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叶黄素与复合黄色素对黄羽肉鸡着色效果的影响

2020-11-22作者吕勇叶家平彭弗友王银东武进吴世林

广东饲料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脚蹼黄羽叶黄素

◆作者:吕勇 叶家平 彭弗友 王银东 武进 吴世林

◆单位: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色泽鲜艳的动物产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产品的色泽直接影响到动物产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粤、港澳地区,消费者吃鸡要求黄皮肤、黄脚胫、黄脂肪。动物无法自身合成色素,必须从饲料、食物中吸收并沉积,而仅仅依靠来自饲料原料的天然色素往往很难达到着色要求,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可以提高动物产品的美观性和商品价值。其中,源于万寿菊的天然叶黄素是使用较多的着色剂之一(周良娟等,2004),但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万寿菊的产量一直不稳定,给色素市场造成较大的波动,传统天然叶黄素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我司经多年研究,开发出高效稳定的新型黄色素产品“复合黄色素1”。其利用先进的色素保护技术,将天然叶黄素和β- 阿朴-8'- 胡萝卜素酸乙酯(以下简称阿朴酯)有机结合在一起,即可大幅度降低天然叶黄素的添加水平,又能提高色素产品对动物机体的着色效果。本试验以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同等添加剂量下,天然叶黄素、复合黄色素1 与复合黄色素2 对黄羽肉鸡脚胫、脚蹼、腹部皮肤、腹部脂肪的着色效果,以及色素在不同部位的沉积效率,为不同类型叶黄素产品在肉鸡日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分组

叶黄素的添加一般在肉鸡饲养的中后期进行,因此本试验选择健康的25 日龄黄羽肉鸡270 只,随机分成3 个处理,每处理3 重复,每重复30 只鸡。按试验设计(见表1)每组饲喂对应试验日粮,中鸡阶段(25-44 日龄)20 天,大鸡阶段(45-74 日龄)30天,试验期共50 天。

表1 试验设计

表2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使用的天然叶黄素(金黄素Y20)和复合黄色素1(禽脂皇)均产自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合黄色素2 购自市场。

1.3 试验日粮

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为保证试验结果的稳定性,所有日粮一次配成,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1.4 饲养管理

试验各组环境和饲养条件均保持一致,肉鸡均为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照常规程序免疫接种和饲养管理。注意观察鸡只健康状况,及时淘汰病鸡、弱鸡。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1 比色扇测定

脚胫比色:各阶段试验结束时,分别在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只肉鸡(共9 只)用智特奇比色扇对各组鸡脚胫进行比色。

胴体颜色:试验结束时,分别在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只肉鸡(共9 只)屠宰,用智特奇比色扇对其胴体脚蹼、腹部皮肤和腹部脂肪进行比色。

1.5.2 色差计测定

胴体颜色:试验结束时,分别在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只肉鸡(共9 只)屠宰,用色差计对其胴体脚蹼、腹部脂肪进行色差计比色。

色差计的字母代表意义为:L 为明度,a 为红绿差异,b 为黄蓝差异。

1.5.3 肉鸡靶组织色素测定

靶组织色素测定:在试验结束时,分别在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只肉鸡(共9 只)屠宰,取脚胫、脚蹼和腹部脂肪,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叶黄素的水平。

1.6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时间自2019 年12 月1日至2020 年1 月19 日;试验地点在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鸡场。

1.7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建库,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表3 智特奇比色扇测定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

表4 色差计测定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

表5 脚胫、脚蹼和腹部脂肪中叶黄素的水平(ppm)

2 结果与分析

2.1 智特奇比色扇测定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

用智特奇比色扇对黄羽肉鸡不同部位进行比色评估,结果见表3。

在中鸡阶段,从脚胫、脚蹼和腹部皮肤色度值上看,天然叶黄素的着色效果要优于复合黄色素1 和复合黄色素2,尤其是脚胫着色和腹部皮肤色度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P<0.05);脚胫和脚蹼着色上,复合黄色素1 的着色效果略优于复合黄色素2(P>0.05)。

在大鸡阶段,从脚胫、脚蹼和腹部皮肤色度值上看,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1 的着色效果基本一致(P>0.05),且均显著优于复合黄色素2(P<0.05);但从腹部脂肪上色度值看,复合黄色素1 和复合黄色素2 的着色效果要显著优于天然叶黄素(P<0.05),且复合黄色素1 的着色效果略优于复合黄色素2(P>0.05)。

结果说明,中鸡阶段,天然叶黄素对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略优于复合黄色素1 和复合黄色素2;大鸡阶段,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1 的着色效果相近,且显著优于复合黄色素2。

2.2 色差计测定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

用色差计对黄羽肉鸡不同部位进行比色评估,结果见表4。从脚蹼上看,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1 组鸡脚蹼的色度无显著差异(P>0.05),复合黄色素2组脚蹼L 值显著大于复合黄色素1 组(P<0.05),a 值显著小于天然叶黄素 组(P<0.05);从腹部脂肪上看,各组之间的L 值、a值和b 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果说明,说明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1 对脚蹼的着色效果相当,且均优于复合黄色素2 组;各组对肉鸡腹部脂肪的着色效果相当。

2.3 不同靶组织中叶黄素水平

对黄羽肉鸡各靶组织中总叶黄素、阿朴酯的测定结果见表5。

从脚胫上看,天然叶黄素组的总叶黄素水平略高于复合黄色素1 和复合黄色素2(P>0.05),复合黄色素1 组的阿朴酯水平略高于复合黄色素2(P>0.05)。

从脚蹼上看,天然叶黄素组和复合黄色素1 组的总叶黄素水平相当,且均高于复合黄色素2 组(P>0.05),复合黄色素1 组的阿朴酯水平略高于复合黄色素2 组(P>0.05)。

从腹部脂肪上看,复合黄色素1 组的总叶黄素水平显著高于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2(P<0.05),复合黄色素1 组的阿朴酯水平与复合黄色素2 相当(P>0.05)。

结果说明,天然叶黄素和复合黄色素1 在肉鸡靶组织中色素沉积效率相近,且优于复合黄色素2,且复合黄色素1 更利于在腹部脂肪沉积。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叶黄素产品对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着色效果

目前在饲料和食品中使用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天然叶黄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生物体中的天然色素,呈桔红色或橙黄色,主要成分为叶黄素和玉米黄质(Ribaya-Mercado J D 等,2004)。化学合成则是根据已知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合成相同物质或类似物质。天然叶黄素的合成对应物是阿朴酯,是天然叶黄素的类似物,阿朴酯性质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着色效果,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于肉禽,尤其是肉鸡的皮肤、脚胫、脂肪的着色以及禽类蛋黄的着色,而且在目标组织中的沉积率高,是一种高效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刘学剑,1997;朱基美,2012)。本试验条件下,同等剂量的复合黄色素1(天然叶黄素+阿朴酯)对黄羽肉鸡的着色效果与天然叶黄素(天然叶黄素)基本一致,且复合黄色素1 能显著提高腹部脂肪色度(P<0.05)。因此,肉鸡生产中,采取天然叶黄素和一些化学合成色素(如阿朴酯)混合添加将是降低成本和取得良好着色效果有效途径。

3.2 不同类型叶黄素产品在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的色素沉积效率

不同类型的着色剂存在吸收效率、转化去向不同、各组织的亲和力不同等差异。如天然色素有旋光性,在动物机体内的沉积效率相对较低,反式异构体较顺式异构体稳定等(王颂萍,2006)。合成黄色素阿朴酯,是天然叶黄素的类似物,阿朴酯性质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着色效果,尤其是肉鸡的皮肤、脚胫、脂肪的着色以及禽类蛋黄的着色,而且在目标组织中的沉积率高,是一种高效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刘学剑,1997;朱基美,2012)。本试验条件下,天然叶黄素和合成黄色素阿朴酯复配的产品“复合黄色素1”能显著提高腹部脂肪色素沉积效率,说明阿朴酯在腹部脂肪中的沉积率优于天然叶黄素。且从沉积效率来看,黄羽肉鸡中后期添加色素更经济。

4 结论

分别对黄羽肉鸡脚胫色度、脚蹼色度、腹部皮肤色度、腹部脂肪色度、靶组织中色素水平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同等剂量的复合黄色素1 能有效替代天然叶黄素,达到对黄羽肉鸡一致的着色效果,且均显著优于复合黄色素2。

复合黄色素1 能显著提高腹部脂肪色度及色素的沉积效率。

猜你喜欢

脚蹼黄羽叶黄素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江苏省部分地区黄羽肉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鸭嘴兽到底是鸟还是兽?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护眼功能,了解一下
小时候的那一次旅行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蔬菜越绿 叶黄素越高
脚蹼对11~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自由泳打腿训练效果的作用
脚蹼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