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学生的德育

2020-11-22吴凤祥

散文百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分数德育

吴凤祥

河北省平泉市高杖子中心小学

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俗话说“用人德为先”就是这个意思。德育代表了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再有才能的人,没有德行,意味着这种才能不一定会用到正确的地方,很多高智商的犯罪分子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德育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小学,是人生进行系统化、正规化教育的第一步,德育从小学抓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的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小学课堂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教学中德育的现状

小学的德育是小学教学任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德育的重视,各个地方小学对德育工作也不同程度的引起重视。但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灵活。

小学教育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的最下层,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很多地方教学模式仍旧未能有效改变,存在诸多教学方式不灵活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了教授学习的固定模式,依然以书本为主,课堂为主的填鸭式教育方式。须知,德育课程往往缺乏实例,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而一味的以固定思维采取传统的课本教育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习缺乏创新和思考,失去了教学目的。

2.教学体制落后。

教育的竞争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社会中尤甚,因此,家长考虑进好的学校,升入好的中学,学校考虑招收优质的生源,并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包括学生也在学校和家长的行为教育下,变成了认为成才就是升入好中学,升入好中学只有考试分数高。显然,在这种三方认同之下,德育,如果仅仅是作为思想道德课的分数的化,那么升入中学其所占的比例缺失不高。

3.德育环境的缺乏。

一方面,很多学校在德育方面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课本往往不能包括对当前实物的披露。小学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往往只是对书本知识按部就班的进行讲授,不能联系当前社会新闻、案例进行有效的讲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的德育体制也缺乏改革,不能将课堂教育和课后教育有效进行结合。另一方面,学校不能将家庭教育进行很好地引导,要知道,小学时期,学生与家庭的关系极为亲密,而大部分家长并非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教育方法培训,一些不好的行为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道德标准产生了影响。

二、小学教学中切实加强学生德育的方法

1.提高德育的灵活性。

针对部分小学教师对学生仍然按照传统方法采取照着课本讲授,并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首先应该从学校开始采取有力的引导措施,合理布置教学任务,拓展教学课本的广泛性,例如,引入一些故事性强、贴合实际的典故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教师层面,要努力改进讲授手段,要把德育过去填鸭式讲授方式变为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的方式,可以采取课堂讨论、实例分析等等。

2.改进教学体制,将德育课程作为一项学生的考评指标。

由于当今社会仍然不可避免落入为分数论人才的观念之中,这一点是当前社会现状难以改变的。为此,要改进教学体制,将德育课程变为一种可以量化的考评手段,并将这一科目作为小升初的考试科目。并且,要革新考试机制,由于德育课的特殊性,不能仅仅以分数论,及时孩子在德育课程方面在卷面分数很高,也并不能代表其优秀,还要有良好的评价体制,可以将学校的评价分数作为合格分数的参考。

3.积极创造德育环境。

要切实提高小学生德育,不能只是课堂上的讲授,还要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将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课后。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增加德育的实作课,类似于集体劳动或社区服务者等性质,将德育工作从书本走到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将德育与家庭教育深刻的进行联系,要清楚的认识到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可以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培训会的形式,对家长灌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德育方面的影响,还要定期与家长进行联系,走访,以便于掌握家庭情况,增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学生在课堂和课下,在学校或是在家庭都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开始,而这个时期,要切实加强德育,真正重视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这有助于学生从小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要做好这些,需要学校真正引起重视,认真做好德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将家庭在孩子德育方面的作用加以引导和利用,让孩子全方位的受到良好道德风尚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具备优秀品质的社会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分数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