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中文本复刻现象主要类型研究
2020-11-22张雨舟
张雨舟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复刻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木刻书籍的重行刻印,出自阿英《版本小言》(于1935 年):“但‘善本’也不一定是初刻,有时复刻本,因作者删改增补过,或者复刻者精细的校阅音注过,会比原刻,或原作者刻,是更为优胜的。”
现如今,复刻在文学话语的使用频率较低,而广泛用于科技产品开发、经典钟表制作、时尚潮品营销等的领域。如某经典科技产品的复刻版,会在这款产品中融入“复刻要素”,这些复刻要素主要是指“复刻版”异于原版的重要特色,使其相对于原版更为优胜。
根据对复刻这个词义的延伸,我们把文本复刻定义为:文学创作中,以广为大众接受的文本为基础进行重新创作的方法。文本复刻现象大量地流行于当前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几近成为畅销网络文学的基本模式之一。本文基于几种畅销的网络文学类型对大量出现的文本复刻现象进行探析,深入分析文本复刻的几种主要类型。
自2000 年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网络带宽的飞速发展,中国网民大量激增,日常生活的网络化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生活样态,网络文学阅读逐渐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学文化产业链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大众的审美意识,网络文学的消遣取代了严肃文学的阅读,网络化、互动性、娱乐性成为网络文学兴盛的鲜明特色。越来越多的读者主动转变为作者,越来越多的作者在探索网络文学的边界,创作了大量地网络文学作品,形成了样式丰富的题材类型。但是,就目前流行畅销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的创作模式较为单一,大多呈现文本复刻现象。
一、叙事模式的复刻
叙事模式的复刻,根源于对畅销作品的模仿和跟风。网络文学最早兴起于对传统题材的突破,在严肃文学还在描写揭露批判社会现实,塑造社会群像的时候,网络文学开始从武侠、仙侠、玄幻、异能、穿越等新的题材、新的类型开始影响人们的文学接受。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现象级作品,如《凡人修仙传》、《诛仙》、《回到明朝当王爷》、《莽荒记》、《斗破苍穹》等,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风潮,在新的文学领域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文学观念,逐渐形成了读者对各种题材类型的认知。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文学是作品成型之后推向读者,作品的创作完全由作者和编辑掌握;网络文学的作品是面向读者后逐步成型的,作品的成绩好坏以读者的点击量多少为衡量标准,需要创作者每日不断地更新才能吸引、留住读者,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更为紧密,甚至直接影响作品创作。因此,一部能留住读者的作品在题材、内容、类型、模式上需要仔细地考量,力求作品推出之初就能获得较高的点击量。由此出现了大量对现象级作品进行模仿和跟风的作品,虽然这类作品大多良莠不齐,一般而言成绩较好的作品都在故事情节上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叙事模式复刻现象,把成熟的模式加以复刻,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对于某个精彩故事、人物的延续和再创作,在一种自我满足中为作品贡献了点击量。相反,某些阅读量高开低走的作品,不仅对叙事模式加以复刻,甚至对原作的人物情节各方面进行模仿甚至抄袭,对某些题材类型的作品开拓产生负面影响。
有时,叙事模式复刻也会对作品产生反作用。固定的叙事模式一旦形成,就会阻碍创作者的创新,如穿越小说、同人小说、重生小说,无论是穿越历史人物到穿越电影或者回到过去,主人公都具备了一本百科全书的知识,都是全知全能的,一定会赢到最后取得至高无上的成就,可以说一接触这个题材,就能提前预知故事的人物性格、情节故事,极大地削弱了阅读的期待,不利于作品的接受。
二、经典文本的复刻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中西方经典作品为人们所熟知分享,包括中国古典小说、香港经典电影、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美国好莱坞大片等等,以这些经典文本为基础,抽取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改写,或把作者带入文本中再创造,实现对经典文本的复刻。经典文本本身有着广泛地读者群体,新作者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复刻能更快地获得读者的关注推荐,这也是经典文本复刻盛行的原因。
网络文学对经典文本复刻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其中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有着大量地经典文本复刻现象,比如今何在《悟空传》就是以现代意识写传统经典,把视角聚焦在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的人生际遇发展变化上,从天生天养的人性真纯到社会压迫打击的妥协退让,让人物在愤懑与无奈中爆发,重新诠释经典形象的心路历程。再如大量的《哈利波特》同人小说,主人公穿越到原作或者电影,亦或者原作与电影交融的世界中,多数是换一个视角,增加人物经历的方式来在创作,它并不改变原作中的人物和情节,只是把作者带入到文本中,参与原作中人物经历的重要情节,只在几个关键节点改写故事,用自己的想法来重新书写故事结局,这些也是对原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文本复刻。
对于经典文本的复刻,是新作者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常见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入门的门槛低,对于网络文学的快速产出,快速消费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在短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可以吸收读者向作者转换。这是在工业化社会的文学生产中,快速复制,大量生产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复刻方式既可以很好地帮助作者创作,也会让经典文本的接受和诠释出现多元化,让网络文学的广大受众对经典文本的接受出现娱乐化倾向,肆意对这些经典文本进行改写、改造,不利于正面的文本形象的塑造,也不利于对青少年儿童文学接受的引导。
三、游戏设定的复刻
网络文学中大量畅销的作品,在故事情节呈现游戏化深度设定,整个故事类似于一个游戏的脚本,或者直接根植于游戏脚本写一个新的故事。这类游戏设定复刻的作品,是文化产业链共同作用的产物,网络文学受到了火爆的网络游戏市场、二次元动漫市场、网络综艺市场、超级英雄电影市场等的影响,开始努力迎合年轻读者的新口味,在故事情感内核上流露出一种幻想童话或白日梦式的呓语,力主实现一种童年文化缺失的代偿,成为新的网络文学文本复刻类型。
这类作品的游戏设定大多是有着一定程式的,比如忘语《凡人修仙传》这类仙侠玄幻小说,人物的成长经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要经历幼年的不幸、获得他人帮助或奇遇、成长后历经坎坷并不断地升级打怪、找到同伴、爱侣开始组团刷boss、最后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或者为了伟大的目标直面牺牲。再如天帝大人《穿越诸天万界》这类穿越无限小说,把每一次穿越当成一场游戏,故事中往往会出现系统或者人工智能等辅助工具,穿越者总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视角玩游戏,每一个游戏中都要完成主角的任务,完成任务与否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故事的结局一定是穿越者获得了主角所有的荣耀,同时也避免了主角受到的伤害。
这些游戏化的设定是这类网络文学可以与新生代网络用户产生高度共鸣的结合点。而根植于其中的,是互联网时代受众对于爽感、快感等刺激的迫切需要。文本复刻中对游戏设定的复刻,一方面是基于网络文学作品自诞生其天然具备的游戏性,适应大众的休闲文化需要,创作也趋于游戏娱乐;另一方面则是创作中采用游戏设定的复刻,能调动新生代网络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与网络游戏同样的游戏设定中去接受作品,体验主人公游戏经历的这种快感刺激,符合了当下网络新用户对于沉浸和体验的深度需要。
四、结语
从文本复刻的主要类型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学中基于各种需要进行的文本复刻现象十分普遍的,不同的文本复刻类型对作者的创作和网络文学传播发展都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深对网络文学创作的研究,让文本复刻产生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