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失败与自我认知关系调查研究

2020-11-22钟雄星曹福兴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业者偏差导师

文/钟雄星 曹福兴

自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社会上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之中。然而,研究表明,大学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足1%,研究生的创业成功率也仅仅有5%。下文通过对500位首次创业失败的广东大学生及其创业导师进行深入研究,从众多自我认知评价指标中挑选了性格、兴趣倾向、能力、价值观这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和面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回收有效问卷达481份。

一、自我认知评价调查基本情况

(一)性格类型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有11%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是属于分析型人格,认为自己善于分析,有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团队纪律,但同时也承认自己能力不强,甚至在是非对错上出现错误分析。但有62%的创业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是属于这一类性格,认为大学生创业者想法多,思维较为活跃,在分析问题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非常重视创业实践,较为重视团队纪律。在这一认知上,大学生创业者的自我认知与创业导师的对大学生的了解存在偏差。

数据显示,有46%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是属于支配型人格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勇于突破,办事能力强,适合创业。但只有13%的创业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性格属于这一类型的,认为部分大学生创业是有能力的,但由于对项目的狂热追求和个人的冲动,不能缜密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创业的失败。

(二)兴趣倾向认知

在思想开放程度上,61%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较强;34%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容纳别人的思想;只有5%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对新鲜事物不敏感,个人的脚步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从思想开放程度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者对思想重视程度较高,同时也较为自信。

78.2%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同时80.1%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个差异值偏小,正常地表达出大学生创业者对于自己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的认知程度。这表明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有目的地探索创业过程中的难题、知识难点,也反映了大学生创业团队有着比较良好的创业理论基础。

50.4%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具有主见,并且可以独立思考。但只有22.6%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与大学生创业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实际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比他们认为的还要更弱一点。

(三)创业能力认知

在创业能力方面,主要就创新能力、计划能力、市场前瞻能力、组织领导能力、风险承担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几方面进行调查。

有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创新能力,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充满自信。但是仅有33%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具有很强或较强的创新能力,这表明大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有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市场前瞻能力,同时有3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具备,共占比63%。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然而仅有27%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具备市场前瞻能力,认为他们大部分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无法准确把控方向。

88.26%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做事情之前会有清晰的规划,但只有31.56%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实际上真的会做出清晰的计划。这个差异值偏大,表明大学生创业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做事有规划、有条理。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创业者对自己实际规划能力认识不准确,或是他们对于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强,导致“有计划无行动”。

有82%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58%的导师认为该情况不符合。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在班级或社团有过当干部的经历,在组织领导方面经验较为丰富,因此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经验。但学校与社会不同,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团队管理容易涉及利益问题,加上团队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区域、行业,组织协调变得更加不易。

57%大学生认为自己风险承担能力非常弱或者比较弱,这与大多数导师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大学生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家庭或者银行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他们很难再拿出资金应对。再者,大学生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可能无法承受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

至于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导师的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强。主要是因为大学里的课程、活动、比赛等都较好地培养了大学生的思考习惯、语言技巧等[1]。

(四)自我价值观认知的研究

在自我价值观方面,主要从服务社会、个人追求成就方面开展调查。

在服务社会的层面上,46%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乐于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42%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自己偶尔会帮助他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怕遇上讹诈,不会伸出援助之手,也不会理睬,同时表示内心毫无歉意;只有12%的大学生创业者明确自己不会选择做类似这样的服务与帮助的事情,原因是自己本身也很需要帮助。90%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乐于助人,但只有40%的导师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这表明大学生创业者没有自己看起来的那么乐于助人,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追求个人完美相符度上,29%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自己追求个人完美,平时很注重个人衣着,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64%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偶尔会追求个人完美,比如在聚会等重要场所,但在平时是随意的,因为私底下随意不会影响个人形象;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平时很随意,是个实实在在的邋遢者,但明确表示会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自己。

二、自我认知的偏差会影响创业效果

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对创业效果影响如下:第一,眼高手低,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的计划能力与自我认知的不符,不能做出一个可执行的、理性的合理规划安排。虽然有较强的创意,但创业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扰乱。尤其是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在创业过程中迷失方向甚至轻言放弃,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第二,自我否定,因为对创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市场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创业开始的时候高估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因此也错误地评估了自己的创业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旦遇到失败,会否定自我价值;第三,众叛亲离,大学生创业者在初始创业阶段,喜欢以利益计较得失,目光不够长远,只看到短浅的利益,而忽略长期的发展。创业团队往往容易出现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产生矛盾,甚至产生纠纷而解散,因价值观差异而导致创业项目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学生在创业伊始,往往没有扎实融入社会,进行科学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很多创业者在浏

览几个网站就产生了创业意向,会不自觉高估自己的创意,常常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市场需求,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没有确定适合自己项目发展的道路。

三、建议与对策

大学生创业的热情高涨,对于创业的探索也一直未停止。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大学创业失败者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形成对自身的创业项目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了创业的失败。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创业者对自身创业项目认知分析的清晰度,减少大学生盲目创业,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助力大学生开启创业[2]。

(一)加强自我认知意识

对于大学创业者而言,因一个人对事物和自我认知是有限的,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因此从自身解决问题来说,大学创业者需要冷静下来,多分析问题,多观察,多思考;从外部环境来说,从外部获取自身的信息成为改变自我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听取他人的意见,比较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认识是否有偏差,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反观自身,多反省自己,完善创业认知体系。

(二)加强自我测试和调适

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自我认知的判断与调整的方法途径是非常多的。自我测试的内容可以包括性格测试、情绪测试、智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行动能力测试等等。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团队拓展等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提高自我认识水平。清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再开展创业。

(三)积极参与学校提供的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

在创业教育方面,学校可多提供知识性讲座或课程,让更多大学生创业者拓展知识层面。通过知识层面的提升,让大学生创业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能力、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足和偏差,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升自我认知。在真正创业时,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市场环境等创业条件的优劣。大学生创业者应该积极参与相关课程,提高对创业的认知,提高对自身的理解与认识。

(四)提高对政府政策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和学校也重视对创业认知体系的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创业认知体系。大学生创业者应该有意识去了解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增强对创业形势、创业政策的了解,尽可能地提高自身创业认知。做到关注自己、关注创业、关注社会的三者的有效统一,避免盲目创业,增加创业成功率。

猜你喜欢

创业者偏差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关于均数与偏差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