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青会后圣天湖体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3杨国珍

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铁人三项体育场馆场馆

杨国珍

二青会后圣天湖体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杨国珍1、2

(1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2又石大学,韩国 全罗北道 55338)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山西的举办留下了丰富的有形遗产——体育场馆,体育场馆闲置、废弃、拆除等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文章对二青会铁人三项运动场地后期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构建休闲体育观光旅游文化、品牌体育精神文化、体验式精品体育赛事文化、健康体育生活文化的路径建设,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体育特色产业文化,以期为二青会后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青会;体育场馆;文化;再利用

体育及其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在城市活力的提升、功能的转变、魅力的塑造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在山西的成功举办,对山西体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形象整体提升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同时也为山西留下了丰富的有形遗产——体育场馆。

在“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背景下,正值“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发展机遇,圣天湖遇上了二青会,提升了圣天湖的发展活力和空间。二青会后场馆的再利用备受关注,本文对二青会铁人三项运动场地再利用进行研究,以期为二青会后山西体育场地的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大型赛事后场馆再利用及二青会圣天湖铁人三项遗产的对接

1.1 大型赛事后场馆再利用问题

大型赛事的场馆建设成本非常高,只有设计规划合理、运营得当,才能实现效益。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全部场馆的合理营运,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结合,被称为“巴塞罗那效应”。

大型体育赛事后场馆的闲置、废弃,甚至拆除,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场馆维护、运营管理成本过高,也会造成巨大亏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会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如四川绵阳耗资1.5亿元修建占地405亩的九洲体育馆,2005年举行第13届世界拳击锦标赛后,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二青会后,圣天湖铁人三项场地面临再利用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分析研究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使圣天湖铁人三项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2 二青会圣天湖铁人三项场馆遗产与潜资源优势

铁人三项是以游泳、自行车、跑步为主的相关多项运动的统称。铁人三项是一个新兴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亲近自然、充满快乐与挑战,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倡导“融入自然、挑战自我”的生活理念。铁人三项赛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其衍生的“跑步经济”“游泳经济”“自行车经济”市场潜力大,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和最具商业价值的十大体育运动之一。

二青会铁人三项运动比赛场地位于关公故里运城市芮城县圣天湖体育小镇,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于黄土高原,地形优势突出;周边有高速公路相连,与运城机场、运城高铁站、三门峡高铁站相邻,交通十分便利。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特色运动休闲体育小镇。圣天湖铁人三项场地总投入3750万元,新建水泥路面自行车赛道3500米(宽10-20m),转换场地水泥硬化面积1656m²,修缮环湖跑道1500m,清理游泳区21000㎡,绿化11万㎡,新修卫生间7处。

二青会圣天湖铁人三项运动赛事必将留下众多遗产。根据奥运会遗产存在的形式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现把二青会铁人三项赛事遗产归纳为两类,有形遗产包括环湖跑道、泳池、自行车赛道等场馆及其配套设施,体育小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交通、住宿、餐饮、安保、纪念品、旅游产品等;无形遗产包括铁人三项运动的普及、人们参与铁人三项的热度、二青会期间管理服务的经验、二青会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广告效应、圣天湖体育小镇形象以及其他社会影响(见表1)。

表1 二青会圣天湖铁人三项运动赛事遗产

形式有形遗产无形遗产 内 容环湖跑道、泳池、自行车赛道及转换区全民健身氛围 铁人三项配套设施铁人三项运动的普及 交通、住宿、餐饮、安保、娱乐等设施参与铁人三项的积极性 二青会纪念品二青会期间的赛事组织、管理、服务经验 旅游产品等二青会的品牌效应和广告效应 运城、圣天湖的地方形象 二青会铁人三项运动比赛记忆

2 二青会后圣天湖铁人三项场地再利用实现路径

2.1 铁人三项场地+体育小镇一体化发展与休闲体育观光文化的构建

大型赛事可以带来可观的观光旅游经济收益。加拿大卡尔加里和盐湖城在冬奥会后将赛场建设为奥林匹克公园,开发了冬奥会体验观光路线、冬奥博物馆。二青会后,应充分挖掘二青会所带来的遗产资源,与圣天湖体育小镇一体化协同发展,营造休闲观光文化氛围。

结合优美的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小镇原有设施,建设铁人三项文化公园,共享体育小镇其他资源,如冬可欣赏天鹅、夏可观赏荷花等;利用铁人三项的自行车车道建设低碳出行、公益健身、慢节奏生活与休闲观光结合的主题,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圣天湖风光观光为一体的特色自行车建设运动主题观光路线,设置包括自行车租赁、停车、运动装备及纪念品销售等服务项目;铁人三项跑步路线沿途建设有百花岛、黄龙潭、鸟羽、蝴蝶谷、竹韵岛、青龙泉、天湖沙滩等20余处生态环境休闲观光景点,结合游泳项目设施可以提供淋浴等运动后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把圣天湖体育小镇建设成为休闲体育观光旅游文化品牌地。

2.2 铁人三项+河东关公文化融合发展与品牌体育精神文化的构建

运城是关公故里,结合关公文化、铁人精神打造圣天湖铁人三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与铁人三项运动相融合(见表2):“忠”是对国家忠诚、对民族忠诚,比赛中忠于自己的团队或俱乐部,对岗位的忠诚;“义”可以说是一种正义,比赛中表现为维护比赛的公平正义、远离兴奋剂、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对工作热情服务等;“仁”是体现道德文明的大爱、博爱精神,在比赛中体现道德意识,博爱精神,具体表现为对队友或对手的尊重,对裁判的尊重,以及工作人员的大爱服务意识;“勇”是勇敢往前冲的精神,勇于担当,勇于奉献。

表2 铁人三项与河东关公文化融合发展构建品牌体育精神

河东关公文化铁人三项品牌体育精神 忠对国家、民族忠诚;忠于自己团队或俱乐部的;对岗位的忠诚 义维护比赛的公平正义,远离兴奋剂,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对工作热情服务 仁对队友或对手的尊重;对裁判的尊重,比赛中体现道德意识;博爱服务意识 勇勇敢往前冲的铁人精神;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体育精神

通过铁人文化与关公文化的融合,打造品牌体育精神文化,提升“软实力”,向服务求效益,打造最佳体育比赛、休闲、娱乐、旅游、保健地。

2.3 铁人三项场地公益+收益多元化发展与体验式精品体育赛事文化的构建

借二青会赛事,全面整合景区各类资源,使公益与收益相结合,多元化发展,构建体验式精品体育赛事文化。通过赛事提升圣天湖知名度,扩大圣天湖的影响力,带动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消费。

2.3.1公益发展

法律法规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的社会属性有明确规定。通过现有场地设施,公益性普及铁人三项运动,是圣天湖体育小镇构建体验式精品体育赛事文化的基础。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铁人三项知识,培养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与地方体育部门合作为当地培养优秀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与地方高校、中小学校合作,开展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开展以铁人三项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研学体验活动;打造教育+体验+健身+娱乐的公益模式,开展全民公益性活动。

2.3.2收益发展

从单一的硬件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运营上实行大型活动与多元化商业经营并举,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承揽各类会议、展览会,举办各类休闲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结合铁人三项特色的体育小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与周边景区合作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与体验、观看赛事等,加强商业化推广(见表3)。

进行体育赛事文化构建,必须努力地把职业体育融入场馆运营战略,承办职业体育赛事是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赛养馆,继续发挥体育场馆举办赛事的本体功能,为了维持场地持续良好发展,实行收益性的运营模式。利用标准的铁人三项比赛场地和设施、优美的体育小镇环境、优质的赛事服务,举办国内外大型比赛,打造高水平精品赛事。

承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江苏省把一些比赛场馆建设与训练基地建设统一起来,不但可以承担比赛任务,而且解决了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基地问题。对于圣天湖铁人三项场地来说,管理者要与山西省政府、体育局、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合作,统筹规划,将其建设成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基地。

表3 铁人三项公益+收益发展表

类别公益性收益性 内 容•定期开展铁人三项全民健身活动•铁人运动训练基地 •建立铁人三项俱乐部为地方铁人三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承办大型铁人三项赛事(门票、赛事转播、广告、网络直播等) •铁人三项知识普及教育•场地租赁(如训练基地、会议、会展、节庆活动、庆典等商业性活动) •赠送门票或门票打折,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铁人运动•体育装备租赁(如自行车、运动保护装备等) •举办铁人三项夏(冬)令营•开展拓展体验 •与当地高校、中小学共同开展铁人运动•开展铁人三项体育旅游活动 •免费开放场地设等•提供保健、娱乐、健身等高品质服务 •观光与体验服务性收费等

2.4 铁人精神+铁人运动健康城市与健康体育生活文化的构建

把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及运营融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改造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战略。对所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与功能进行全面完善,带动城市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的活力,促进城市的新陈代谢。

通过体育赛事可以将健康、休闲和时尚的体育精神注入城市居民的生活。依托二青会举办期间营造良好的铁人三项运动体育文化氛围,提高人们运动健身的意识,增进市民健康。加强与中国铁人三项协会的合作,把圣天湖体育小镇打造成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理想之地。将铁人精神与铁人运动融入运城市的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中,创建健康、休闲、运动的生活方式,打造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城市气息。

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打造运城铁人三项运动名片,把运城建设成为中国铁人运动健康特色城市。

3 二青会铁人三项与体育小镇的耦合与文化彰显

体育小镇建设的根源在于体育文化,文化是体育小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品牌文化是特色体育旅游小镇来重要内涵。

二青会铁人三项与圣天湖体育小镇的耦合,对接构建休闲体育观光文化、品牌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赛事文化、健康体育生活文化,对于圣天湖体育小镇的内涵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圣天湖体育小镇目前有滑草、滑水、滑雪、索道、汽车露营、湖中划艇、休闲垂钓、水上飞机等多种体育旅游设施。二青会与圣天湖体育小镇耦合,使零碎的、不系统的圣天湖场馆文化得以彰显,充实了圣天湖体育小镇的文化内涵,彰显河东关公文化体育小镇的风采,传承了河东体育文化,促使圣天湖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二青会后,圣天湖铁人体育场馆的再利用基于构建休闲体育观光旅游文化、品牌体育精神文化、体验式精品体育赛事文化、健康体育生活文化,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将圣天湖体育小镇打造成一个立体化、全覆盖的铁人特色文化体育旅游小镇。

[1]鲍明晓.奥运举办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与管理[J].体育科研,2006,27(5):7-16.

[2]刘继志.奥运场馆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87.

[3]任海.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8(4):433-436.

[4]张现成,黄汉升,方千华,等.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闲弃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2):115-119.

[5]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铁人三项运动简介(2019)[EB/OL].http://triathlon.sport.org.cn/about/xiehui/2013/0310/174942.html.

[8]蒋清,戴兴鸿,敬艳.我国铁人三项赛事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30-33.

[9]周明飞.太原二青会:运城圣天湖铁人三项比赛场地全面完工[N].山西日报,2019-04-27.

[10]熊晓正,王润斌.对北京奥运会“独特遗产”的理解——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1-5.

[11]万德权.体育观光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95-98.

[12]徐宇华,林显鹏.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筹备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13-19.

[13]师振坤.论关公文化的伦理精神及其意义[D].太原:山西大学,2011.

[14]张现成,黄汉升,方千华,等.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闲弃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2):115-119.

[15]张心江,赵丽霞,刘亚群,等.第12届全运会沈阳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管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7):94-102.

[16]武国栋.奥运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模式分析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4):458-462.

[17]刘康,吴珂.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现状与运营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2体育管理年论文集.

[18]杨培培.“后奥运时代”场馆可持续利用研究[J].运动,2017(13):141-142.

[19]林显鹏.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441-1444.

[20]冷腾.盐湖城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21]孔庆鹏,芦根法,丁仕斌.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成功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5.

[22]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23]邱婷,柳鸣毅,姜韩.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传承的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3):39-44.

[24]来顺领,朱颖.基于体育文化的体育旅游小镇建设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1):98-10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Shengtian Lake Sports Town after the Second National Youth Games

YANG Guozhen

(1.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 Shanxi, China; 2.Woosuk University, Jeonju 55338, Korea)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X-18079);运城学院应用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Y-2019017)。

杨国珍(1976—),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猜你喜欢

铁人三项体育场馆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助冬奥!首支国家冬季铁人三项队落户黑龙江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场馆风采
铁人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