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健康评估教学中“护生”问诊实训的重要性

2020-11-22李丽芬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生护患技巧

文/李丽芬

当前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在日常看诊中需要高素质的护士,配合医生的工作,而沟通能力欠缺无疑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大因素,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缓解目前日趋紧张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走进工作岗位、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及提升职业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护患沟通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问诊,因此,有效提高护士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问诊能力,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一、问诊的意义

健康史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问诊。问诊指护士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的交谈、询问,以获取患者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信息,及既往身心健康状况等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做出临床判断的过程。问诊是护士与病人进行的一种具有明确的护理专业性目标的、有序的对话过程[1]。

(一)问诊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

问诊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第一步,也是评估者和被评估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时机,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有利于护患之间迅速形成亲善、信任、理解、配合的治疗性关系[2]。成功的问诊可以促进护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问诊是获得诊断依据、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问诊获取健康资料,对护理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深厚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常常通过问诊就能对病人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例如感冒、支气管炎、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1]。

二、问诊实训对护生的意义

(一)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问诊教学中,可用情境教学法,由教师设计主要情境。在常见症状评估的教学当中穿插问诊实训的内容,例如以学生经常出现的发热、头痛、咳嗽、腹痛等症状为案例,让学生分组准备,如何围绕案例接诊患者,如何问诊,通过排练,让学生演示展示,台下观看的学生对此进行点评。一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来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总结,比起教师单独在讲台上授课,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强化护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

通过问诊实训,使护生学会将专业术语转换成通俗的语言,完整有序地收集到健康资料。问诊实训要求护生根据主要情节反复练习,并在课堂上表演,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强护患沟通能力

在问诊实训中,通过自评及互相点评,使护生的沟通态度、面部表情、仪容仪表、体态语言、眼神与手势等均得到锻炼,从而增强其护患沟通能力。

(四)提高问诊的技巧

提高问诊技巧的重要原则是多倾听、少说话、少打断。在问诊过程中,积极倾听,关心、体贴、尊重被评估者,态度诚恳友善,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耐心与病人交谈,给病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

(五)考核与评价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护生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问诊实训,对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三、问诊实训课时安排及对教师的要求

为保证问诊实训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收集病例,设计主要情境。在实训中,引导护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综上所述,问诊实训是健康评估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采集病史的重要途径,而问诊技巧则是影响会诊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问诊实训,不仅增强了护生对采集健康史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使护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教会学生掌握问诊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使他们今后走进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专业学生问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只有师生共同提高认识,教师贯彻于教学,学生执行于实践与临床,才能真正增进护生问诊沟通能力,也是缓解日趋紧张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护生护患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提问的技巧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