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翻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
2020-11-22雷宝娟
文/雷宝娟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翻译能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翻译能力作为译者的职业能力,直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考验译者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等能力[1]。国际交流贸易会以及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等,都需要英语翻译人才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近几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资,结合市场需求以及翻译学科本身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输出地,紧跟时代前沿重视起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专业培养翻译人才的高等院校开设近200余所,除此之外,各高校也纷纷建立起英语翻译相关专业,培养大批英语翻译人才,许多毕业生也选择了翻译相关的工作。但随着翻译专业的兴起,各院校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缺点也暴露出来,虽然培养的人才众多,但却缺乏素质高的高端英语翻译人才,而在翻译市场上对高端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非常大,可我国翻译行业的高端翻译人才只占总数的5%。并且以就业方面来看,许多院校的翻译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在英语翻译教育对象从精英到大众的发展过程中,点评式、挑错式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渐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许多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在毕业之际无法就业,这使社会对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模式提出了质疑。长远来看,高校对英语翻译能力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使其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译者。以赤峰学院为例,在就业方面存在不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不合格等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英语翻译人才的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交叉性,结合现代化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端翻译人才。
一、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以赤峰学院的英语翻译专业为研究对象,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存在教材适用性不佳、课程缺乏特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存在缺陷、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2]。而英语翻译能力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从业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完成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职业实践、教育培训等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学院的英语翻译课程走出传统建设的误区,认识到社会真正需要的是高级翻译人才,要具备扎实语言基本技能、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各类涉外工作的能力,相较于专职翻译,市场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等素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与社会未来需求相结合的模块化翻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前要深入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所在地区的行业特点以及对翻译人才需求特点,了解翻译岗位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从企业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英语翻译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并且要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除此之外要做好在校生课程调研、毕业生定期回访等工作,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
在赤峰学院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应调整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理念,课程制定方面可以采取学校与翻译机构合作的方式,成立赤峰学院自己的翻译公司,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以及翻译市场上职业译者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技能、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导入真实翻译任务模块,该模块应包含英语听、说、读、写、译知识学习和训练,以及商务、贸易、营销、金融、商法、管理课程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基础、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商务知识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培养[3]。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应更加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针对基础英语实训、商务英语翻译实训、外贸综合技能实训,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应确保各模块的相对独立和交叉循环。在对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以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能力为核心,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端英语翻译人才。
二、结合现代化技术和媒体丰富教学方法
现阶段,赤峰学院的英语翻译专业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应充分应用新型的教学技术,结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课堂互动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灵活应用任务法、情境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创建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虚拟但贴近真实的商贸交流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并完成课堂任务,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养、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职业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培养高端英语翻译人才的目标,应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媒体,进一步拓展英语翻译多媒体中心,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平台收集涉外企业商贸活动的英语翻译材料进行学习,引用真实的商贸活动翻译案例和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建立“教、学、做”的教学模式,把工作分析、技巧讲解、理论探究等贯穿至整个教学中,设计出个性化的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要丰富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及网络课程等方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模式,实现分组教学和全天候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采取讨论式教学,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进行提升。
三、进行多维度评价考核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评价考核,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英语翻译能力,应对赤峰学院的考核机制进行完善,仅仅通过考试、分数作为参考,难以衡量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再发展能力。学生在今后就业岗位的竞争中更看重的是翻译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其他相关知识,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不拘于知识点、技能和理论,要立体化、多维度地评价学生,要看重学习过程,如任务完成、团队讨论、模块学习等,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度调整和改善。除此之外,更要注重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看法。评价成果并不代表最终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作为参考,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提高英语翻译综合实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市场需要,建立合适的教学方案,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翻译人才,坚持教学改革,使英语翻译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翻译人才的就业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