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3V3赛制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11-22姬智爽吉灿忠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打赛制羽毛球

姬智爽 吉灿忠

羽毛球3V3赛制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

姬智爽 吉灿忠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对羽毛球3V3赛制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羽毛球3V3赛制具有激励群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增强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的趣味性、缓解场地供需失衡、强化羽毛球运动员的团队协作意识等几个有利点,但该赛制同时还存在着仅适用于水平较高的业余选手、比赛意外事故和受伤几率增多等弊端。就该赛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羽毛球;3V3赛制;利弊;对策

趣味性,深受群众的喜爱。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是发展我国羽毛球运动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后备力量,为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自2010年起,中国羽毛球协会原副主席李永波将国家队“3V3”的训练模式引入和推广到业余羽毛球比赛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3V3赛制的羽毛球争霸赛,该项目一经推出便人气高涨,受到众多球迷们的热烈追捧。作为对羽毛球运动的创新,目前,该赛制应用于业余羽毛球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也会伴随着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羽毛球3V3赛制存在的利端与弊端进行研究并探讨对策,尽可能将其弊端消除或转化,从而使其利端更加突出,更好地服务于羽毛球专业队训练和业余群众娱乐。

1 羽毛球3V3赛制的由来

羽毛球3V3原本只是作为一种训练模式,出现和应用于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但在2010年,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李永波开始向公众宣传倡导这种训练模式并发起李永波杯3V3全国羽毛球争霸赛,将这种训练模式演变成了赛制。它是由李宁品牌主办的一项“羽”众不同的全国业余羽毛球赛事,该赛事打破了传统羽毛球比赛的单打和双打,采用3人对阵3人的形式,创新地采用计时的方式,具有打法灵活多变和攻防节奏快速转换的特点,观赏性和趣味性极大,使得李永波杯3V3羽毛球争霸赛迅速在全国羽毛球爱好者中推广开来。该赛事自2010年成功举办至今,已经走遍了全国几十个城市,已经逐步地走上发展正轨。

2 羽毛球3v3赛制的利弊分析

2.1 羽毛球3V3赛制的利处

2.1.1激励群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热情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业余羽毛球赛事,羽毛球3V3项目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对广大的羽毛球爱好者而言,面对如此新颖的赛制肯定不会仅仅作为旁观者,国内各地开展羽毛球3V3的交流表演赛促使着爱好者们跃跃欲试,羽毛球界新老球友的口口相传和丰厚比赛奖励的设置,必将吸引和鼓动着更多群众积极地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激励群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热情,让群众在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释放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亲自体验羽毛球运动的魅力,体验打羽毛球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2.1.2增强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的趣味性

随着场地上人数的增加,比赛的站位也发生了极大的调整,3V3比赛总体上采用三角形的对阵阵型,比赛过程中三人的站位也可以依据场上攻防形势进行动态轮换,队友之间时刻注意保持合理的站位接应,个体也在不断地移动进行配合补位。纵观全场,六个人高度专注于一个羽毛球,进行灵活多变地攻守姿势调整,快节奏的对攻牵动着在场每个观众的神经,偶尔惊险绝妙的救球更是活跃了比赛气氛,引发场外观众们的热烈欢呼。由此可见,3V3赛制的比赛整体看点和趣味都较多,给观众提供着其它赛制无法提供的视觉享受。

2.1.3提高场地利用率,缓解场地供需失衡

从羽毛球场馆的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球馆在工作日期间早上和晚上两个时段的运动者居多,分别是晨练打球和夜场打球的集中时段,但因场地数量有限,许多球馆的场地早早地被预定,球馆场地届时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考虑到场地的紧缺和运动者体力消耗等问题,这些业余活动主要以双打为主,几乎不涉及单打,在安排每轮上场的人员方面,经常出现有轮换等候上场的球友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如果能在局与局的轮换中合理地引入3V3模式,便可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场地有限和人员聚集引起的场地供需失衡,同时还可以增加运动者的有效锻炼时间,提高锻炼效率。

2.1.4降低运动员过大的运动负荷,延缓运动寿命

体育运动跟运动负荷密切相关,运动负荷亦称“运动量”,专业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训练强度、训练密度和训练量的体现,他们对抗着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长年累月的训练下,不断追求自身竞技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在逐渐挑战和逼近身体极限的过程,在此期间,有不计其数的羽毛球运动员患上了或多或少的职业疾病,这直接缩短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根据羽毛球运动中不同项目的场地标准规定可计算得出(按四舍五入法):单打运动员需兼顾的场地面积为34.71平方米,双打运动员个体需兼顾的场地面积为20.44平方米,此外,在双打场地范围内进行3V3赛制模式的运动员个体需兼顾的场地面积为13.62平方米,以上三个数据对比后可明显得出:相比单打和双打,3V3模式的个体兼顾场地的面积最小。活动范围缩小,意味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跑动范围和距离减少,对应的运动负荷也会随之减少,这些对于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

2.1.5强化羽毛球运动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3V3模式是在双打的基础上双方各增添一名运动员,比双打更加强调搭档之间的沟通磨合,考验的是三人的默契配合。团队成员要熟悉自己队友的击球习惯和技术优劣,比赛前具体分析对方团队的优劣势,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战术打法,比赛中减少自身失误,避免抢球和让球失分,击球时要多为队友们考虑,为整个团队所处的局势考虑,尽量控制好回球的质量和落点,而不是逞匹夫之勇,陷队友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将3V3赛制模式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改善个别运动员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引导运动员克服极端个人主义,还能够强化运动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团队良好的球品球风。

2.1.6提高平抽技术的迅猛度和赛场应变能力

单打的主要特点是拉吊突击,双打的主要特点是轮换配合,3V3具有跟双打相似的特点,但它需要的不仅是良好的配合,还需要具备快速回击球的能力。平抽技术的特点是回球速度快且平直,更能适应3V3的比赛节奏,所以平抽技术的使用率更大,作用也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根据赛制的规定,3V3项目是在双打项目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两名队员,运动员们在场上的可移动范围大大缩小,往往不需要大范围的跑动就能对来球做出调整迎接,人数的增加会大大提升整个击球的速度和节奏,若双方实力相当,对抗时就很难做到“一拍子买卖”,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多拍对峙,在对方稳固防守的状态下能赢得一分就很艰难,双方都本着尽可能不给对方起高球而逼迫对方给我方起高球的原则:击球多采用平抽打技术来压制对手,迫使对手失误或者被动情况下挑高球,从而占得先机,为己方创造有利的进攻机会。因此比赛的攻防节奏势必加快。相对于双打的回球,3V3对回球的质量和路线要求更高,对落点的把控也要求更精准,回球一旦不到位就要承受对方的暴击,若能抓住对方三人的场地空档、动态空档和意识空档,就能掌握在赛场上的主动权。由此可以说明,通过3V3赛制模式可以锻炼和强化运动员的注意力、反应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平抽技术的迅猛度和赛场的应变能力。

2.1.7平衡业余羽毛球赛中男女运动员的比重

羽毛球运动属于持拍类隔网对抗项目,可观赏性极强,运动员的步伐移动是否灵活轻盈,整体击球的动作是否舒展大方具备线条美感,击球力道是否张弛有度等都在可观赏的范围内。但就先天生理条件来说,女性身体具备的力量、速度等素质要逊色于男性,许多业余女选手没有经过良好的专业系统训练,自身技术功底不足且失误较多,加之移动速度较缓慢,不具备凌厉杀球能力等原因,导致女子比赛的吸引力不强和观赏效果欠佳,所以业余羽毛球比赛中很少设立女子单打项目,但3V3赛制的比赛可进行三男对三男、三女对三女、一男两女对一男两女、一女两男对一女两男的多样配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女性运动员参与业余比赛的比重,平衡业余羽毛球赛中男女运动员的比重,促成以强带弱的搭配结构,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发挥女性选手特别是在网前区域时判断敏锐和封网细腻等资质优势,扬其长而避其短,为后场搭档的进攻创造机会。

2.1.8促进羽毛球相关体育市场的良性运营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影响和推动着一系列相关事物的改变。羽毛球3V3赛制在业余羽毛球领域里的推广和运用,必定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催生更多比赛服装的订购,商业广告的投资宣传,娱乐社交以及各类活动表演,证书奖品的增设等,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延伸着羽毛球相关的产业链、提升羽毛球运动的价值链、有利于打造羽毛球运动的供应链、提高羽毛球市场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带动羽毛球运动项目的体育消费,挖掘羽毛球市场更大的潜在消费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羽毛球相关市场的良性运营。

2.1.9推动着羽毛球运动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羽毛球3V3赛制丰富现有羽毛球赛制的内容,其赛制涉及的规则、站位、打法等相比其它传统项目赛制来讲是十分新颖的,另一方面,业余3V3模式具有简单易行且可接受性强的特点,为我国高校羽毛球的教学提供了创新性的启发,对创新羽毛球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和丰富学生们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该赛制目前仅应用于业余羽毛球比赛,但3V3赛制作为中国首创,为众多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健身、训练和娱乐平台,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阔了新视野。总之,该赛制的出现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2.2 羽毛球3v3赛制的弊端分析

2.2.1适用于水平较高的业余选手

理论上,人数的增加提高着双方各自的攻防力量,但与此同时失误率也会有所上升,针对3V3比赛攻守速度快以及平抽挡多的特点,如果赛前没有经过针对性的磨合练习或者比赛双方的实力悬殊,那么技术“短板”队员势必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比赛成绩,自身薄弱的技术缺陷既影响团队搭档的技术发挥,又给对手提供可乘之机,使整个团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被压制的局面。此外,参与者如果缺乏良好的控球以及攻守转换能力,比赛双方在发球或接发球后就难以形成多拍对峙,具体表现为场上得失分进程明显加快,实质性的对打环节时间变短,导致比赛的精彩度和欣赏性都有所下降,所以,3V3赛制模式的适用对象多是水平较高的业余选手,对于大多数初学者和能力一般的选手来讲应用起来难度较大,效果也不佳。

2.2.2比赛意外事故和受伤几率增多

凡是体育运动,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由运动引起的伤病会直接影响着运动者的运动生涯,所以对于运动员来讲,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参加比赛,最不愿意面对的恐怕就是发生意外受伤,羽毛球运动当然也不例外,在业余羽毛球活动中,队友之间抢球、撞拍、误伤等意外时有发生。在羽毛球3V3的对抗中,人数的增加使个体运动员的平均活动范围缩小,加之快速的攻守节奏,使运动员的预判、启动、移动和击球过程不能有丝毫迟疑,击球空间预留不足或是判断移动错误都会为误伤队友埋下隐患,稍有精神松懈就会出现抢球或让球的情况。另外,平抽技术应用比例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安全隐患,尤其是误伤面部的几率上升。综上所述,3V3赛制模式的比赛意外事故和受伤几率增多,出现诸如身体碰撞或球拍碰撞损坏,重者导致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

2.2.3明显的削减了个体的运动量

羽毛球单打是在大范围的跑动中完成技术动作,双打是在快节奏中迅速完成技术动作,许多人习惯了单打或双打后,刚接触3V3时往往会感到施展不开,这种情况是由于该模式将人均活动面积大幅度缩小,限制了选手在场上的可移动范围从而产生的“束缚”感。首先,3V3赛制的迎击球几乎不需要大范围的跑动,进攻和防守均摊于三人身上,当一方中的其中一人在还击球时,其余两人就有相对喘息的机会,其次,计时方式的采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比赛进程,这样一来,与从事的以往其它项目相对比,运动者在相同运动时间范围内运动强度较低,往往几局对抗结束后,运动者的运动疲惫感会比较轻微,达不到酣畅淋漓的感觉。综上分析,3V3的运动强度较单、双打的运动强度有所下降,个体有效的活动时间相对减少,从而使个体的运动量随之削减。

2.2.4影响个体综合技术的全面提升

在羽毛球3V3比赛中,三人的分工和站位是比较明确的,通常情况下网前技术细腻或者实力相对较弱的人负责网前区域,而擅长移动和猛烈进攻的人负责后场区域,所以本着优势站位的原则,比赛中进行轮换就会倾向于“趋利避害”,个体会尽量将站位固定在适合自己强项发挥的位置,为达到放大自身强项同时隐藏弱项的目的,会选择性地避开不利于自身优势发挥的区域。例如,引入“木桶理论”进行分析,每片木板代表着不同的技、战术能力,木桶储水量越多意味着运动员自身优势更大,有更多获胜的把握。将该理论应用于单、双打项目,运动员为增加“储水量”就需要将自身打造成全面且坚固的“木桶”,在强化自己的强项即“长板”的前提下,还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弱项即“短板”。但3V3赛制模式下的运动员更适用于“反木桶理论”,他们在3V3赛制模式的支撑和引导下会为了团队利益和比赛胜利,将自己的“短板”暂置于一旁不顾,反而会继续强化自己的“长板”,以3V3模式为支撑,通过“倾斜桶身”来蓄积水量。由此可见,明确的站位分工虽然更有利于发挥优势争取比赛的胜利,但从长远来看,长期进行该模式则不利于运动员个体综合技术的全面发展提升。

3 对策

3.1 着重强化平抽快挡技术练习

针对3V3仅适用于水平较高的选手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着重强化业余选手平抽快挡技术的练习。运动员只有积极地面对自身薄弱技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经验的总结来提高击球的连贯运转能力,也就是说,只有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适应3V3的赛制模式,因此,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3V3模式适用对象具有限制性也是激励运动员自我提升的一种良好督促。

3.2 加强团队配合以增进默契

针对3V3比赛意外事故和受伤几率增多的问题,队员之间要加强配合练习以增强团队的默契度。比赛前,协商战术并明确分工,例如,进攻时采用什么阵型、结合部的球该由谁负责、发球采用的手势暗号等问题要提前协商妥当;比赛中,网前队员要尽量保护好自己的面部,尤其在后场同伴击球时避免回头看球,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盯紧网前;后场运动员在击球时要顾及前场的搭档,以搭档的移动为参照进行合理补位,击球前要预留足够的击球空间,注意互相避让,保持阵型的合理性。

3.3 合理安排参与项目及顺序

针对3V3削减个体运动量的问题,要合理安排运动项目的内容和顺序。例如,在运动初期进行单打,此时运动者的体力最充足,可进行强度与负荷较大的项目;在运动中期安排双打,此时运动者的体力相对充足,可互相支持配合,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在运动后期采用3V3模式,可用以调节和恢复体力,而且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练习积累,运动者的击球手感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自身技术而导致的击球失误减少,也有利于达成合理的比赛回合。总之,业余运动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参与项目的内容及顺序进行安排,达到合理的运动量和良好的运动效果。

3.4 进行不同项目的交替练习

针对3V3影响个体综合技术全面提升的问题,尽量避免长时间单一地应用3V3模式,可进行不同项目的交替练习,使弱势能得到更多训练和强化的机会。为促进自身技术的全面均衡发展,应积极针对不同项目作好练习,尤其要将平时训练的时间多分配出来一部分用以重点突破薄弱技术,决不能因为自己不擅长某项技术,练习时就对该技术持以消极逃避的态度,这样将不利于自身综合技术的全面发展,较好的练习目标是:逐渐提升弱势技术的同时稳固强化优势技术。

[1]卢萍.大众羽毛球竞赛制度与拓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2]岳婷.羽毛球3V3赛事推广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8):71-72.

[3]覃皓.羽毛球“3V3”赛制对推动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4]刘美子.我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6):62-64,73.

[5]张毅.大众羽毛球赛事的赛制创新与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6]彭卫梅.“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方案设计及试行[D].北京体育大学,2015.

[7]韩佳芹.大众羽毛球赛事的赛制创新与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

[8]姜婷.浅析羽毛球的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8,8(5):207-208.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Badminton 3V3 Competition System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JI Zhishuang, et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Jiangsu, China)

姬智爽(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双打赛制羽毛球
对羽毛球11分赛制的分析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羽毛球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打羽毛球
赢家等