城“斟鄩”,河南乡村就出现了早期学校教育,体育则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1983年的考古发现确定了在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西南6公里发现商王朝都邑“西亳”,其右学及左学教育内容包括射、御等身体锻炼项目。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祀”即是祭祀活动,有“礼”、“德”、“孝”等思想体现,而“戎”即指培养武装力量,这样的培养行为即早期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动力,后来“武练”与“礼乐”的结合中形成了舞艺,进而成为西周学校体育课程中“六艺”中的“乐”。

及至周朝,商、西周时期还出现了“庠”、“序”、“校”为名的学校教育机构,有着广泛的身体活动形式,堪称中国学校体育的先导,东周王朝在洛阳制礼作乐,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内容,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其中射术不仅为技艺练习内容,而且升华为射礼。

另外,作为狩猎的重要工具,弓箭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军事活动必须的工具,“射术”也被作为军事训练的内容出现在夏商周三大奴隶制王朝的“官学”中;而同样是在军事和生产中马匹的广泛使用,使得“骑术”也成为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而称之为“疾驰”,周太师吕望在《六韬》中记载了对骑术的要求:“高绝远,轻足善走”。

中华养生思想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吕氏春秋》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行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其机理即利用身躯各部位活动增进健康,祛病延年。并采用“舞”的办法活动肢体,演练器械。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娱乐项目,如蹴鞠、龙舟、风筝、投壶、秋千等。蹴鞠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已成为军中体育游戏,汉朝刘向《别录》有云:“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之时,踏鞠兵势也,所以武示,只有材也。”据《古今艺术图》记载,“秋千,北方山戎之戏,齐桓公伐山戎而传入中原”。“风筝”据传是“鲁国巧匠鲁班削竹木以为鹊”,凭借风力升起,用来侦察宋国的都城。而作为春秋时期一种消遣身心、通畅血脉的活动,“投壶”在春秋时期的河南乡村士大夫阶层中开展较广,《礼记·投壶》载:“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投壶或被认为是士大夫阶层崛起的标志。

2.2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的融合

自秦统一中国之后,中华民族进入了文化融合期,河南区域生活的华夏族在融合了诸多民族后形成了汉族,魏晋以降,以洛阳为国都的文化中心,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尤为剧烈,这一进程也为河南乡村的民俗传统体育发展增添了内容和色彩。

由于战乱频频,体育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士大夫阶层,不仅传统项目得到传承,如蹴鞠、投壶、秋千、雅舞、弹棋等,还在融合进程中借鉴了相扑、拔河、登高等活动。

另外,魏晋时期养生术得到长足发展,士族阶层在思想意识上盛行“玄学”,将老子、庄子的“清淡之风”,借助儒家思想维护政治统治,催生出“道”“儒”结合的“新学”、“玄学”,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本,政治思想的仁政与道德标准的礼制相符相承,其创始人孔子(字仲尼,前551-479)的教育思想方面,强调道德完备和文武兼修。“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同时也强调“勇而无礼则乱”,“文治武功相得益彰”,以此为指导思想,儒家思想的“文治武功”协调发展的观点体现在对于人才的教育方面就是六艺全面发展,从而继承了西周官学体育思想和内容,强调“六艺”,其弟子三千,而“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来源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其发展地域以河南乡村为中心,与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教理教义以“道生万物”、“形神相依”、“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为核心,视老子为教主,以庄子为教神,将《老子》称为《道德真经》,将《庄子》称为《南华真经》,视“道”为宇宙万物之本源。道教的体育思想体现于“形神俱练”的养生观之中,其发展时间自东汉开始,在此后不断丰富、创新、完善,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实践哲学,虽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人们对身体健康、养生的探索和思考。就其修炼身心的理念而言,道教强调人的健康,认为人的生命源于精气神,主张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修炼,而修炼的玄机是要把人道和天道贯通起来,从而具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生思想和实践精神,作为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时期以河南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养生文化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崇尚道教的无为、儒教的伦理、佛教的因果轮回相互结合,在活动方式上形成了以炼丹、导引、行气相结合,强调“动静有道”,表现为儒、释、道、医相互渗透的态势,这一时期武术与气功、导引等养生术相互借鉴,因其具有较高的强身健体意义而在民间逐步得到普及。

如:古时舞龙是娱神,每当节日或神明圣诞,常有舞龙表演,向神明致敬祈福、祈求平安,寄托人们心灵。后随着社会发展及舞龙技艺的完善,渐变成重娱人,轻娱神的庆典活动,目的是鼓舞民心、团结乡里,唤起民众意识。

2.3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的突变与发展

宋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文化在统一融合过程中的巩固期,自宋朝立国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理学学派的影响,强调道德、克治、存养思想,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思潮。比如在蹴鞠的游戏中就过分注重礼仪而轻竞技,将多球门改成一个球门,后又演变为不设球门,极大地降低了对抗性。同时还按长幼有序的办法轮流比赛;而盛唐时期的妇女运动则因缠足风气而衰落。与民间体育活动衰落相对立,受到北方游牧部落辽、金、夏长期对峙的影响,出于军事需要,宋朝出现了专门的武学,并在学校教育中结合武举制开设武术课,也非常注重军队的制式训练,从而对民间武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由于认识到武术的强身健体、娱乐、自卫等特点,民间武术社团逐渐得到发展,后在元朝的禁武运动中受到打击,但由于元代戏曲杂剧艺术的发展,中华武术由此趋向艺术化道路。

宋元时期的养生学突破了儒释道的影响,逐渐成为更为开放的运动保健和康复手段,八段锦、易筋经、导引术、养生气功和武术都得到推广,民众文化逐步成熟,使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更深入民间而得到流传。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体育文化出现了突变式发展,西学东渐,但在西方近代体育传播中,富有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精髓并未被取代,尤其是以洛阳为代表的在远离沿海乡村的广大城乡和村落,如舞龙狮、划旱船、放风筝、踩高翘、武术表演、踢毽子、跳绳等,这些土生土长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民间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感,继续得到流传。

3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策略

民俗体育文化是民族风俗文化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长期累积的产物,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常常与一定的文化载体相结合,与民族风俗习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其传承方式是多样的。通过研究河南乡村现存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发现,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礼仪活动、宗教文化和民间自发健身娱乐的形式实现。

3.1 节庆、婚俗与祭奠等方式

区域风俗是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民俗体育表现形式,以传承的途径方式被一个民族直接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形式或歌或舞,传达着喜悦之情,烘托出热闹、吉庆的气氛。现在河南乡村的传统节里还有如犟驴、抬阁船、鼓阵和民间武术表演等体育活动项目就是这一形式的代表性民俗体育项目。又如在洛阳老城,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的“双龙舞表演”,据传是为了祭奠生于洛阳的皇帝赵匡胤及赵光义兄弟;河南乡村的卢氏县,则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举行社火表演以纪念韩愈;群众喜闻乐见的竹竿拔河、竹竿舞、抬杠等民俗体育项目集体亮相。这些项目平时的练习和吉庆、佳节、祭奠时的表演是乡村民俗体育项目的重要流传方式。

3.2 宗教信仰文化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信仰是传播、承载民族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形式,在河南乡村,主流文化信仰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儒、释、道等中国主要宗教信仰无一例外地都肇始于河南区域,儒学奠基于河南、道家产生于河南、佛学始传于洛阳。这些宗教或信仰文化的体育活动也不同程度地成为宗教文化的构成部分。河南民间信仰的神灵众多,民众定期以庙会的形式娱乐与神灵,为民祈福、祭祀供奉,期间不乏郊游、舞龙、社火等民俗体育活动。

3.3 健身娱乐手段

民俗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娱乐属性、健身属性、是展示人类机敏和智慧的活动,在竞争的同时赋予娱乐功能。这也是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最大的特性,如打瓦比赛、顶羊比赛等。人们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到沟通。

4 结论

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源于远古时期的身体活动和生产劳动,进入人类文明时代后,形成了军事训练、节庆、婚俗与祭奠礼仪活动、宗教文化和民间自发健身娱乐的民俗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河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直观地进行展示,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对这一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溯源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猜你喜欢

民俗河南体育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漫画民俗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