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1-22章昆
章 昆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中学
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项目的教学对于学生体质以及体能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教师能够有效开展田径项目教学,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学生所感兴趣的运动内容出发,使得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也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成绩,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让其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
一、培养学生对于田径的兴趣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兴趣,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更加良好的成效。在许多学生眼中,田径项目十分枯燥,且田径项目对于参与者的体质要求较高,参与难度非常大,所以学生难以提高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师要能够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对于田径的兴趣。一方面,教师要逐步展开训练过程,给予学生适应的过程,降低其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将趣味元素加入到田径项目中,使田径项目更具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1]
在进行具体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不同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能够具有区别性,并且要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前热身时,教师就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地讲解,并且要设置分组练习,第一小组可以先打羽毛球,第二小组则可以踢足球,而第三小组可以扔铅球。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按照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练习,也能够尝试不同的田径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高积极性,从而能够实现课堂气氛的活跃。可见,想要培养学生对于田径的兴趣,教师就要能够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其有更高的参与意识与热情,从而还能够为深入的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锻炼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设计出竞赛环节,并将其与教学课堂进行结合,让学生的运动能力能够被激发,也有利于提高其运动水平。[2]且比赛与竞赛环节能够有效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也会让学生在好胜心的推动下能够发挥更好的运动能力,使得体育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在具体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竞技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能在体育课堂中尽可能加入竞技活动、比赛环节,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育竞争能力,还能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例如,教师在对跑步接力比赛进行教学时,在仔细讲解跑步的姿势以及传递接力棒的技巧后,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将学生进行男女分组。男女分组后,再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要说明冠军小组的奖励以及名次最后几个小组的惩罚。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要参与体育竞技项目的欲望。且每位学生都会非常专注进行练习。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有效强化,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不能只靠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讲解与练习。教师要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锻炼,强化自身的体能,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方法。此外,要能够加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
例如,在针对铅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准备好的专业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充分了解到投掷铅球的动作技巧,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模仿。在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还会与其他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如此一来,每位学生都能有效掌握投掷铅球的技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能够针对学生的分解动作进行示范,仔细讲解投掷铅球的要点,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最为标准、正确投掷铅球的姿势,其运动积极性也会被激发,在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田径项目参与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其体育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
在进行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并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与培养,在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